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精品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精品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22: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第一部分
文化文学常识
李益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_________(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_________。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_________漫游。以________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_____。
凉州姑臧、河南郑州、燕赵一带、边塞诗、七绝
第二部分
解词释字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受降城:
2.回乐烽: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一作“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回乐峰即当地山峰。
3.芦管:
4.征人:
5.尽:
笛子。一作“芦笛”。
戍边的将士。
全。
第三部分
诗歌翻译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翻译划线句子
作品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笛,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第四部分
语境填空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______”,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______”。诗人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__________。
答案: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似雪、如霜、愁惨凄凉。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结句中“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用一个“________”字,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而一个“______”字又道出所有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答案:“望”、“尽”。
《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景物描写,重在写“_____”;第三句人物活动描写,重在写“_____”;但二者都是蓄而未发,最后一句则正面写“______”。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的故乡,映衬出夜景的空旷与寂寞。
答案:“色”、“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