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21世纪教育网
1、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状态、位置、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啤酒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减小,体积增大.
解答:解:啤酒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啤酒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v=得,体积增大,把瓶子胀破.
故选A.
点评:掌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懂得运用科学知识防止破坏性现象发生.
2、用天平称出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无关.
选项B、C只是使砝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选项D是砝码的温度发生变化,只有选项A生锈了,是砝码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性质的了解和掌握,要牢牢把握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外界因素无关,是一道基础题.
4、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据此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将它熔化成铁水是状态变了;把它轧成薄铁片是形状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
但铁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磨掉铁块一个角,铁块所含铁物质减少了,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5、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21cnjy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比热容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比热容也变化,只有质量是不变的.
解答:解:A、体积变大,故本选项错误;
B、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密度变小.故本选项错误.
D、比热容变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密度和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这二者一般是不同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6、今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随着温度的升高,因为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也会随之增大.
解答: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体积和密度也会随之改变,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7、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的属性(或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是( )21cnjy
A、密度 B、质量
C、导电性 D、比热容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比热容和导电性都是物质的特性.
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密度、比热容、和导电性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解: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所含物质的多少变了,即质量减小.但是矿泉水的密度、比热容、以及导电性与质量无关,所以它们不会改变.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质量、比热容、物体的导电性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9、右图是“神舟”七号航天员志刚从飞船轨道舱出来时的情境.出舱后,生命保障系统就由航天服承担.下列关于航天服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保证人体周围有稳定的气压 B、防止热传递以确保人体有舒适的温度
C、改变人体的质量 D、防止强烈的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航天服的主要作用是保证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地球表面的正常生活环境;而质量的改变需要改变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
解答:解:太空中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主要保证航天员周围有在地球表面的气压、舒适的温度、抗击紫外线辐射,不改变航天员的质量.
故选C.
点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10、一个乒乓球被踩瘪但没有破,对于球内的气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压强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只要组成物体的物质多少不变,物体的质量就不会变化.
解答:解:一个乒乓球被踩瘪但没有破,对于球内的气体,物质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乒乓球内的气体体积会减小;
由公式ρ=,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会变大;
压强会变大.
故选A.
点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cnjy*com
11、一杯子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要变大 (×) .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一杯子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因为质量不会因为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变成冰后,密度变小,从而体积变大,所以题干不对.
解答:解: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从而体积变大,故题干不对;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以及质量密度体积的关系,看学生是否了解生活中的常识.
12、在天平左盘放一敞口烧杯,杯中放有适量开水,右盘中放有一定砝码,天平平衡,但过了几分钟发现天平向 右 倾斜,原因是 水蒸发质量减少 、若在左盘放一密封容器,容器内有一冰块,当天平平衡后,过了一段时间,冰融化成水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不平衡”),原因 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
考点:蒸发及其现象;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蒸发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开水会因敞口蒸发质量减小;
冰可以发生熔化现象而变成水,但质量不会改变.
解答:解:杯中开水会因蒸发质量减少,所以天平右端质量大,天平会向右倾斜;
若在左盘放一密封容器,容器内有一冰块融化成水后,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天平仍能平衡;
故答案为:右,水蒸发质量减小,平衡,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蒸发现象和质量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13、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 液化 而产生的.
(2)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
第一条: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第二条: 物体受阻力作用速度降低 .
(3)杨利伟在太空中以 飞船 为参照物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他的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质量及其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要逐一进行分析.
(1)大量“白气”联系液化的知识;(2)返回舱返回地球联系有关力学的知识;
(3)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质量及特性.
解答:解:(1)“白气”是水池中的水遇到高温的火焰汽化变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
(2)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体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飞船进一步减速,说明物体受阻力,速度降低.
(3)人和飞船一起运动,所以以飞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态、位置变化而变化.
故答案:(1)液化;(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受阻力作用速度降低;(3)飞船,不变.
点评:多方面物理知识在同一个物理题中出现是很常见的问题.
