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目前打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建议采取电话叫车、网络平台预约和站点候车等多种新方式加以推广,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B.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C.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
D.为了倡导节俭之风,京城多家餐饮公司纷纷推出避免浪费的新举措,顾客把菜吃光或剩菜打包,商家都将给予打折优惠,对此消费者表示赞同
二.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 26岁的肖培根。“那时 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人生的若干传奇经历,描写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500~600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是以学生的姿态为人处世,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物资禁运,促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经过肖培根自己昼夜不息的努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E.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可见他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他为中药的国际化影响做了很大贡献。
(3)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3月18日,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与化生药物研发流程不同,化湿败毒颗粒直接来自临床,是‘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逐步形成的。化湿败毒颗粒能抗击病毒,消除炎症,在新冠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世界应对新冠肺炎重大事件的特殊时期,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传承与发扬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理论,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严玉洁《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批件通过》,中国日报网2020年3月19日)
材料二:知名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的主持人奥兹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财富。中医药是其中之一。比如西医没有办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人会感到疲倦’,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
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好理解。
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这让奥兹也感到非常振奋。他说:“中医药已经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
(摘编自孙亚慧《“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最好时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月14日)
材料三: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代表齐聚一堂。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 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
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而在专门设立的工作坊中,泛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文贝托 马赞提正在演示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神奇礼物,”文贝托 马赞提一边讲解,一边分享自己在意大利的工作感受,30余年间,他接待了上万名患者,“针灸不仅减轻了疼痛,还有效避免了长期服用处方类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
德国第一家中医院魁茨汀中医院的负责人施道丁格尔对此深表认同。“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的疗效一次次给我们惊喜,中西医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造福人类。”
“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医药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于洋《造福人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9日)
材料四: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难免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的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交流医学经验,其享医学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报》2019年11月1日)
(1)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精神属性,依托于中医药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B.中医药文化渗透着国人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C.中医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D.中医药文化的阐释传播,既是发展中医药的需求,也是造福世界的举措。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湿败毒颗粒在救治新冠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药防疫经验理论的结晶,是可以助力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B.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不仅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还采用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名称,使之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C.西医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疲倦”,而中医可以;西医也不能消除所有病痛,而中医可以帮助缓解。
D.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会进一步深入,世界医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
(3)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傻乎乎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摘编自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材料二: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创新人才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是对各类人才的共同要求。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青少年创新力的显著差异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中国学生在科学想象能力上高于英国、日本学生,但是实践能力较低;中、英、日学生在思维独特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更突出表现在创造性人格类型的差异上。
(摘编自林崇德《青少年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
材料三:
2019年5月,近1800名青年科学家从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425个相关赛事中脱颖而出,参加由英特尔赞助的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ISEF)。
该赛事原本是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旨在鼓励中学生创新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在英特尔冠名赞助之后,其参赛范围才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中科学竞赛,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参赛学生人数也不断扩大到全球的数百万名中学生。
中国区ISEF参赛选手均是从“全国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等国内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的创新人才。截止到目前,已有超过500名中国学生的300多个项目入选决赛,并获得了300多个奖项。
(摘编自《英特尔ISEF:中国学生角逐国际大奖》)
