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木兰诗(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木兰诗(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30 16: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木兰诗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木兰诗》,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B.木兰替父从军既是为国尽忠,也是为父尽孝。
C.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最后一段用双兔作比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作了赞叹,韵味无穷。
2.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B.赏赐百千强 强:强盛。
C.双兔傍地走 走:跑。
D.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3.从下面的文段概括一个成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解释划线的字,并填写到括号里。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朔气传金柝   
(3)惟闻女叹息   
(4)愿为市鞍马   。
三.默写(共1小题)
5.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是我国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    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的向往。
(2)   ,寒光照铁衣。
(3)《木兰诗》中“   ,   ”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
(4)《木兰诗》中的诗句“   ,   ”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四.解答题(共1小题)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当户织 (2)不闻机杼声 (3)惟闻 (4)何所忆
(5)何所思 (6)军帖 (7)军书 (8)十二卷
(9)愿为市鞍马 (10)旦辞爷娘去 (11)胡骑
(12)赴戎机 (13)关山度若飞 (14)朔气传金柝
(15)策勋 (16)百千强 (17)不用尚书郎
(18)出郭相扶将 (19)著我旧时裳 (20)对镜帖花黄
(21)火伴 (22)扑朔 (23)迷离
(24)傍地走 (25)安能。
五.翻译(共1小题)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文:   
(3)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译文:   。
六.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
①   通   
②   通   
(2)为加点的字注音。
①阿姊   
②云鬓   
③著裳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出郭相扶将   
②著我旧时裳   
③双兔傍地走   
(4)文中第二段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
(5)文中句①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句②是   和   ,句④是   和   。
(6)这个语段第一自然段是写   ,第二自然段是写   。
(7)对木兰解甲归田,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些最有道理?   
A.木兰还乡说明她不慕富贵,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劳动者本色
B.木兰厌恶战争,向往自由和平生活
C.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却不能留在朝廷做官,这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结果
D.木兰不愿受赏当官,表明她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愿做他们的统治工具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木兰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木兰诗》,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B.木兰替父从军既是为国尽忠,也是为父尽孝。
C.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最后一段用双兔作比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作了赞叹,韵味无穷。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有误,偏离文章主旨,文章塑造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并非“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正确。
故选:C。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木兰诗》文学常识、内容及写法的把握。
2.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B.赏赐百千强 强:强盛。
C.双兔傍地走 走:跑。
D.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解答】A.句意: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市:买。解释正确。
B.句意: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强”在这里是“多,余”的意思。解释不正确。
C.句意: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走:跑;解释正确。
D.句意: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郭:外城。解释正确。
故选:B。
【点评】词语的具体含义需要记清楚。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3.从下面的文段概括一个成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解答】根据句子中的“扑朔“和“迷离“可知这个成语是扑朔迷离。
答案:
扑朔迷离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4.解释划线的字,并填写到括号里。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只 
(2)朔气传金柝 北方 
(3)惟闻女叹息 只 
(4)愿为市鞍马 买 。
【解答】(1)句意为: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2)句意为: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
(3)句意为: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4)句意为: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
答案:
(1)只
(2)北方
(3)只
(4)买
【点评】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起来,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
三.默写(共1小题)
5.按要求填空。
(1)《木兰诗》是我国  南北朝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  替父从军 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的向往。
