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5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流之远者:到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却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D.而况于明哲乎:对于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不复一一自辨(动词,辨识,辨认)
②辟邪说,难壬人(动词,批驳)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动词,体恤,怜悯)
④非某之所敢知(动词,领教)
⑤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动词,从事)
⑥故略上报(动词,省略)
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
⑧胥怨者民也(副词,相互)
A.②④⑤⑦ B.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②④⑦⑧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文中“书”即上书,一般是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或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B.某启,古人书信格式,即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C.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先王是已经去世的君主。“先”一般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父”。
4.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唐太宗、宋太祖。
B.陛下:陛,指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C.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扬称为“谥”或“谥号”。
D.万岁:本为祝颂之词。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后用于祝颂帝王。后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1086年)
个性名片: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物简介: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立身处世一回,借着牡丹花开,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岿然不动。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栽,依然做不到官场上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力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在皇帝身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有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口。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1069年,政坛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曰,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他靠真才实学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他正经得连自己的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然后直接交给夫人。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了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等,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强劲的政敌,也很难找出他的破绽。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B.包公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拒绝入京任职的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D.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推行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王安石能“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主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节选自《新唐书 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C.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D.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钜鹿县男,属男爵,是我国古代五爵的最末等。爵位是皇帝对有功之臣或皇亲国戚的封赐。
B.顿首,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尊敬或请罪之意。
C.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其下设有给事中、谏议大夫等。
D.疏,指分条陈述,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3)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极具才华。他对各种书籍、学问都能融会贯通。即便落魄失意,生逢乱世,但仍心存大志,不屑于仅仅是经营产业。
B.魏征眼光过人。他给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魏征直言敢言。李世民曾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D.魏征执法公允。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使大家心悦诚服。因此皇帝很推重他,多次拒绝他的请辞,而且更加信任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材料一阐述了为臣之道、材料二阐述了为君之道,结合这两则材料,分别概括魏征认为应该如何为君,如何为臣?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这首评是诗人乾元二年(759)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构造了一幅遍地兵甲、时局动荡的离别背景图,笔力雄健。
B.三、四句写亲朋痛哭流涕,诗人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细致地描绘了离别场面,感人至深。
C.五六句既描写了远行所见的自然环境,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
D.诗歌写了启程分别、途中所见、自己回忆等情景,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脉络清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共1小题)
8.《谏太宗十思疏》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 , 。”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 ”;要想国家安宁,就“ ”。
(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 。”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 , 。”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 , ”,所以应该戒骄奢。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 , 。”
(7)《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 , , ”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 。”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 ”;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 ”。
六.解答题(共2小题)
9.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10.“十思”大致说了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5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流之远者:到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却
C.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D.而况于明哲乎:对于
【解答】A.错误。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译文:想河水流得遥远。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不复一一自辨(动词,辨识,辨认)
②辟邪说,难壬人(动词,批驳)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动词,体恤,怜悯)
④非某之所敢知(动词,领教)
⑤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动词,从事)
⑥故略上报(动词,省略)
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名词,计划)
⑧胥怨者民也(副词,相互)
A.②④⑤⑦ B.③⑤⑥⑦ C.①③⑤⑥ D.②④⑦⑧
【解答】①错误。“辨”同“辩”分辩。译文:不再一一为自己辩白。②正确。③错误。“恤”,动词,顾念、忧虑。译文: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④正确。⑤错误。“操”,动词,持。译文:这是因为我们所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⑥错误。“略”,副词,简略、简单。译文:所以过去只是简单地给您回封信。⑦正确。⑧正确。
故选:C。
【点评】“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翕辟(张开,打开)