材料四: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短板。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省,一个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灌输式的培养方式间接养成了学生被动接收的学习惯性。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需要中学和高校密切合作。高校与中学之间应展开深度合作,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达到中、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目的。
研究显示,创新人才与学习成绩并不一定正相关,因此不能以成绩拔尖作为衡量标准。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选拔机制,运用选拔性识别和过程性识别进行综合选拔。同时,也要妥善化解创新能力培养和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为创新人才提供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
(摘编自《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下列对“创新人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人才既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
B.创新人才在某些方面开展创造性劳动,通过取得创新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C.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数百万中学生参赛。
D.创新人才与其学习成绩并不一定正相关,一些创新人才可能无法仅凭高考成绩升入大学进行深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来道雄对鲤鱼世界的遐想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这对于他长大成为物理学家有一定的作用。
B.无论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强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人才。
C.不同国家青少年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在科学想象力和创造性人格类型方面,与英日学生不完全相同。
D.中国参加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的选手为国内青少年科创类赛事的佼佼者,他们在ISEF决赛中已获得三百多个奖项。
(3)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简要概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但屠呦呦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
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节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材料二: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新华网2017年1月9日,有删节)
材料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3.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百度百科)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D.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
(2)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平实的语言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形象生动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同时,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3)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7.阅读报告文学《屠呦呦:矢志青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各题。
屠呦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因为她,诺贝尔奖第一次有了中国女性的名字。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如是说。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时说。
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的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很重视教育。1946年,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1951年,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她被北京大学药学系录取。当时这个“冷门”的专业让她最终与中医药结缘、与抗疟结缘。
提起疟疾,也许现代人并不熟悉。然而,在上世纪,疟疾可以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流行性疾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
这就是1981年10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的大会。
屠呦呦代表课题组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会议主席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阿南德教授高兴地评论:青蒿素的发现和青蒿素类衍生物的研究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类化合物的独特结构以及抗疟作用方式是和任何已知抗疟药毫无雷同之处。这就为今后设计合成新抗疟药提供了新思路。
会上,药理、毒理、临床等专家也作了详尽的报告,青蒿素由此为世界所熟知。
2011年,81岁的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世界著名奖项。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未来青蒿素依然是抗疟首选药物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这是中国对世界医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饱含了屠呦呦和其同事的艰辛努力,充满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的智慧。
然而,挑战还远未结束。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他抗疟配方药”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或者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所谓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对方案。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 阿隆索说,“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在对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屠呦呦介绍,根据现有临床探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疗效。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透露,“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屠呦呦说。
谈到未来的期待,2018年,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此外,屠呦呦表示,希望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外人才。
“几十年前青蒿素刚被发现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在进行研究,但因为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东西发现了却没深入做下去。”屠呦呦回忆,“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正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屠呦呦更珍惜现有的研究平台,并希望它能够“升级”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
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说。
谈及未来的研究,屠呦呦笃定地说:“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来。”
“全国‘523’团队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屠呦呦说,“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做’,让更多医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让更多患者远离病痛,这是每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追求和担当。”
当然,中医药不是中国人的独享,屠呦呦认为,中医药应该在“健康丝绸之路”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给全人类健康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作为一名医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屠呦呦说。
