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化学(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化学(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1-06 09:57:54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5.我国高铁技术居世界前列,制作高铁电缆材料的原料之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C5H12O3Si),下列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叙述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试题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 C.该物质由 21 个原子构成 D.碳、氢、氧、硅四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5:12:3:1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Si:28 Mg:24 Fe:56 Zn:65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S:32 Na:23 Cl:35.5 Ag:108 Cu:64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记述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抱朴子》“丹砂烧之成水银”
B.《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A.添加酒精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称量氯化钠
C.《五金 金》“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 千片”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五金 锡》“杂铅太多,欲取净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
2.2021 年 3 月 20 日,“考古中国”通报三星堆考古发现成果,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
神树等工艺品技术精湛,其制作材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的主要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A.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A.用洗发液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B.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污垢
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叙述不合理的是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再关闭阀门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
8.小明对实验室炼铁的原理进行了以下整理,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气体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
9.下列对基本概念的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生活
B.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

属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①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定是分子 ②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环境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疾病 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②PM2.5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降低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t1℃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小于 10g
1 ② ③ ④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A.①: 室温时,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
11.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有关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B.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A.取一定量溶液,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变质
C.③: 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取一定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经变质
D.④: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取一定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经全部变质
1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工厂废液样品中主要含硝酸锌和硝酸银,为了
D.取一定量溶液,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
从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酞试液,试液变红,证明部分变质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SO2 4 、Fe
3+ B.酸性溶液中:Mg2+、SO2 4 、Cl
-
C.pH=11 溶液中:Cu2+、NO 3 、C1
- D.氯化钡溶液中:NH 4 、SO
2
4 、NO

3
2
送医
(3)人们常用“84 消毒液”进行消杀,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
化合价为______价,在 NaClO 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三、综合应用题(共 16 分)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Zn、Fe、Cu、Ag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下图中甲、乙、丙三个
实验。
A.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蒸发结晶 (1)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
B.Y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盐酸 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 A、B分别为______(写出一组
C.最终得到的硝酸锌晶体中的锌元素的质量等于废液中锌元素的质量 即可)
D.固体 A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
二、简答题(共 9分)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生石灰、熟石灰、碳酸氢钠、稀盐酸四种物质
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做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2)可用于除水垢的是______。
(2)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写出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4)可用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为验证 Ba(OH)2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 4个实
17.在“科学预防、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我国的新冠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
验:
(1)佩戴口罩出行是重要举措。生活中常见的口罩有棉纺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
炭口罩和 N95 口罩。生产 N95 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
或“合成材料”)。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2)我们应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关于饮食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青少年多喝牛奶能补充钙元素
B.只要在菜肴中加入少量食盐,即可满足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1)实验二、三验证了Ba OH 2能和某些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实验
D.误食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或蛋清减轻毒性,并及时 二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 _
3
(2)实验四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甲同学认为Ba OH 2溶液和稀盐酸不能反应,而乙 水。
加入稀盐酸的目的________。
同学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两者能发生反应,请你简述该同学的实验方
④步骤Ⅱ中吸氨的目的是________。
案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⑤其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
⑥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减低成本,步骤 IV 中所加试剂最好选择的是__________。
(3)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的方法来证明
⑦步骤第Ⅵ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五、计算题(共 12 分)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探究了Ba OH 2溶液还能与
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黄铜(铜和锌的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其它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他们选择的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请你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四、流程题(共 18 分)
20.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
①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②用化学方法区分蒸馏水和海水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
(2)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1925 年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②步骤 I粗盐形成精盐水的过程中需去除泥沙。除去泥沙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三个
步骤,均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蒸发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步骤 I 粗盐形成精盐水的过程中还要除去 MgCl2、CaCl2、Na2SO4杂质。可依次加入过
量的 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形成精盐
4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九年级化学试题 (3) ( 4)
姓名: 班级: 流程题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20. (1)① ②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① ②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③ ④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⑥ ⑦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计算题
单选题
21. (1)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2)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填空题