14、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 增大 ,质量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但水例外.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解答:解: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而水例外,水结冰时体积增大.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从质量的概念来看,虽然水变为了冰,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它所含的水分子数却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点评:分析体积变化时,我们可根据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答案.也可以先分析质量是不变的,然后再分析体积变化情况.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可知,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15、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形状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状态 无关.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
解答:解: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塑料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结果再次测量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用天平测杯和冰的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果再次测量水和杯的总质量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
故答案为:形状,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了解,对于本题中的实验,自己有兴趣可以动手做一做.
16、质量为9Kg,密度为0.9×103Kg/m3的冰,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9 Kg,冰熔化为水的过程需要 吸收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简答题。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不变,仍为9kg;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9;吸收.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熔化吸热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7、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 不变 ;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 不变 ;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 变小 .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论物体的温度高还是低,不论物体的状态是什么,不论物体在哪儿,只要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变化,则质量就不变.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无关.把它加热到50℃,其质量不变;把它熔化成液态,其质量不变,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不变;把它割去一半,由于只剩下一半,所以其质量变小.
故答案为 不变,不变,不变,变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把质量的概念理解了,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了.
18、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冰的质量是 1 kg;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 1 kg.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地点、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解答:解: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故冰的质量还是1kg;
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故水蒸气的质量也是1kg.
故本题答案为:1;1.
点评:质量有没变化,要抓住所含物质的多少有没变.
19、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是75kg,当他到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 75 kg,其身体 仍具有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惯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均无关.
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解答:解:因为物体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以及空间位置无关,因此宇航员到月球上时,他的质量仍然是75kg;
由于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仍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 75,仍具有.
点评:物体所含物体的多少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0、若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质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只是状态变了,质量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的定义,及其性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cnjy*com
2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飞船发射时,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发射塔下面的水池产生大量的白气,如图甲所示;图乙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的情景,他在太空响亮说道“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图丙展示的是飞船的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后,返回舱开始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在距地面80km左右时,返回舱表面温度达到2000℃,看上去像个火球.请你观察图片,联想“神舟”七号发射、在太空工作和返回的工作过程,解答以下问题.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 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
(2)熟悉翟志刚的人,一听就知道是翟志刚在向人们问好,他们的根据是 音色 ;电视里我们看到宇航员间用无线电通话,而不能直接交谈的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3)“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质量及其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液化以及液化的条件;
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以及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运动和静止的判断.
④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以及音色.
解答:解:①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②熟悉翟志刚的人,一听就知道是翟志刚在向人们问好,他们的根据是音色;电视里我们看到宇航员间用无线电通话,而不能直接交谈的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③“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 静止的.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 不变.
故答:(1)水池内的水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
(2)翟志刚的音色;真空不能传声
(3)静止;不变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体,集热学、声学、力学于一体的基础题.考查了学生对试题的综合应变能力.
22、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人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休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1)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答: 橡皮泥形状容易改变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 ①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说明力可发改变物体的形状.
②将橡皮泥捏成空心或实心,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③将橡皮泥接入电路进行导电实验,证实其能否导电
④借助弹簧测力计探究橡皮泥在水中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排开液体的体积、浸没的深度)有关.
⑤将橡皮泥向上抛出后,橡皮泥会落向地面,说明力(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解答.
23、宇航员将一瓶密封的纯净水带到月球上,你认为这瓶纯净水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质量的定义要有正确的理解,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解答:答:“宇航员将一瓶密封的纯净水带到月球上”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它所含水的多少不变,所以这瓶纯净水质量不变.
即: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改变无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从而加深对质量定义的理解.
24、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重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两个同学对此发表看法:甲说球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乙说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
解答:解:乙的说法正确,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乒乓球球恢复原状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答:乙的说法正确,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
25、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休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1)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答: 橡皮泥形状容易改变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
(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 将橡皮泥接入电路进行导电实验,证实其能否导电 .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物理学方法。
专题:实验题。
分析: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分析题中所给数据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由题中图表可知,不管橡皮泥的形状如何,其质量一直都是28g,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橡皮泥形状容易改变;
(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①将橡皮泥捏成空心或实心,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将橡皮泥接入电路进行导电实验,证实其能否导电;
③借助弹簧测力计探究橡皮泥在水中受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只要合理酌情给分)
点评:熟知质量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给数据,结合数据给出答案.