(文章选自《中国妇女报》,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蒿(hāo) 竹篙(hāo) 铁镐(gǎo) 缟素(gǎo)
B.迄今(qǐ) 乞求(qí) 仡勇 (yì) 屹立(yì)
C.停滞(zhì) 笃定(dú) 卓越(zhuō) 途径(jīng)
D.疟疾(nüè) 污渍(zì) 绞汁(jiǎo) 衍生(yǎn)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使诺贝尔奖首次有了女性的名字,这是我国的荣誉,也是世界的荣誉。
B.青蒿素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的,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全新的抗疟疾药,以它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治疗疟疾的唯一疗法。
C.青蒿素在提取过程中,以青蒿为原料,绞成汁后,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反复实验,最终得到了抗疟疾效果最好的青蒿提取物。
D.屠呦呦在解决了“青蒿素抗药性”这个难题后,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种更新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双氢青蒿素。
(3)结合本文内容,为屠呦呦写一篇人物小传。
(4)请简要概括屠呦呦参与发现“青蒿素”的过程。
(5)屠呦呦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6)请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为观点,用屠呦呦的事例作论据,写一段话。要求:所举事例要能证明观点,事例叙述要简洁明了,字数在80字以内。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3小题)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 。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近,一则“农村体育生在家训练82天”的视频火了。刘传贺今年18岁,是安徽宿州市一名高三体育生。疫情期间不能返校的他,独自在家坚持训练了80多天。没有跑道,泥土地上照样健步如飞;没有器械,缺少工具,_____,轮胎、砖头_____;无人指导,拍摄视频让教练______动作;缺少陪练,家人助阵充当临时“计时员”“发令员”。6点起床,7点上网课,9点开始体能训练……两个多月来,刘传贺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文化课和体能训练一天都没落下。为了目标______,这份自律令人感动。
疫情发生后,不少人在家“云办公”,生活“无接触”。对于那些不方便出门者,有人总结划分出两种生活状态:①______;另一种则是放任自我,得过且过。毫无疑问,刘传贺是前者。
②____.看了刘传贺的视频,有人留言说自己也要锻炼身体,不再浪费光阴;也有人捡起了自己因工作忙碌而丢到一边的爱好,决心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份付出,都能够收获幸福。路再远,只要脚不停,就有到达终点的一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因地制宜 齐头并进 斧正 全力以赴
B.因地制宜 齐头并进 纠正 尽力而为
C.就地取材 轮番上阵 斧正 尽力而为
D.就地取材 轮番上阵 纠正 全力以赴
(2)请在文中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不会被辜负,都能够收获幸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
10.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①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②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③。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④是70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⑤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⑥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⑦。
(1)应删除的两句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禹梳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的奋斗史。
A.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
B.以身试险 多难兴邦 不卑不亢
C.以身许国 一言兴邦 不卑不亢
D.以身试险 一言兴邦 不屈不挠
【解答】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第一个空用于形容“志士仁人”,而“以身试险”为贬义词,肯定不对,故选“以身许国”。
多难兴邦:指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第二个空,根据“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可知,该处指的是“多灾多难”,故选“多难兴邦”。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不卑不亢: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
第三个空,用于形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而“不卑不亢”用于形容“人”,所以排除,故选“不屈不挠”。
故选:A。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针对目前打车难的问题,北京市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建议采取电话叫车、网络平台预约和站点候车等多种新方式加以推广,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B.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C.据媒体报道,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加入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有127个城市参与
D.为了倡导节俭之风,京城多家餐饮公司纷纷推出避免浪费的新举措,顾客把菜吃光或剩菜打包,商家都将给予打折优惠,对此消费者表示赞同
【解答】A.“建议采取电话叫车、网络平台预约和站点候车等多种新方式加以推广”句式杂糅,“新方式”既作宾语又作后面主语,应该是去掉“加以推广”;
B.成分残缺,主语缺失,去掉“自”和“以来”;
C.句式杂糅,“活动”既作宾语又作后面主语,去掉“取得了快速发展”或“加入”;
D.正确;
故选:D。
【点评】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
(1)举棋不定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2)藕断丝连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4)反客为主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二.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肖培根院士:根植华夏绿药觅踪
汤国星
肖培根院士是追寻绿药不老的传奇。
1958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卫生部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的任务下达给了年仅 26岁的肖培根。“那时 候,可以用四个字来讲,一无所有。图书馆的文献,就连哪些是常用的中药,这类资料都没有,那个时候都是零。”
但是肖培根颇有大将风度,胸有成竹、指挥若定:首先聘请楼之岑、诚静容等专家做普查工作的兼职指导老师;第二,确定以中药材的“常用度”为普查的主要范围,指明任务方向。所谓“常用度”,就是重点抓500~600种常用中药,抓住了这个大头,就等于抓住了全国70%~80%的中药资源;第三,学中干,干中学,边干边学,上“实践大学”。此番韬略,即使今天依然可圈可点。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把植物室的其他年轻人派到全国各地中药“常用度”高的产区,自己则带头选择了工作量大的东北地区。野外调查异常艰苦,他常常是雇一辆马车拉着铺盖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肖培根从来都是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一个来自“中央单位、肩负国家任务”的干部,他的虚心与诚意,着实打动了每一位药农、每一位中药师傅的心,他们纷纷把自己“压箱底”的绝技倾囊相授,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
1959年,全国第一次中药资源普查圆满结束,肖培根向国家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这是中国近代中药资源最具权威价值的普查报告。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
1963年3月,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代表团除了在西非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还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园采集了大约200多种重要的药用和经济植物种子。期间,肖培根还专门被阿尔及利亚卫生部长邀请去抢救他们国家草药的传统文化。之后,肖培根又奉派到坦桑尼亚帮助整理该国的草药,那里温度高得鸡蛋放在外面,很快就能晒熟。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察团详查每种草药的功效,还访问了许多草医,资料汇总起来后,收获颇丰。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
