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21: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激情导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背诵全诗
2、通过析读,了解典故在诗词中的运用
3、通过赏读,体会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
诗人简介
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生活六年。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背景介绍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757年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以读悟诗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1、字正腔圆地读
以读悟诗
学法指导:读清字音
强 qiǎng 应 yīng
以读悟诗
2、有板有眼地读
学法指导:读准节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以读悟诗
3、有情有味地读
学法指导: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
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
结合课下提示和注解,独立学习。
疏通文意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精读诗歌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研讨,派代表发言
1、重阳登高,首句为何要说“强欲”?
2、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3、你认为第三句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4、你能展开想象,描绘出最后一句诗表现出来的画面吗?
运用典故:
借助一些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婉曲地表达作者要说的意思。
这是一种古典诗词中比较常见的表达手法。
1、了解典故出处,识记积累
2、结合相关背景,知人论世
3、联系大小语境,品味分析
如何理解典故在古典诗词中的作用?
领悟情感
惜花——开在战场边
作者写作此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题中可见
忧国——长安,是故园,也是帝都
忧民——战火纷乱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诵读要求:
1、字正腔圆、
2、有板有眼、
3、有情有味。
拓展积累
宋代诗人陆游评价岑参诗歌:
“笔力追李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课堂小结
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仅仅20个字的绝句,同样是重阳登高,因为故园战乱未平,因为写在行军路上,写出了与其他重阳节诗作不一样的荡气回肠。
课堂小结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