16. (1) (2)
(3) (4)
填空题
17. (1)
(2)
(3)
综合应用题
18. (1) ( 2)
综合应用题
19. (1)
(2)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B 6.C 7.C 8.B 9.D 10.B
11.B 12.B 13.D 14.B 15A
16—17每空1分 18-19 每空2分
16.(1) (2)HCl (3) (4)CaO
17.(1) 合成材料 吸附 (2)AD (3) +1 氯或Cl
18.(1)铜与稀盐酸或铁与硫酸铜溶液或铜与硫酸亚铁溶液等(答案合理,填化学式也可) (2)Zn(NO3)2、Cu(NO3)2、AgNO3
19.(1)盐 方程式略
(2) 取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钡和盐酸发生了反应(其他合理方案也可以) H+和OH-结合生成H2O
(3)反应物消失(减少或消耗)(4)Ba(OH)2+CO2=BaCO3↓+H2O
20.(1) D 硝酸银溶液或
(2) 侯德榜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除去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 氢氧化钙(或是“石灰水”) 方程式略
21 (1) 0.4 35% 每空3分
(2)解:设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
…………………………1分
,解得:x=32 .2g; …………………………3分
由于黄铜中铜不参与反应,
则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07g-20g×35%=200g …………………………4分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6.1% ……………………6分
答: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1%。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九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Si:28 Mg:24 Fe:56 Zn:65
S:32 Na:23 Cl:35.5 Ag:108 Cu:64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记述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抱朴子》“丹砂烧之成水银”
B.《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五金 金》“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 千片”
D.《五金 锡》“杂铅太多,欲取净则熔化,入醋淬八九度,铅尽化灰而去”
2.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通报三星堆考古发现成果,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工艺品技术精湛,其制作材料属于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的主要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A.用洗发液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B.用洗衣粉洗去手上的污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
B.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气体
5.我国高铁技术居世界前列,制作高铁电缆材料的原料之一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下列对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C5H12O3Si)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该物质由21个原子构成 D.碳、氢、氧、硅四种元素质量之比为5:12:3:1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称量氯化钠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C.由图乙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D.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再关闭阀门
8.小明对实验室炼铁的原理进行了以下整理,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下列对基本概念的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活泼金属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定是分子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小于10g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1.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有关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取一定量溶液,滴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没有变质
B.取一定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经变质
C.取一定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已经全部变质
D.取一定量溶液,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变红,证明部分变质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Fe3+ B.酸性溶液中:Mg2+、、Cl-
C.pH=11溶液中:Cu2+、、C1- D.氯化钡溶液中:、、
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生活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氢氧燃料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鉴别棉织物和羊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炒菜时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环境
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疾病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② ③ ④
A.①: 室温时,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
B.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C.③: 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④: 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1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工厂废液样品中主要含硝酸锌和硝酸银,为了从废液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是蒸发结晶
B.Y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盐酸
C.最终得到的硝酸锌晶体中的锌元素的质量等于废液中锌元素的质量
D.固体A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
二、简答题 (共9分)
1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生石灰、熟石灰、碳酸氢钠、稀盐酸四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做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2)可用于除水垢的是______。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4)可用做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17.在“科学预防、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我国的新冠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
(1)佩戴口罩出行是重要举措。生活中常见的口罩有棉纺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有害气体,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2)我们应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关于饮食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青少年多喝牛奶能补充钙元素
B.只要在菜肴中加入少量食盐,即可满足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少,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误食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或蛋清减轻毒性,并及时送医
(3)人们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杀,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在NaClO中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三、综合应用题(共16分)
1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Zn、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小组同学随后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于是补充图丁实验,最终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Zn>Fe>Cu>Ag,则图丁中的试剂A、B分别为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2)小组同学将丙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甲中剩余的锌,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戊图所示。写出a点对应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
(1)实验二、三验证了能和某些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 _
(2)实验四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甲同学认为溶液和稀盐酸不能反应,而乙同学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明显的现象证明两者能发生反应,请你简述该同学的实验方案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实验反思与拓展】
(3)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的方法来证明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对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探究了溶液还能与其它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他们选择的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流程题(共18分)
20.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
①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淡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②用化学方法区分蒸馏水和海水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
(2)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试回答问题:
①1925年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②步骤I粗盐形成精盐水的过程中需去除泥沙。除去泥沙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均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蒸发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步骤I粗盐形成精盐水的过程中还要除去MgCl2、CaCl2、Na2SO4杂质。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形成精盐水。
加入稀盐酸的目的________。
④步骤Ⅱ中吸氨的目的是________。
⑤其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⑥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减低成本,步骤IV中所加试剂最好选择的是__________。
⑦步骤第Ⅵ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共12分)
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黄铜(铜和锌的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