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物资禁运,凡是包含进口药代用品的一概不准向中国出口。那时肖培根刚刚大学毕业,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随后阿拉伯胶、安息香、胡黄连等等也找到了代用品。上世纪5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疾病防治大会上,发出了“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的豪迈誓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正是利用萝芙木,冲破国外的封锁,研发出物美价廉、令几代国人难忘的降压灵。短短数年,这批可爱可敬的青年才俊们,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寻觅到了取之不尽的替代植物,解决了全国人民的需求。他们心中充满了万丈豪情。“这项任务给了我们一个实际的体会:在药用植物界,相似的药材有相似的成分、相似的活性,从这里找到了最初的灵感。”
“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我发现在某一个植物类群中,它们的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和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如果再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发掘,就能够寻找出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来。”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使他成为最早将计算机引入中草药研究的药用植物专家,并且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1978年,《药学通报》终于复刊了,在第1期第1至第5页上,发表了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能够在复刊的首期首页上发表论文,只因四个字:分量质量。当然,它标志着孕育二十几年的新学科诞生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扩大中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并撰写英文专著对中医药进行系统论述和介绍。
(张东风《肖培根院士的绿药情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B
A.本文撷取了肖培根人生的若干传奇经历,描写他勇挑重担、锐意进取、钟情绿药的相关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药用植物学家的伟大人格。
B.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
C.肖培根安排工作时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他强调进行中药普查时要以500~600种常用中药为侧重点,因为这些常用中药占据了中药资源的大头。
D.《药学通报》复刊后,第一期的首页就刊登了肖培根的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只因这篇文章分量重、质量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E
A.肖培根很有大将风范,他勇挑重担主动选择了任务量大的东北地区。在实际调研中,他始终是以学生的姿态为人处世,得到了药农和中药师傅们的高度认可。
B.肖培根帮助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的草药资源,这种援助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
C.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的物资禁运,促使我国研究人员必须寻找到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经过肖培根自己昼夜不息的努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
D.肖培根认为通过计算机可以整理出植物类群中规律性的东西,他成功地在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上展开了药用植物亲缘学的研发,这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已经诞生。
E.自1963年以来,肖培根一直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满怀激情地介绍中药现代研究的最新成就,可见他在积极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他为中药的国际化影响做了很大贡献。
(3)肖培根能够创立崭新的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解答】(1)B.明知在中药资料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年仅26岁的肖培根却胸有成竹的承担起国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完成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国家交给肖培根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
(2)B.因果不当,原文表述为“考察团提交的报告,被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到各成员国,说中国帮助这些落后国家整理出当地丰富的草药资源,是南南合作的典范。肖培根是新中国第一个奉派到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的技术官员,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C.“肖培根自己很快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错,原文是“以肖培根为首的年轻人很快找到萝芙木”。D.新的学科已经诞生的标识是“肖培根重要论文《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疗效间的联系性》的发表”。故选AE。
(3)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就的取得,有方方面面的因素,解答本题,我们可以参照肖培根的人生经历:新中国成立时,肖培根接受了第一个任务:寻找能够替代进口药的国产资源。为了完成任务,他“奔赴全国各地,风餐露宿,经过不舍昼夜的努力,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利血平的萝芙木”“这项任务给了……最初的灵感”;1958年肖培根接受了全国第一次中药普查任务,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边干边学……以学生的姿态虚心求教……让肖培根掌握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绝活……利用中药普查的成果资料,他又编写出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1963年,肖培根作为专家被派往西非考察访问,“考察当地的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以外……负责世界药用植物名录编制等工作”;“在长期的药用植物研究中,……肖培根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路”根据这些信息,整合概括即可。
答案:
(1)B
(2)AE
(3)①在困境中不惧困难,西方对我国实行进口药的封锁,肖培根不辞艰辛,完成寻找替代进口药国产资源的使命。②善于运筹,潜心研究。肖培根接受中药普查的重任,确定普查范围和方向,虚心请教,编写出第一部《中药志》,奠定扎实的学术根基。③善于交流,视野开阔。肖培根赴西非考察,采集整理药用植物种子;入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工作,编制世界药用植物名录,极大地增长了见识。④思路开放,触类旁通。肖培根能触类旁通,发现植物形态、成分、疗效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计算机和数学模式加以整理从而找到规律,从而催生“药用植物亲缘学”。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3月18日,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与化生药物研发流程不同,化湿败毒颗粒直接来自临床,是‘边救治、边总结、边优化’逐步形成的。化湿败毒颗粒能抗击病毒,消除炎症,在新冠病人救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世界应对新冠肺炎重大事件的特殊时期,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传承与发扬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理论,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严玉洁《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批件通过》,中国日报网2020年3月19日)
材料二:知名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的主持人奥兹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财富。中医药是其中之一。比如西医没有办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人会感到疲倦’,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
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好理解。
2019年5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这让奥兹也感到非常振奋。他说:“中医药已经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
(摘编自孙亚慧《“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最好时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月14日)
