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茶馆(节选)—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时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圣人那个时代的人)
B.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万确)
C.都叫你咂摸透了。(反复研究)
D.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能说会道)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适,字达夫,与岑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B.韩愈,世称韩昌黎、韩文公、韩吏部,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
C.《茶馆》结尾,王利发、松二爷和秦仲义在茶馆互诉不幸,慨叹世道的不平,知道这个世界容不得他们,含着眼泪撒纸钱来“祭奠”自己。
D.“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十年间《雷雨》不断地被翻新,这让人想起同是人艺保留剧目的《茶馆》。这部更具经典地位的话剧经历了无数次的重排和无数批的观众,_________,渐渐地人们不再通过自己的口齿来体味它的苍凉,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穿着整洁的衣衫平静地坐在剧场里,去观看一个故事,好像在完成一门中国人的文化必修课。
A.已经轻易见不到了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
B.已经轻易见不到的情形是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的台词
C.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已经轻易见不到了
D.那些老北京们用正宗京片子学说《茶馆》里台词的情形已经不被轻易见到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您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⑥我要是会干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①③相同;②⑥相同;①④不同。
D.④⑥不同;②③不同;③⑦相同。
5.戏剧语言是表现戏剧冲突、展示时代特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基本手段。下面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李三:太太,你觉得不顺眼,我还不顺心呢!(“不顺眼”指李三仍留着辫子;“不顺心”,指活太多、太累,又不长工资。表现的虽然是李三与掌柜的矛盾,其实是下层人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王利发: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这是王利发应付巡警的一段话,委婉中听,显示了这个小商人的精明圆滑,同时也透露出对不合理社会的无可奈何。)
C.巡警: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这是巡警诈不到更多的钱对王利发说的话,“明天见”语中带着威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言外之意是:明天你这茶馆还不知能否开得下去呢!( )
D.唐铁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唐铁嘴吸毒而不知其害,还洋洋得意,足见其人的寡廉鲜耻,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毒害。)
6.下列关于《茶馆》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每一幕戏写一个时代,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即清末、民国初和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
B.第一幕写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然而大清王朝却已到了它的末日。透过表面繁荣、热闹的茶馆,我们看到了清末社会满目疮痍的末日来临的现实。
C.《茶馆》的第二幕,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清朝灭亡了,但是中国依旧在黑暗中。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已经通过自己的切身经验,直感到中国上层统治形式的更替并未使社会发生任何本质的变化,并不曾埋没社会固有的任何不合理的现象。
D.第三幕,这时的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主人的改良无法自救,正直的人都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能够办一、二百桌满汉全席的名厨师,落得在监狱里蒸窝窝头,因为“现今就是狱里人多”,恶势力却异常活跃,横行霸道。结果是茶馆被霸占,王利发去西山逃难。
7.下面是漫画家丁聪为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设计的一幅插图。插图意在表现祁老人对自家房子的自豪与喜爱,可是画家却不多画房子,你觉得画家为什么这样设计?请结合画面加以分析。(不超过120字)
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儿孙,和手植的花草,祁老人觉得自己的一世劳碌并没有虚掷。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永世不朽的房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举着杯子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地笑着,一脸阳光……
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10.文中画框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茶馆(节选)
老舍
松二爷 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 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 (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 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 (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 (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马五爷 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
二德子 嗻!您说得对!我到后头坐坐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往后面走去)
常四爷 (凑过来,要对马五爷发牢骚)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
马五爷 (立起来)我还有事,再见!(走出去)
常四爷 (对王利发)邪!这倒是个怪人!
王利发 您不知道这是马五爷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
常四爷 我也得罪了他?我今天出门没挑好日子!
王利发 (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常四爷 (往原处走)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
……
[秦仲义,穿得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王利发 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清闲,会想起下茶馆来了?也没带个底下人?
秦仲义 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做生意不会!
王利发 唉,一边做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的早,我不干不行啊!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您坐下,我给您沏碗小叶茶去!
秦仲义 我不喝!也不坐着!
王利发 坐一坐!有您在我这儿坐坐,我脸上有光!
秦仲义 也好吧!(坐)可是,用不着奉承我!
王利发 李三,沏一碗高的来!二爷,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顺心吧?
秦仲义 不怎么太好!
王利发 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
秦仲义 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 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
秦仲义 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 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秦仲义 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你等着瞧吧!
王利发 您别那么办哪,二爷!
秦仲义 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 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 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唉,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懂!
王利发 您就专为别人,把财产都出手,不顾自己了吗?
秦仲义 你不懂!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好啦,我该走啦。我亲眼看见了,你的生意不错,你甭再耍无赖,不长房钱!
王利发 您等等,我给您叫车去!
秦仲义 用不着,我愿意溜达溜达!
