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05 20: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识字小游戏
争分夺秒
识字小游戏
小组成员在20秒内根据题板上的6个汉字,依次读出正确读音,答对一个加1分,答错不得分。
鼎、罍、鬲、
甗、斝、簋、
识字小游戏
鼎、罍léi、鬲lì、
甗yǎn、斝jiǎ、簋gǔi、
觯、爵、卣、盨、觚、盉 ......
识字小游戏
觯zhì、爵、卣yoǔ、
盨xǔ、觚gū、盉hé ......
敦、兕、觥、
铍、镦、胄 、
识字小游戏
敦dun、兕si、觥gong、
铍pi、镦dui、胄zhou 、
匕、瓿、匜、彝、戟、钺
识字小游戏
匕bi、瓿bu、匜yi、
彝yi、戟ji、钺yue
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青铜器
人面盉 
“子乍弄鸟”尊
齐候匜
伯公父簠
盉:调酒器
尊:大、中型盛酒器
匜:盥洗器
簠:盛稻谷等粮食的器具
我不重样
游戏规则
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规定时间内讲述对青铜器的认识。各小组准备的内容不重复,声音响亮,有良好台风者则可获得最高分5分。(限时1分钟)
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
青铜器——鼎
可以穿杠搬运
可以盛物
可以扬火



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鼎有何象征?
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
它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
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
青铜器——鼎
连连看小游戏:
(请根据身份与使用鼎的数目相连)
天子
诸侯
大夫
元士
九鼎
七鼎
五鼎
三鼎
想一想: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大名鼎鼎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后母戊方鼎
大克鼎
毛公鼎
国之重宝——后母戊方鼎
观察: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根据这三字,结合此器
物的规模,研究者认为:
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已
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
铸造的鼎。
后母戊拓本
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
毛公鼎
说一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周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这些铭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共有499字。
大克鼎
说一说:它的颜色和外形、纹饰有什么特点?
腹部内壁上有290字的铭文 。
铭文拓本(局部)
大克鼎
毛公鼎
比较分析:大克鼎和毛公鼎有什么共同点?
毛公鼎和大克鼎铭文文辞典雅,字迹优美,笔道
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相当有名!这些铭文是研
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
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铜铸的史书”!
鼎 名 铭文
数量 高 重 现藏博物馆 朝 代 地位
后母
戊鼎 3字 133厘米 875千克 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 商 国宝
毛公鼎 499字 53.8厘米 34.7千克 台北故宫博物院 西周.宣王 镇馆之宝
大克鼎 290字 93.1厘米 201千克 上海博物馆 西周.孝王 国宝
比一比
后母戊鼎
大克鼎
毛公鼎
利簋
青铜器欣赏
猜一猜它的用途,有什么造型特点?
器物内底铸有铭文32字,记载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甲子午黎明,对伐商能否胜利进行卜问等史实。
四羊方尊
青铜器欣赏
莲鹤方壶
青铜器欣赏
兵器
乐器
兵器-戈
兵器-人面纹钺
兵器-盾
纹饰欣赏
饕餮纹
兽面纹(饕餮)示意图
凤鸟纹
纹饰欣赏
凤鸟纹
凤鸟纹包括凤纹和各种鸟属的图案,凤鸟纹的特征比较形象。最早的凤鸟纹发现于新石器时代,如良诸文化出土的玉器上已有明确的凤鸟纹。
凤与龙齐名,都是古代的祥瑞动物,在“四灵”中,龙和鱼源自爬行动物,麒麟源自兽类,凤凰则源自鸟类。从古代岩画、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上保存了大量的凤凰史料和艺术造型。在这些凤凰身上,有孔雀的影子,有鹰、鸮的特征且与鸡、雁、鸭也有联系。
一些典型的凤鸟纹
多齿冠凤纹(西周早期)
长冠凤纹(商晚期)
花冠凤纹(西周中期)
长颈鹿角鸟纹(商晚期)
弯角鸟纹(西周早期期)
尖角鸟纹(商代晚期)
枭纹(商代晚期)
雁纹(春秋晚期)
夔龙纹
纹饰欣赏
 龙 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kuí)纹”或“夔龙纹”。
龙 纹——爬行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龙纹——卷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仪礼·玉藻》:“龙卷以祭。”郑玄注:“画龙于衣。”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龙纹——交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龙的躯干相互交缠的纹饰。结构多有不同,有单体接连式,龙的躯干有规律的向同一方向交缠连接的,也有甚多的龙体交缠在一起,成多叠式的。
一些典型的龙纹
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
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
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
双体龙纹(西周早期)
两头龙纹(西周早期)
云雷纹
回纹是变形线条纹的一种,大都用作地纹,
起陪衬主纹的作用。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
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
盛行于商中晚期
斜条纹((西周中期)
钩连雷纹((西周中期)
连珠纹
曲折雷纹((西周早期)
菱形雷纹((西周)
云纹
百乳雷纹(商晚期)
云雷纹(商晚期)
在兽面纹、龙纹、凤鸟纹下衬以云雷纹,这是商代晚期西周早期青铜器的纹饰常用手法
总结:青铜器有什么艺术特点?(用词语形容)
造型
纹饰
铭文
( )
( )
( )
繁复
典雅
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