材料三: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名代表齐聚一堂。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 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
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而在专门设立的工作坊中,泛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文贝托 马赞提正在演示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神奇礼物,”文贝托 马赞提一边讲解,一边分享自己在意大利的工作感受,30余年间,他接待了上万名患者,“针灸不仅减轻了疼痛,还有效避免了长期服用处方类止痛药带来的副作用。”
德国第一家中医院魁茨汀中医院的负责人施道丁格尔对此深表认同。“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相结合的疗效一次次给我们惊喜,中西医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造福人类。”
“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医药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于洋《造福人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9日)
材料四: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难免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渠道。特别是在应对疾病、获取健康这一人类的共同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交流医学经验,其享医学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报》2019年11月1日)
(1)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精神属性,依托于中医药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B.中医药文化渗透着国人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C.中医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D.中医药文化的阐释传播,既是发展中医药的需求,也是造福世界的举措。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化湿败毒颗粒在救治新冠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药防疫经验理论的结晶,是可以助力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B.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不仅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还采用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名称,使之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C.西医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疲倦”,而中医可以;西医也不能消除所有病痛,而中医可以帮助缓解。
D.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会进一步深入,世界医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
(3)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解答】(1)C.“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理解错误,材料四原文表述为“需要……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两者没有“从而”的逻辑关系。
(2)C.“而中医可以”分析错误,材料二原文表述为“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可以”表述绝对化,于文无据。
(3)材料三“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 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材料四“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
材料二“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材料三“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材料四“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其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作答。
答案:
(1)C
(2)C
(3)①守正:坚守中医药“治未病”、“阴阳平衡”、直接来自临床等思想、观念、方法;②创新: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实现教学、诊疗等全流程规范化,融入现代高新科技;③守正为创新之基,创新是守正之义,交流中西经验,共享医学成就,造福世界人民。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傻乎乎的问题,比如水池中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摘编自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材料二: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创新人才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是对各类人才的共同要求。
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青少年创新力的显著差异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中国学生在科学想象能力上高于英国、日本学生,但是实践能力较低;中、英、日学生在思维独特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更突出表现在创造性人格类型的差异上。
(摘编自林崇德《青少年创新拔尖人才的特征》)
材料三:
2019年5月,近1800名青年科学家从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425个相关赛事中脱颖而出,参加由英特尔赞助的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ISEF)。
该赛事原本是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旨在鼓励中学生创新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在英特尔冠名赞助之后,其参赛范围才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中科学竞赛,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参赛学生人数也不断扩大到全球的数百万名中学生。
中国区ISEF参赛选手均是从“全国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等国内顶级赛事中脱颖而出的创新人才。截止到目前,已有超过500名中国学生的300多个项目入选决赛,并获得了300多个奖项。
(摘编自《英特尔ISEF:中国学生角逐国际大奖》)
材料四: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短板。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省,一个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灌输式的培养方式间接养成了学生被动接收的学习惯性。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需要中学和高校密切合作。高校与中学之间应展开深度合作,在联合培养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达到中、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目的。
研究显示,创新人才与学习成绩并不一定正相关,因此不能以成绩拔尖作为衡量标准。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选拔机制,运用选拔性识别和过程性识别进行综合选拔。同时,也要妥善化解创新能力培养和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为创新人才提供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
(摘编自《对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下列对“创新人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创新人才既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
B.创新人才在某些方面开展创造性劳动,通过取得创新成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C.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每年都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数百万中学生参赛。
D.创新人才与其学习成绩并不一定正相关,一些创新人才可能无法仅凭高考成绩升入大学进行深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加来道雄对鲤鱼世界的遐想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好奇,这对于他长大成为物理学家有一定的作用。
