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上的借鉴与组合的含义,及其对美术作品形成的影响。
2、学会通过想象,借助材料原有的特征,巧妙组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新形象。认识到想象与借鉴的重要作用。
3、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借鉴与组合所带来的新奇的视觉效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上借鉴与组合的含义及其对美术创作的作用。
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等特征创造出新形象。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各种借鉴与组合的作品、分析作品的制作过程等。
学生:卡纸、剪刀、弹簧、双面胶、胶带、毛线纸杯、吸管、饮料瓶包装纸盒等材料废旧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课件展示毕加索作品《公牛头》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的巧妙之处——利用物体原有的形体特征。
2、巧妙加以组合,形成全新的艺术形象,从而揭示本课题目——借鉴与组合。
二、讲授新课:
1、阅读课文,欣赏作品,思考问题:你喜欢这些作品吗 为什么
2、分析教材中作品的形象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联想,从中理解美术中借鉴的含义。
3、借鉴与组合存在的合理性,通过巧妙的安排,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布置作业:
1、提出合理要求:借鉴手中材料的特点巧妙组合。
2、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新形象。小组讨论手中材料的特点,联想创作。
3、展示作业,分析欣赏。
四、总结拓展:
1、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曾注意的材料,只要我们发挥想象并进行巧妙组合,就会创造出新的形象,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吧!
2、感受创造带来的快乐体验。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