26、我国的“嫦娥一号”正在绕月航行中,目前一切运行都在按预定设计进行,国人为之振奋、自豪.小陈同学心里也兴奋极了,他在好友小王的QQ中留言:
将来要是我们能成为宇航员,那该多好啊!我们要在月球上建造酒店,种植花草,让月球成为天上人间、真正的香格里拉.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月球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了!我们并肩漫步,亲切地自由交谈,微风佛面,尽情地呼吸着月球上的新鲜空气,我该有多高兴呀!运动会上,我一蹦就能蹦5m高,我们百米赛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比地球上的赛车还快.我的质量变得那么小,我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拉着自己的头发就能把自己提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漂浮在空中,像梦境一样.有趣吧!下雨了,我们就装一杯月亮水喝,那口味肯定很纯正!我们在野外唱着、跳着,周围洋溢着小鸟快乐的歌声.头顶是美丽的蓝天白云,脚下是神奇的月球土地,多么令人神往啊!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奋斗,好吗?
(1)小陈的留言中有多处不符合物理原理或月球上的实际情况,请你任意找出一处,不必作解释:
(2)假如有一天你成为国家“嫦娥计划”的总设计师,你认为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科学基地,有哪些困难?(任意举出一项即可)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
分析: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所以不可能在月球上种植花草,也不能尽情地呼吸着月球上的新鲜空气.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所以也听不到小鸟快乐的歌声.还有,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位置无关,所以即使到了月球,我们的质量也不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本题是完全开放性试题:
(1)不符合物理原理或月球实际的有:
①微风拂面,
②尽情地呼吸着月球上的新鲜空气,
③我的质量变得那么小,
④我们在野外唱着、跳着,周围洋溢着小鸟快乐的歌声,
(2)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科学基地,困难有:
①如何解决宇航员用水的循环利用,
②如何解决长期供宇航员工作、生活所需的氧气,
③如何解决宇航员生活食品的长期供应.
点评:本题是一道创新题,通过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寻找小陈留言中的错误.虽然涉及的知识较多,但学生做这类题是比较有兴趣的,印象深刻.
27、“神州六号”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及随身带的生活用品借着航天飞机扶摇直上,他们进入太空后在某个位置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和费俊龙在升空之前及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时对一些生活用品分别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物品种类及改变形式
瓶装专用水(未开封)(g)
同规格冰块(g)
专用饼干(袋装、未开封)(g)
饮用前
饮用后
熔化前
熔化后
未压碎前
压碎后
升空前
500
400
400
250
250
升空后
500
300
400
400
250
250
(1)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你将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的 位置 、 状态 、 形状 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将 不 (填“不”或“随着”)改变,同时还会发现物质的 含有物质的多少 发生改变时,其质量会随着改变,所以可以认为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有的同学猜想物质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物理学方法。
专题:设计与制作题;实验评估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1)表格中总体记录了三种物质的质量在升空前后的变化、水在饮用前后的变化、冰在熔化前后的变化、饼干在压碎前后的变化,分析时即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找出变与不变的原因,并最终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用一个容易改变温度的物体,用天平测出它在不同温度时的质量,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解答:解:(1)升空前后是改变了物体的位置,可以看到它们的质量都没有变化;冰在熔化前后是改变了它的状态,它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饼干压碎前后是改变了它的形状,它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在上述三种条件改变时,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
对于瓶装水而言,饮用使瓶中所含的水量减少,所以不管升空前后,它的质量都发生了改变;
(2)用实验室常见的金属块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天平来测质量,用酒精灯给金属块加热,再加一把镊子方便夹取,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金属块的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损坏天平盘;二是对温度可以只做定性要求,不做定量记录.
故答案为:(1)位置、状态、形状,不,含有物质的多少;
(2)①用天平测出常温下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酒精灯给金属块加热,多次测出不同温度下金属块的质量;
③将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点评:分析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对测量数据进行逐一地横纵对比,发现变化、分析原理、总结规律;设计实验则要从实验目的出发,选择器材、做出猜想、设计步骤.