B.无论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强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人才。
C.不同国家青少年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在科学想象力和创造性人格类型方面,与英日学生不完全相同。
D.中国参加国际工程与科技大奖赛的选手为国内青少年科创类赛事的佼佼者,他们在ISEF决赛中已获得三百多个奖项。
(3)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简要概括。
【解答】(1)C.“每年都吸引了”说法错误,原文是“参赛学生人数也不断扩大到全球的数百万名中学生”。
(2)B.“创新人才强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人才”理解错误,原文是“创新人才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性是对各类人才的共同要求”。
(3)结合“不同国家青少年创新力的显著差异不在水平的高低,而是在创造力不同类别上:中国学生在科学想象能力上高于英国、日本学生,但是实践能力较低;中、英、日学生在思维独特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更突出表现在创造性人格类型的差异上”“一个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灌输式的培养方式间接养成了学生被动接收的学习惯性”“要制定一套科学的选拔机制,运用选拔性识别和过程性识别进行综合选拔。同时,也要妥善化解创新能力培养和高考升学之间的矛盾,为创新人才提供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答题要点。
答案:
(1)C
(2)B
(3)①确立适合人才创新力发展的教育理念。②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式。③制定科学的创新人才选拔机制。④搭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平台。
【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但屠呦呦却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
屠呦呦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节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材料二: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年12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过去20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
《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由于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新华网2017年1月9日,有删节)
材料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于2000年,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主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奖项,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500万元高额奖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3.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百度百科)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A.“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人生。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
D.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
(2)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D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平实的语言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形象生动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同时,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3)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解答】(1)B.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主要在于表现她的爱国情怀。C.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从2000年到2015年,因为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这句话首先有一个时间限制,其次ACT疗法只是有效防治措施中的一种,并不能说明全部是青蒿素所起到的作用,更不能说是屠呦呦“用‘醚中干’挽救了全球约590万儿童的生命”。D.“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坚守”错误。第二则材料虽然也用到了侧面描写(张伯礼院士的评价),但却是为了表现屠呦呦在中医药科学上的贡献,并非表现她的坚守。
(2)A.材料一确实注意到了新闻人物的形象美,所采用的语言也比较优美、舒缓,但“含蓄”一说则在文中找不到较为有力的根据。B.“形象生动”错误,应为平实舒缓。C.“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这句话在文中查无此据。
(3)根据一般答题经验,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应该跟她的研究成果、社会贡献、研究态度、个人情操等有关系,所以从文中寻找此类关键句。材料二第六段“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最后一段“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因为采取包括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救了约590万儿童的生命”,材料一第一段“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根据这些句子概括整理即可。
答案:
(1)A
(2)D
(3)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ACT疗法中,且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③屠呦呦对科研任务十分投入,尽管年事以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④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7.阅读报告文学《屠呦呦:矢志青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成各题。
屠呦呦,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因为她,诺贝尔奖第一次有了中国女性的名字。
“中医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如是说。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
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演讲时说。
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的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很重视教育。1946年,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从那时起,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1951年,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她被北京大学药学系录取。当时这个“冷门”的专业让她最终与中医药结缘、与抗疟结缘。
提起疟疾,也许现代人并不熟悉。然而,在上世纪,疟疾可以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流行性疾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
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
这就是1981年10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全面公开青蒿素抗疟成就的大会。
屠呦呦代表课题组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会议主席WHO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阿南德教授高兴地评论:青蒿素的发现和青蒿素类衍生物的研究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该类化合物的独特结构以及抗疟作用方式是和任何已知抗疟药毫无雷同之处。这就为今后设计合成新抗疟药提供了新思路。
会上,药理、毒理、临床等专家也作了详尽的报告,青蒿素由此为世界所熟知。
2011年,81岁的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世界著名奖项。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未来青蒿素依然是抗疟首选药物
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这是中国对世界医学所做的重要贡献,其中饱含了屠呦呦和其同事的艰辛努力,充满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的智慧。