(2)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3)《木兰诗》中“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
(4)《木兰诗》中的诗句“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反映出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建立了显赫战功。
【解答】答案:
(1)南北朝 替父从军
(2)朔气传金柝 (要注意“朔”“柝”的写法)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要注意“朔”“柝”的写法)
(4)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要注意“勋”“赐”的写法)
【点评】识记文学常识要做到学习课文时记住相关知识,默写古诗文,要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在背过古诗文的基础上,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还要做到正确书写,不出现错别字。
四.解答题(共1小题)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当户织 (2)不闻机杼声 (3)惟闻 (4)何所忆
(5)何所思 (6)军帖 (7)军书 (8)十二卷
(9)愿为市鞍马 (10)旦辞爷娘去 (11)胡骑
(12)赴戎机 (13)关山度若飞 (14)朔气传金柝
(15)策勋 (16)百千强 (17)不用尚书郎
(18)出郭相扶将 (19)著我旧时裳 (20)对镜帖花黄
(21)火伴 (22)扑朔 (23)迷离
(24)傍地走 (25)安能。
【解答】考查了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学习文言文文言文需要从对一个字一个词的理解开始,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意思明白了,再按照这些字词的意思组合成句子,文言词语意思的掌握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现在多数学生不会翻译文言文,主要是不理解字词的意思。
答案:
(1)对着 门
(2)听到 织布梭子
(3)只
(4)思念
(5)想什么
(6)军中文告
(7)征兵的名册
(8)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9)为此、买
(10)早晨 父亲 离开
(11)胡人的战马
(12)战争
(13)过
(14)北方 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5)记功
(16)有余
(17)不愿做
(18)外城
(19)穿
(20)粘贴
(21)火”通“伙”同伍的士兵
(22)动弹
(23)眯着眼
(24)并排跑
(25)怎么
【点评】理解文言文句子,除了要熟悉词义、句式外,很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语境”(或“上下文”),即这个句子词前后说的是什么。
五.翻译(共1小题)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 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译文: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 
(3)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起来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译文: 走出门看望同伍的士兵,士兵们都很吃惊 。
【解答】(1)句中重点词有:闻:听到;唯:只。句意为: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2)句中重点词有:闻:听说;郭:外城。句意为: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
(3)句中重点词有:闻:听说;户:窗户。句意为: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起来。
(4)句中重点词有:火:通假字,同“伙”;皆:都。句意为:走出门看望同伍的士兵,士兵们都很吃惊。
答案:
(1)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
(2)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女儿。
(3)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窗户梳妆打扮起来。
(4)走出门看望同伍的士兵,士兵们都很吃惊。
【点评】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六.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
① 著 通 着 
② 火 通 伙 
(2)为加点的字注音。
①阿姊 zǐ 
②云鬓 bìn 
③著裳 zhuó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出郭相扶将 外城 
②著我旧时裳 穿 
③双兔傍地走 贴着地面 
(4)文中第二段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扑朔迷离 。
(5)文中句①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排比 ,句②是 排比 和 对偶 ,句④是 对偶 和 比喻 。
(6)这个语段第一自然段是写 木兰返乡与家人团聚 ,第二自然段是写 木兰恢复女儿身份 。
(7)对木兰解甲归田,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些最有道理? A 
A.木兰还乡说明她不慕富贵,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劳动者本色
B.木兰厌恶战争,向往自由和平生活
C.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却不能留在朝廷做官,这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结果
D.木兰不愿受赏当官,表明她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愿做他们的统治工具
【解答】(1)本题考查通假字。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有:“著”通“着”,穿;肢体 被 通披:穿的意思。“火”通“伙”,伙伴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字音。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本题加点的字注音分别是“zǐ”、“bìn”、“zhuó”。
(3)本题考查字义,要根据具体句子进行解释,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郭:外城。
②句意为: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著:穿。
③句意为: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傍:贴着地面。
(4)本题考查成语的概括。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概括出的成语是扑朔迷离,
(5)本题考查修辞的判断。文中句①从分号和“爹娘、阿姊、小弟”判断是排比,写出了家人对木兰回家的欣喜。句②从一系列的动作分析是排比,从字数和词性分析是对偶。句④从字数和词性分析是对偶,用兔子难分雌雄比喻木兰的聪明机智。
(6)本题考查段意的概括理解能力,要简洁明了。第一自然段是写写木兰返乡与家人团聚;第二自然段是写了木兰回家后经过梳妆打扮后,恢复女儿身份时伙伴的惊讶表现。
(7)本题考查概括文中主旨的能力。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主要表现的是木兰这个形象,至于B、C、D三个选项中涉及的内容文章中没有体现出来。
故选:A
答案:
(1)①帖 贴 ②火 伙
(2)①zì ②bì ③zhuó
(3)①外城 ②穿 ③贴着地面
(4)扑朔迷离
(5)排比 排比 对偶 对偶 比喻
(6)木兰返乡与家人团聚,木兰恢复女儿身份
(7)A
【点评】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