28、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氧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其中c为光速),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m1=1.000 000 000 0005kg 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静质量 ,而 动质量 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m=,其中m是指 动质量 ,m0是指 静质量 ,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 远小于 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1)静质量指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动质量指物体运动时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会随着物体的速度变化而变化.
(3)根据公式m=,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动质量.
解答:解:(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静质量,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其中c为光速);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
(3)将m0=100kg,V=2.4×108m/s代入公式m=得m=167kg;由计算结果可知: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动质量显著大于静质量,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就不可忽视了.
故答案为:(1)静质量、动质量;
(2)动质量、静质量;
(3)远小于;
(4)m=167kg、当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其动质量显著大于静质量,其质量随速度而改变就不可忽视了.
点评:对于信息给予题,一般提供的都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融汇贯通能力.
29、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酷热,人们总会用降温的办法避暑,如吃冰棒.问题是质量为100g的冰棒含在口中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21cnjy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与物体的物质、状态、形状无关;当冰棒在口中熔化时,由固态变成液态,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
解答:答:质量不变,仍为100g;冰棒熔化成水以后,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仍为100g.
点评:点评:物体的质量多少,只决定于物体含有物质有多少,与它的形态、形状、位置、温度等因素无关.
30、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捍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容易变形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捍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上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C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考点:物理学方法;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实验探究题;归纳法。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都无关.要探究物体质量和物体形状的关系我们就要控制质量一定.
解答:解:(1)小明要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实验中还要控制质量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形状.选择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橡皮泥容易变形.因此答案是:容易变形.
(2)橡皮泥的形状变化后,其质量保持不变,始终是28g,所以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符合归纳法的定义.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及其特性,了解质量的定义是理解质量特性的前提.同时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
质量及其特性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2、用天平称出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4、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5、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比热容
6、今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质量 D、密度
7、小明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几口后,瓶内矿泉水的属性(或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密度 B、质量
C、导电性 D、比热容
8、体温计示数升高时,关于体温计内的水银,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9、右图是“神舟”七号航天员志刚从飞船轨道舱出来时的情境.出舱后,生命保障系统就由航天服承担.下列关于航天服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保证人体周围有稳定的气压 B、防止热传递以确保人体有舒适的温度
C、改变人体的质量 D、防止强烈的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
10、一个乒乓球被踩瘪但没有破,对于球内的气体,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压强
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一杯子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要变大 _________ .
12、在天平左盘放一敞口烧杯,杯中放有适量开水,右盘中放有一定砝码,天平平衡,但过了几分钟发现天平向 _________ 倾斜,原因是 _________ 、若在左盘放一密封容器,容器内有一冰块,当天平平衡后,过了一段时间,冰融化成水后,天平 _________ (填“平衡”“不平衡”),原因 _________ .
13、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是 _________ 而产生的.
(2)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
第一条: 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条: _________ .
(3)杨利伟在太空中以 _________ 为参照物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他的质量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 _________ ,质量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_________ 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 _________ 无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质量为9Kg,密度为0.9×103Kg/m3的冰,当冰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 Kg,冰熔化为水的过程需要 _________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
17、把质量为5kg的铝块加热到50℃,其质量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 _________ ;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 _________ ;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 _________ .
18、质量为1kg的水,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冰的质量是 _________ kg;如果1k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 _________ kg.
19、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是75kg,当他到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 _________ kg,其身体 _________ 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0、若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质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世纪教育网
2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飞船发射时,长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发射塔下面的水池产生大量的白气,如图甲所示;图乙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挥动五星红旗的情景,他在太空响亮说道“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图丙展示的是飞船的返回舱与推进舱成功分离后,返回舱开始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在距地面80km左右时,返回舱表面温度达到2000℃,看上去像个火球.请你观察图片,联想“神舟”七号发射、在太空工作和返回的工作过程,解答以下问题.
(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熟悉翟志刚的人,一听就知道是翟志刚在向人们问好,他们的根据是 _________ ;电视里我们看到宇航员间用无线电通话,而不能直接交谈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 ___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人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休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1)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__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 _________ .
