第一单元3.1 蜀道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3.1 蜀道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20: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蜀道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嗟叹(jiē)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g)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g) 栈桥(zhàn)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扪胸(mén) 抚膺(yīng)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危:高
B.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或不知所措的样子
C.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然、空
D.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横越,飞越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何时还 ②青泥何盘盘 ③但见悲鸟号古木 ④但悲不见九州同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侧身西望长咨嗟
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D.砯崖转石万壑雷
5.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 B.地崩山摧壮士死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猿猱欲度愁攀援
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但见悲鸟号古木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雄飞雌从绕林间
7.《蜀道难》想象丰富,大胆夸张, 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
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8.下列对《蜀道难》中有关知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地崩山摧壮士死”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力士开山的传说。
B.“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折”是说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
C.“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井”都是星宿名,与《赤壁赋》里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一样,都是古人对星宿的分野。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指“锦官城”,它是成都的别称。
9.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自秦入蜀的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鱼凫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名句默写。
10.《蜀道难》中感情强烈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是:______________。
11.诗中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2.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走的艰难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描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因《校猎赋》以风。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
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伶于后世乎 ”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选自《蜀道难》)
15.下列对文中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于矣
B.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C.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D.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
16.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讲究文采,韵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B.三驱,古代王者田猎之制。谓君王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也指一年以春、秋、冬三次出猎为度。
C.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法”有准则和使物平直的意思,“法言”就是作为准则而对事情的是非给以评判之言。
D.大夫,古代职官的级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雄勤学好思,好古乐道。扬雄小时候博览群书,喜欢深沉的思考,喜好辞赋,不读非圣贤之书。后来,仿照经典进行创作。
B.扬雄积极入世,心系社稷。他跟随成帝游猎,认为排场过于奢侈,不是古代明君的射猎之道,并创作了《校猎赋》进行讽谏。
C.扬雄淡泊宁静,不为利禄。丁明、傅晏等人专权,那些趋附于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但他却起草《太玄》,用以自守。
D.扬雄作品问世,声名远扬。《太玄》《法言》等作品相继问世,虽然深奥难懂,时人仍然十分推崇,并且相信其能流传于后世。
1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9.扬雄对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处世态度?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秦塞”中的“塞”应读作“sài”。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句意: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何”,疑问代词,什么。②“何”,形容词,多么。③“但”, 副词,只是,唯独。④“但”,副词,只是,唯独。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①②不同,③④相同。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A.句意:听到这些叫人脸色突变。凋,使动用法,使……衰老。B.句意:侧身向西望,令人感慨与长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C.句意: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回,使动用法,使……回去。D.句意: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转,使动用法,使……转动。故选B。
5.答案:C
解析:C项,“然后”在句中指“这样以后”。今义是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6.答案:C
解析:A.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古木”作状语修饰动词“号”,译文:只看到悲伤的鸟在古木间号叫。B.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东山之上”作状语修饰动词“出”,译文:月亮从东山上升起。C.宾语前置句,代词“胡”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译文: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D.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林间”作状语修饰动词“绕”,译文:雄鸟飞翔,雌鸟跟从,在林间环绕。故选C。
7.答案:D
解析:该题中考核修辞。D项含比喻修辞,没有夸张,“狼与豺”比喻叛乱的人。《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8.答案:B
解析:B.“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说法错误。“百”和“九”都是概数。故选B。
9.答案:A
解析:“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错误,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10.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1.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2.答案: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3.答案: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4.答案: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扬雄的著作文义至深,而论点不违背圣人之教,如果遇到当政君王,并被贤人阅览,被他们称好。那么他的著作影响必定超过诸子了。“扬子之书”与“文义至深”是主谓关系,不能断开,排除CD;“遭遇”的宾语是“时君”,动宾关系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A。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法言,为扬雄模仿诸子百家而作”错误,《法言》并非“模仿诸子百家而作”,文中“象《论语》”,是模仿《论语》而作。故选C。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时人仍然十分推崇”不正确,“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 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如今有利禄的学者尚且不能明晓《易》,又哪能明晓《天玄》 我担心后人只会用它们盖酱坛。可见,扬雄的文章、思想在当时并不被理解与推崇。故选D。
18.答案:(1)(扬雄)不热衷于追求富贵,不为贫贱过分伤心,不故意修炼品性在当世谋求名声。
(2)奔腾的急流瀑布,争相发出巨大的声响,(急流瀑布)冲击山崖,使大石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解析:参考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年少热爱学习,不喜欢解经式地分析章节,训诂只是粗通而已,阅览群书,无所不读。扬雄为人朴素,处世宽缓温和,因为口吃,讲话不快,故而沉默寡言,喜好作深沉的思考,清静无为,没有嗜欲,不热衷于追求富贵,不为贫贱过分伤心,不故意修炼品性在当世谋求名声。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只是喜好辞赋。
从前,蜀郡出了个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扬雄心里很敬佩,每每作赋时,总是仿照他的体式。同时扬雄感到奇怪的是:屈原的文章胜过相如,却为世所不容,他创作了《离骚》,自己投江而死。扬雄被屈原的文章感动而生悲,每次读的时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扬雄认为君子如果得到机会时就大干一番,没有用武之地时,就像龙蛇一样蛰伏隐居,能不能有机遇是天命,何必要自己投水而死呢 为此,扬雄写了一篇文章,将文章从岷山投到长江里,以哀悼屈原。
孝成帝时,宾客推荐扬雄的文章与司马相如的赋很相似,他跟从皇帝狩猎,游观奢侈,穷妙极丽,他认为过于奢侈、豪华、富丽、广大,不是尧、舜、成汤、文王实行射猎之道。因此,略作《校猎赋》进行讽谏。哀帝时,丁明、傅晏、董贤等人专权。依附他们的人,有的官至二千石。当时扬雄正在起草《太玄》,用以自守,淡泊清静。
扬雄看到先秦诸子各自因为自己的思想不相同,互相争锋,他们大致都诋毁圣贤之人;虽然这些思想浅薄不深,但长期流传会影响大道,使一般人逐渐接受其影响而不知它本身是不合圣道的。到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六国之事,历楚、汉,记麟止,与圣人记载不同,对正确与错误的看法与经书颇不合。因此常常有人问扬雄有关这些问题,扬雄常模仿经典之言回答,最后撰成文十三卷,并模仿《论语》,名曰《法言》。
扬雄以病免职,复召为大夫。他的家向来贫寒,他又嗜酒,很少人去他家。刘歆曾经读过他的书,对扬雄说:“白白地苦自己!如今有利禄的学者尚且不能明晓《易》,又哪能明晓《太玄》 我担心后人只会用它们盖酱坛。”扬雄笑而不答。扬雄活到七十一岁,于天凤五年去世。
那时,大司空王邑对桓谭说:“你曾经赞美扬雄的著作,它的书真能传到后世吗 ”桓谭说:“一定会流传后世的。如今扬雄的著作文义至深,而论点不违背圣人之教,如果遇到当政君王,并被贤人阅览,被他们称好。那么他的著作影响必定超过诸子了。”
(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这样危险的地方,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选自《蜀道难》)
19.答案:对屈原的态度:扬雄敬佩屈原的才学,并写文章凭吊缅怀他,然而他不赞同屈原因不被世俗所容,而选择“投江而亡”的行为。
扬雄的处世态度:君子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就去施展才华,如果时机不好就独善其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乃作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可知,扬雄敬佩屈原的才学,并写文章凭吊缅怀他,然而他不赞同屈原因不被世俗所容,而选择“投江而亡”的行为。结合“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可知,扬雄认为君子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就去施展才华,如果时机不好就独善其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