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落花生教案(共2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 落花生教案(共2个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6 16: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落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便”,会写“亩、播”等9个字,会写
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借助落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读: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打一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谜底:花生)
2.出示花生图片:花生又叫落花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落花生》。
3.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题。简介作者。 (板书: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注意生字的读音。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组内互助学习生字新词,小组内展示字音、字义、读句子、课文相关段落等。
3.检查自学情况 。
(1)认读生字、词语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亩”可以联系数学中“亩”和“平方米”的单位换算,步测感受“半亩”的面积;也可以根据教室的面积,估算“半亩”大约是几个教室,体会后园中种花生的空地的大小。“吩”可以结合课文中“吩”一词的意思帮助记忆矮”可联系生活识记。“榨”可通过组词“榨油、榨果汁、榨菜”等来理解和记忆。“便”读音?文中“便宜”一词表示价钱低。
(2)教师指导书写:(看、说、写、评、展)
左右结构的字归类指导:“播、浇、吩、咐、榨、矮”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播”右半部分的上面是撇加“米”字,注意不要写成“采字头+木”;“浇”右半部分“尧”的右上角不要加上点;“吩、咐”注意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且位置偏上;“矮”左半部分“矢”最后一笔变成点,和右半部分下面的“女”的撤形成避让。书写“慕”时,注意最下面不是“小”,而是比“小”多一点。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并展示。(教师参考书)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课后思考题一)
考点:《落花生》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
2.了解详写和略写
你们从四个方面内容发现了什么
(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仅仅用一个自然段,而把更多的笔墨用在描写父亲与孩子们“边吃边议花生”上。)
3.课文中的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呢 让我们在下节课共同探究吧!
四、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件事情?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哪个内容给你留下深刻?(议花生)
二、品读落花生特点,感悟做人的道理。
1.问题:落花生具有哪些特点?作者借助落花生说明了什么道理?
默读课文3-15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点拨
(1)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花生“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从“父亲”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不好看”“很有用”。
指导在读中表现大家对花生的喜爱。
(2)苹果/石榴的特点是?花生的特点是?运用了什么写法来写出落花生的特点?作用是?
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是“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花生的特点是“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外在的美丽,却有内在的可贵之处,它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课后思考题二);(教师参考书)
小结写法:对比及作用--对比突出花生因为默默无闻
(3)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
“我”的感悟是?“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指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
3.体会课文借落花生抒发感悟的方法,尝试小练笔。
(1)思考: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作者借助落花生讲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不空洞说教,可以使要表达的感情有依附,生动形象,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迁移写法:由事物的特点联想身边的人(竹子/蜜蜂/松树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注意要说清楚所写之物的特点,找到它与人的品质的相似之处,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总结全文
写法/道理
作业布置
四、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
2.背诵父亲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