[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
(有删改)
文本二
谈幽默(节选)
老舍
幽默在字典上有十来个不同的定义。据我看,它首要的是一种心态。幽默的人既不呼号叫骂,也不顾影自怜。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所以萨克莱说:幽默的写家是要唤醒与指导你的爱心、怜悯、善意。
反语、讽刺、机智、滑稽剧、奇趣这几个字都和幽默有相当的关系。
反语是似是而非,借此说彼:幽默有时候也有弦外之音,但不必老这个样子。讽刺是文艺的一格,诗,戏剧,小说,都可以整篇地被呼为讽刺;幽默在态度上没有讽刺这样厉害,在文体上也不这样严整。机智是将世事人心放在X光线下照透,幽默则不带这种超越的态度。而似乎把人都看成兄弟,大家都有短处。闹戏是幽默的一种,但不甚高明。
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虽不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能在行为上言语上思想上表现出这个幽默态度。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可宝贵的,因为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怅怀。往小了说,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挨了邻儿一拳,而去打邻儿的爸爸。往大了说,他决不会因为战胜政敌而去请清兵。
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怜,也指出那可爱的小古怪地点。
(有删改)
1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德子态度转变,王利发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身份,说“连官面上都不惹他”,侧面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猖獗。
B.对信洋教的马五爷毕恭毕敬,对精明干练的常四爷大打出手,以欺负中国人而得意自豪,这勾勒出二德子欺软怕硬的洋奴嘴脸。
C.文本一的语言呈现含蓄隽永的特点,耐人寻味,同时贴近人物身份,展示鲜明个性,使得出场的人物活灵活现、生动形象。
D.文本一围绕王利发的经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故事上演,形成了《茶馆》特有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1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他的作品有独特的幽默风格。
B.《茶馆》选取裕泰茶馆这个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场所以它的兴衰作为全文的线索,茶馆里各色人物依次登场,演绎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C.老舍先生塑造人物常使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展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进而反映社会变迁,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意识。
D.文本二表达老舍对幽默本质的思考,强调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文章采用比喻、类比等手法说明与幽默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异同。
13.舞台说明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结合文本一举例说明舞台说明的不同作用。
14.文本一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上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两处不同手法例子,并简要分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圣之时者也:原为古人评价孔子的话,这里指能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的人。语境是王利发真像个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B.语境是自食其力,千真万确!C.语境是都叫你反复研究透了,解释正确。D.语境是形容嘴能说会道,使用正确。故选A。
2.答案:C
解析:C.“松二爷”应改为“常四爷”。故选C。
3.答案:C
解析:空格处要表述的是过去人们观看话剧《茶馆》的情形,即老北京学说《茶馆》里的台词。由前后内容与描述风格可知,原来那些老北京们看完之后爱学说《茶馆》里面的台词,这些台词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很真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变的化,观众的改变,后来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与《茶馆》反映的社会现实逐渐远离,所以他们的感受就不如原来老北京们那样深刻了。心情也显得比较平静,很难引起共鸣了。此处选用正常的陈述句更合适,所以排除A、B、D项,选择C项。故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①结合“那点意思”分析,为借代。②“风”“雨”有比喻义,为暗喻。③结合“两张嘴”分析,为借代。④结合“忘了姓什么”分析,夸张。⑤“一个小指头”就能推到在地,运用夸张;“一个小指头”,运用比喻。⑥“孙子”有比喻义,为暗喻。⑦结合“两个脆”分析,为借代。故选A。
5.答案:C
解析:C.分析不全面,巡警的话还写出了他们的蛮横,作用是暗示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故选C。
6.答案:D
解析:D.“王利发去西山逃难”错误,王利发没有去西山逃难,而是自杀。故选D。
7.答案:画面上四世同堂的全家福设计意在体现祁老人对“家”的理解: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人物脚下的台阶与身后的门窗,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解析:插画主体是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多子多福、代代绵延。人物脚下是台阶,身后是门窗,结合插画的文字“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不朽的房子”,体现了祁老人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8.答案:D
9.答案:①使用对称句,句式工整;②文白结合,“沿溪行”有文言色彩,“又没多远”口语色彩突出;③语气上轻松幽默;④使用短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⑤流水句,轻快流利。
10.答案:①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②原文句子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个文段的语境;③原文从多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④原文句意更清晰。
11.答案:A
解析:B.“精明干练”错误,常四爷的形象特征应为耿直、有正义感,如当面训斥二德子“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如痛恨洋人“哼,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C.“含蓄隽永”错误,文本一的语言符合“贵浅显”的特点,多用简短口语,通俗易懂。D.“围绕王利发的经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错误,文本一中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节选部分的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故选A。
12.答案:D
解析:D.“类比”错误,文本二没有运用类比手法,而是将幽默与另外几个概念进行比较,应为比较,故选D。
13.答案:①表现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如“不肯示弱”提示了常四爷内心的怒气,展示了他耿直不屈的性格特征。②渲染舞台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如“二德子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氛围,二人矛盾进入白热化,为马五爷出场铺垫。
解析: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回顾舞台说明的常见作用,如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展示社会背景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舞台说明,进行分析。如一开始“二德子,一位打手”,这是交代了二德子的打手身份,“凑过去”“要动手”是二德子蛮横对待常四爷的表现,“过去请安”是二德子对待马五爷的表现,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二德子欺软怕硬的洋奴嘴脸;如“不可示弱”是常四爷面对二德子的欺压时的表现,展现常四爷内心的怒气,展示常四爷面对欺压的耿直不屈的性格特征。如“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是说二德子听到常四爷“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这句话,因为听到这句话所以有了下面“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等一系列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如“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提示了二德子的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当时气氛的紧张,常四爷和二德子之间的矛盾进入白热化状态,可谓一触即发,为下文马五爷的出场做了铺垫。
14.答案:①讽刺手法。“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明里讽刺二德子欺软怕硬,暗中嘲讽腐败政府。②反语。“二德子,你威风啊!”“威风”一词看似夸赞实则施威,达到幽默效果。③夸张手法。“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为了讨好秦二爷,王利发言语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作者使用哪些手法取得语言上的幽默效果。如王利发在面对秦仲义的时候极尽恭维讨好之能事,“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使用夸张的修辞,夸张地恭维了秦仲义,夸大秦仲义的钱财,在圆熟风趣、油嘴滑舌中取得幽默效果。如二德子欺负常四爷的时候,常四爷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语含讽刺,讽刺二德子在面对洋人时候的软弱无能,而在面对国人的时候却是横行霸道,这是使用讽刺手法达到幽默效果。如马五爷说“二德子,你威风啊”,“威风”本是褒义词,此处属于褒词贬用,这句话看似夸奖二德子,实则是向二德子施威,使用反语达到幽默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