23、宇航员将一瓶密封的纯净水带到月球上,你认为这瓶纯净水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24、如果乒乓球不小心被踩瘪了只要将球放在热水重烫一下,球就会恢复原状,两个同学对此发表看法:甲说球烫热后,内部空气变热,质量变大;乙说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25、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一章后,小明主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的形状
长方体
圆柱休
圆环体
碎块
橡皮泥的质量/g
28
28
28
28
(1)实验时,小明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你还可以用橡皮泥探究哪些物理问题?(例如用不同的力把铅笔的一端压在橡皮泥上,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_________ .
26、我国的“嫦娥一号”正在绕月航行中,目前一切运行都在按预定设计进行,国人为之振奋、自豪.小陈同学心里也兴奋极了,他在好友小王的QQ中留言:
将来要是我们能成为宇航员,那该多好啊!我们要在月球上建造酒店,种植花草,让月球成为天上人间、真正的香格里拉.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在月球的土地上快乐地生活了!我们并肩漫步,亲切地自由交谈,微风佛面,尽情地呼吸着月球上的新鲜空气,我该有多高兴呀!运动会上,我一蹦就能蹦5m高,我们百米赛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比地球上的赛车还快.我的质量变得那么小,我甚至可以用一只手拉着自己的头发就能把自己提起来!所有的东西都漂浮在空中,像梦境一样.有趣吧!下雨了,我们就装一杯月亮水喝,那口味肯定很纯正!我们在野外唱着、跳着,周围洋溢着小鸟快乐的歌声.头顶是美丽的蓝天白云,脚下是神奇的月球土地,多么令人神往啊!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奋斗,好吗?
(1)小陈的留言中有多处不符合物理原理或月球上的实际情况,请你任意找出一处,不必作解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假如有一天你成为国家“嫦娥计划”的总设计师,你认为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科学基地,有哪些困难?(任意举出一项即可)
27、“神州六号”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宇航员聂海胜和费俊龙及随身带的生活用品借着航天飞机扶摇直上,他们进入太空后在某个位置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聂海胜和费俊龙在升空之前及处于不完全失重状态时对一些生活用品分别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物品种类及改变形式
瓶装专用水(未开封)(g)
同规格冰块(g)
专用饼干(袋装、未开封)(g)
饮用前
饮用后
熔化前
熔化后
未压碎前
压碎后
升空前
500
400
400
250
250
升空后
500
300
400
400
250
250
(1)请你认真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你将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的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将 _________ (填“不”或“随着”)改变,同时还会发现物质的 _________ 发生改变时,其质量会随着改变,所以可以认为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2)有的同学猜想物质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28、物体的质量真的会不变吗?
在现有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同学们会肯定地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物体的质量是常数.这个认识并没有错,但这是对静止的物体的质量而言.如果对运动的物体而氧物体的质量是否还是始终不变呢?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随它的运动速度而改变,他的理论是:设一个物体静止时的质量为m0(又称为静质量),当它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为m(又称为动质量),则动质量与静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以下规律:m=(其中c为光速),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个静质量m0=1kg的物体,当它以v1=300m/s和v2=15×104km/s运动时,其动质量分别为:m1=1.000 000 000 0005kg m2=1.15kg,由此可知,物体的动质量比静质量大,且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质量越大.从m1值可看出,在低速(相对光速而言)范围内,物体的动质量与静质量相关甚微,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低速范围内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是常数.但在微观世界里,由于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都很小,而其运动速度又很容易接近光速,这时它们的质量随速度的改变就不可忽视,关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将来有机会学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知识时,就会进一步深入理解.请根据刚才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认为物体的质量是会随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其质量是指物体的 _________ ,而 _________ 会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改变.
(2)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物体两种质量及其速度的关系遵循的规律是:m=,其中m是指 _________ ,m0是指 _________ ,在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由于v _________ c,故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是常数.
(3)设m0=100kg,当它以2.4×108m/s的速度运动时,求其动质量,并分析结果,你可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29、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酷热,人们总会用降温的办法避暑,如吃冰棒.问题是质量为100g的冰棒含在口中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
30、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捍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捍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上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_________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