然而,挑战还远未结束。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但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他抗疟配方药”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或者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所谓的‘青蒿素抗药性’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对方案。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 阿隆索说,“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不仅如此,科研人员在对双氢青蒿素的深入研究中,发现了该物质针对红斑狼疮的独特效果。屠呦呦介绍,根据现有临床探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明显疗效。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透露,“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开展临床试验。这也是双氢青蒿素被批准为一类新药后,首次申请增加新适应症。
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
“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屠呦呦说。
谈到未来的期待,2018年,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表示,“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此外,屠呦呦表示,希望建立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广纳海外人才。
“几十年前青蒿素刚被发现时,也有其他一些单位在进行研究,但因为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东西发现了却没深入做下去。”屠呦呦回忆,“我们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正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屠呦呦更珍惜现有的研究平台,并希望它能够“升级”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
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说。
谈及未来的研究,屠呦呦笃定地说:“我们不是为了得奖而得奖,也不是得了奖就完了,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就要拿出更多更实际的成果来。”
“全国‘523’团队证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屠呦呦认为,从青蒿到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怎样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屠呦呦说,“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去踏踏实实地‘做’,让更多医学科研成果应用到人,让更多患者远离病痛,这是每一名中医药工作者的追求和担当。”
当然,中医药不是中国人的独享,屠呦呦认为,中医药应该在“健康丝绸之路”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给全人类健康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作为一名医药科技工作者,就是要为全人类健康服务。”屠呦呦说。
(文章选自《中国妇女报》,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青蒿(hāo) 竹篙(hāo) 铁镐(gǎo) 缟素(gǎo)
B.迄今(qǐ) 乞求(qí) 仡勇 (yì) 屹立(yì)
C.停滞(zhì) 笃定(dú) 卓越(zhuō) 途径(jīng)
D.疟疾(nüè) 污渍(zì) 绞汁(jiǎo) 衍生(yǎn)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使诺贝尔奖首次有了女性的名字,这是我国的荣誉,也是世界的荣誉。
B.青蒿素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的,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全新的抗疟疾药,以它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治疗疟疾的唯一疗法。
C.青蒿素在提取过程中,以青蒿为原料,绞成汁后,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反复实验,最终得到了抗疟疾效果最好的青蒿提取物。
D.屠呦呦在解决了“青蒿素抗药性”这个难题后,进一步研究,发现了一种更新的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双氢青蒿素。
(3)结合本文内容,为屠呦呦写一篇人物小传。
(4)请简要概括屠呦呦参与发现“青蒿素”的过程。
(5)屠呦呦研究和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6)请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为观点,用屠呦呦的事例作论据,写一段话。要求:所举事例要能证明观点,事例叙述要简洁明了,字数在80字以内。
【解答】(1)A.“竹篙(hāo)”应为“竹篙(gāo)”。
B.“迄今(qǐ)”应为“迄今(qì)”;“乞求(qí)”应为“乞求(qǐ)”。
C.“笃定(dú)”应为“笃定(dǔ)”;“卓越(zhuō)”应为“卓越(zhuó)”;“途径(jīng)”应为“途径(jìng)”。
D.正确。
故选D。
(2)C.“绞成汁后”错误,依据“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可知,“绞取汁,尽服之”是《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并不是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
故选C。
(3)本题作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概括屠呦呦的主要事迹。依据“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概括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
依据“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就“青蒿素抗药性”提出合理治疗应对方案”可概括为:带领团队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及人物传记的写法作答即可。
(4)依据“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概括为:接受抗疟组组长,为研发青蒿素提供了机会。
依据“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可概括为:是整理中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抗疟药方,获取研发青蒿素的理论依据。
依据“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可概括为:东晋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研发的灵感。
依据“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可概括为:在反复实验与失败中,发现了青蒿素。
(5)依据“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秘方”可概括为: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中医,收集中药秘方。这体现了中国智慧。
依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兴表示,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可概括为:联合国际组织,取得其支持,并扩大宣传。这是中国的经验,更体现中国的智慧。
依据“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又经历了190次失败,才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表示,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其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可概括为:攻坚克难和不懈努力才能成功。这是中国经验。
依据“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荣誉越多,责任越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概括为:中国的责任担当。这是中国智慧。
依据“科学要实事求是。药物的关键是疗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可概括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研发成果。这是中国智慧。
依据“现在党和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事业,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平台,用最尖端的现代科学技术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结合”可概括为:中西结合的思路,使得研发深入而透彻。这是中国经验与智慧。
依据“同时,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自然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青年才俊,他们为推动青蒿素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人才还是感觉不够,我们还想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屠呦呦说”可概括为:广纳科研人才。这是中国经验。
依据“屠呦呦认为,从青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