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初中2013年秋季7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初中2013年秋季7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8 20:22:32

文档简介

中江县初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说明: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部分。选择题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3~6页为非选择题部分,其答案请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该卷相应试题的空白处书写答案。
2.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第Ⅰ卷由学生自己保管,以便下期开校讲评。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204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少年
A.34万年 B.44万年 C.170万年 D.204万年
2.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3.“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 D.黄帝和舜
4. 同学们大都看过《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它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A.约公元前771年 B.约公元前1600年
C.约公元前2070年 D.约公元前1046年
5. 2014年按我国的农历推算是“甲午年”,这种纪年法属于
A.公元纪年 B.干支纪年 C.帝号纪年 D.年号纪年
6.《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什么制度的描述?
A.尧舜时禅让制 B.夏朝世袭制 C.西周分封制 D.秦朝郡县制
7.“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度由来已久,这种制度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时期 D.秦朝
8.陕西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诏版中记载:“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此中的“皇帝”是指
A.禹 B.启 C.黄帝 D.秦始皇
9.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
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右面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
使用的 A B C D
11.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就开始管辖今新疆地区,西汉政府管理新疆的地方机构是
A. 安西都护府 B. 伊犁将军 C. 北庭都护府 D. 西域都护
12.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清朝
13. 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郑和 B.玄奘 C.鉴真 D.张骞
14. 观察下图路线,这条骆驼商队经过的通道最早开通于我国哪一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5. 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 羯 C. 氐 D. 鲜卑
16.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官渡之战
17. 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同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的政治经济和最大的都会在
A. 建业 B. 临安 C. 宁波 D. 建康
18. 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一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A. 周瑜 B. 孙权 C. 诸葛亮 D. 曹操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③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④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A. 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20. 请排列下列朝代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先后顺序
①三国 ②南北朝 ③西晋 ④东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是
A. 封建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B.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加强
C. 封建国家首次出现大一统 D. 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成
22. 看了电视剧《大长今》,中医女长今通过针灸技术给孕妇麻醉并施行开腹手术,对此你马上会联想到“神医”
A.张仲景 B.蔡伦 C.郦道元 D.华佗
23.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文字
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
A B C D
24.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水利工程
A.黄河 B.灵渠 C.都江堰 D.长江
25. 下列图片中属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是
①青铜立人 ②四羊方尊 ③青铜盘 ④青铜树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中江县初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试 题
第Ⅱ卷得分
题号
26
27
28
29
总 分
总分人
复查人
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7分,
第28题19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标准像及评价:(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罗兹?墨菲《亚洲史》)(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
(1)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言论收集在哪本书中?(2分)
(2)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3)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2分)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4)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材料三中三幅图哪一幅反映了儒家的思想学说?体现了儒家学派的什么思想?(2分)
(5)请用一句话简单评价孔子。(2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秦朝实行的是什么制度?最高权力者是谁?
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材料二: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2)材料二中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什么措施消除这一影响?(4分)
材料三:秦始皇、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比较表
朝代 分类
经济
思想文化
军事
秦朝
(1)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文字;
(4)
(5)筑万里长城
西汉
(6) 由国家统一铸造, 由国家垄断经营
(7)鼓励推荐人才,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8)
(9)设置“河西四郡”;(10)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的管辖。
(3)将表中空白处的内容填完整。(5分)
(4)从目的和结果比较(4)和(8)两大事件的异同点。(4分)
2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桓公与管仲图 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
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材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实?(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兴封建地主对法令中表示欢迎的措施和奴隶主贵族对法令中最为不满的措施。(3分)
(3)你认为变法措施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
(4)材料三是谁改革的内容?(2分)反映的是哪一项改革的措施?(2分)
(5)简要概括上述三次变革产生的影响?(6分)
(6)通过以上探究,请说出变法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2分)
中江县初中2013年秋季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B
C
B
C
C
D
C
D
D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C
A
B
B
D
A
C
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9分,共50分。)
26.(1)儒家(2分);《论语》(2分)
(2)创办私学(2分)
(3)有教无类(2分)
(4)因材施教(2分);图三(2分),“仁”(2分)
(5)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27.(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皇帝(1分);中央:设三公(太尉、御史大夫、丞相)(1分)地方:实行郡县制(1分)
(2)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2分) 颁布推恩令等(2分)
(3)统一货币;焚书坑儒;货币;盐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每点1分,共5分)
(4)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2分)结果不同:秦始皇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2分)
28.(1)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2分)
(2)商鞅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3分)
(3)建立县制(2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学汉话(2分)
(5)管仲相齐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分)
(6)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或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