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文中“书”即上书,一般是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或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B.某启,古人书信格式,即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C.有司,指负有专责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先王是已经去世的君主。“先”一般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如“先父”。
【解答】A.错误。本文的“书”是书信这一文体。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古代文化常识解题方法:
1.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2.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3.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4.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唐太宗、宋太祖。
B.陛下:陛,指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C.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寓褒,扬称为“谥”或“谥号”。
D.万岁:本为祝颂之词。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后用于祝颂帝王。后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就成为帝王的代称。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错误。“谥号”有褒有贬,并不都是褒扬。
D.正确。
故选:C。
【点评】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1086年)
个性名片: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物简介: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立身处世一回,借着牡丹花开,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岿然不动。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栽,依然做不到官场上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力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的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在皇帝身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有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口。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1069年,政坛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曰,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他靠真才实学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他正经得连自己的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然后直接交给夫人。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了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的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等,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强劲的政敌,也很难找出他的破绽。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当时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B.包公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拒绝入京任职的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D.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推行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2)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王安石能“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解答】(1)A.“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说法明显绝对;B.“王安石的目中无人和固执己见”错,此事体现了王安石不喜官场客套,坚持官场无私交的原则;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在皇帝身边”错,原文表述为“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前途一片漆黑”错,原文是“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政界为之变色”。
故选D。
(2)文章处于最后一段,深入总结了文章内容,突出的评价了王安石,既表达了对王安石“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的赞美,又表达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完败”“超前……孤独的伟大者”的无奈,对王安石的人格形象起到了一个赞美的意蕴,赋予人格上的力量。最后一段结构上,与首段形成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3)答题区间从第八段往后,根据段落提示,进行筛选,例如,第八段,“但1069年,政坛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可从皇帝支持的角度概括。第10段,“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可概括为文品卓绝。以此类推。本题可从内因(主观原因)和外因(客观原因)两方面作答。主观上,王安石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为人低调又本分,不贪色、不爱财;为官期间,政绩卓著。客观上,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
答案:
(1)D
(2)①通过鲜明对照,高度评价王安石,低调又本分,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②赞美王安石卓尔不群,对其变法失败深表理解与无奈。③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①皇帝支持。神宗主张改革,信任王安石,使其官拜参知政事(宰相职),权倾朝野。②文品卓著。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③政绩斐然。25年里,王安石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全部大获成功。④人品可贵。他不贪色不爱财,为人低调又本分。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主力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节选自《新唐书 魏征传》)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材料二: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C.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D.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钜鹿县男,属男爵,是我国古代五爵的最末等。爵位是皇帝对有功之臣或皇亲国戚的封赐。
B.顿首,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表尊敬或请罪之意。
C.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其下设有给事中、谏议大夫等。
D.疏,指分条陈述,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3)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魏征极具才华。他对各种书籍、学问都能融会贯通。即便落魄失意,生逢乱世,但仍心存大志,不屑于仅仅是经营产业。
B.魏征眼光过人。他给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魏征直言敢言。李世民曾责备魏征事先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D.魏征执法公允。他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使大家心悦诚服。因此皇帝很推重他,多次拒绝他的请辞,而且更加信任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5)材料一阐述了为臣之道、材料二阐述了为君之道,结合这两则材料,分别概括魏征认为应该如何为君,如何为臣?
【解答】(1)李密得到的是书信,而不是抓住了元宝藏,故在“书”后断开,排除A、D项。“所为”是所字结构,所写的,其间不可断开,排除B项。故选C。句子翻译为: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
(2)B.解释有误。稽首,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顿首,指磕头。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此处张冠李戴。
(3)D.“因此皇帝很推重他,多次拒绝他的请辞,而且更加信任他”错误。皇帝推重他和他执法公允并无因果关系。另外,从原文“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可知,应该魏征多次被拒绝后,退意更坚定,而不是皇帝更信任他。
(4)①左右:身边的人;身边近臣;让:责备;俾:使,让。句子翻译为: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②董:督查;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苟:苟且。句子翻译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查百姓,用盛怒来吓唬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怀念君主的恩德,表面上恭顺,内心却不服气。
(5)从“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可知,为臣者应该直言劝谏、匡扶君主、树立美名、造福百姓。从“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可知,为君者应该竭诚对待属下百姓,善始善终。
答案:
(1)C
(2)B
(3)D
(4)①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②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查百姓,用盛怒来吓唬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怀念君主的恩德,表面上恭顺,内心却不服气。
(5)为君者应该竭诚对待属下百姓,善始善终;为臣者应该直言劝谏、匡扶君主、树立美名、造福百姓。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出身于背叛朝廷的士兵之中,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
——(节选自《新唐书 魏征传》)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这首评是诗人乾元二年(759)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开头构造了一幅遍地兵甲、时局动荡的离别背景图,笔力雄健。
B.三、四句写亲朋痛哭流涕,诗人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细致地描绘了离别场面,感人至深。
C.五六句既描写了远行所见的自然环境,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
D.诗歌写了启程分别、途中所见、自己回忆等情景,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脉络清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答】(1)C.错误;“也描写了当时凄风苦雨的社会环境”错误;这两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不涉及社会环境;
(2)“帶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写出当时社会形势,结合背景,可知正处于安史之乱中,于战火之中诗人却要远行,情势之危险,旅途之艰难,令诗人自己也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远行;然而终究成行,可能有对战争形势的担忧与不得不行的无奈;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写离别时亲友的哭泣,自己孤身一人离开孤城,写出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与离别后的孤寂伤感之情;
第三联景物描写凄清冷落,烘托出诗人心境的冷寂;第四联再次回想离别之景,充分表达出诗人出行后对于亲友的思念之情,更反衬自己的孤独冷清;
答案:
(1)C;
(2)①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担忧之情与自己不得不远行的无奈之情;
②与亲友离别的伤感之情;
③孤身一人远行的冷清孤寂之情;
④远行后思念亲友之情。
译文
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草木凋零,时间已入岁暮;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
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
鉴赏
首句以提问开篇。“带甲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远行”。
“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浦起龙语)。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语)。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载(755年)“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点评】诗歌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借古讽今;其中应用最多的便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中,有即景抒情(即选取眼前所见景物即兴抒情)、借景抒情(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而有意识地选取含有那种情感的景物来抒情,如杜鹃﹣﹣思归、柳树﹣﹣离别等)、移情于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景物之上,写景物有了某种情感,通常都用了拟人手法,如本诗中“长江悲已滞”)、融情于景(在景物描写中没有表达作者情绪的字词,但景物本身所蕴含的特点已烘托出作者的情感,如凄凉景象往往代表心情悲伤,秀美景色往往表示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等)
这些手法并非泾渭分明,常会混合使用,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考生要注意把握景中所含之情,才能将顺利答题。
五.默写(共1小题)
8.《谏太宗十思疏》默写。
(1)《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 求木之长者 , 必固其根本 。”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要想泉水流得远,就“ 必浚其泉源 ”;要想国家安宁,就“ 必积其德义 ”。
(3)《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以“固本浚源”为喻推理,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思国之安者 , 必积其德义 。”
(4)《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句子:“ 昔取之而有余 , 今守之而不足 。”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江山取之有余,守之不足的原因:“ 既得志 , 则纵情以傲物 ”,所以应该戒骄奢。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7)《谏太宗十思疏》中“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已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其中在欲望方面,用“ 君人者 , 诚能见可欲 , 则思知足以自戒 ”警戒人君戒奢侈、懂得知足。
(8)在《谏太宗十思疏》中,“ 将有作 , 则思知止以安人 ”两句告诉统治阶级,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从而方可使百姓安宁。
(9)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相近的两句话:“ 惧满溢 , 则思江海卜百川 。”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 (则)思虚心以纳下 ”;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 (则)思正身以黜恶 ”。
【解答】故答案为:
(1)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重点字:固)
(2)必浚其泉源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浚)
(3)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4)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重点字:昔)
(5)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重点字:傲)
(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重点字:竭)
(7)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重点字:戒)
(8)将有作 则思知止以安人(重点字:作)
(9)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重点字:溢)
(10)(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重点字:黜)
【点评】《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辑录:
1.《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帝王)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可能安定国家的句子是: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人们会各尽其才的句子是: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六.解答题(共2小题)
9.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解答】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
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答案: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点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它要求在准确理解文章句、段、全文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10.“十思”大致说了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
【解答】①说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慎始敬终;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②观点:“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③好处: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能出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就不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
答案:
“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②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慎始敬终;③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④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这“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这样说,无非是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己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
【点评】概括大意的方法:
①阅读内容,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弄清全文的内容。
②读懂自然段的内容,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区别主次。
③选择合适的归纳方法。
④用明确、完整、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