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太空一日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毕节有着_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④③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我国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称作“慧眼”,其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圆满完成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等测试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各项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2018年1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星的投入使用使我国高能天文研究进入空间观测的新阶段,对提高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慧眼”卫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前沿问题的自主创新重大空间科学项目。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
5.在课文《伟大的悲剧》中,为了表现探险队员的“伟大”精神,作者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如斯科特为阿蒙森做证;威尔逊博士临死前仍坚持科学观察;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形象。不少于150字。
6.七年级某班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科技动态]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四.解答题(共1小题)
7.阅读《太空一日》,请写出杨利伟的心情变化过程。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利伟在太空能准确地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B.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长城。
C.飞船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
D.在太空,祖国的各个省份杨利伟大都看到了。
(4)为什么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突出他的什么精神?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太空一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_。
②家家户户门楣上挂着艾草,植物的草香________着艾叶的芬芳,萦绕在五月乡村的上空。
③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我们毕节有着________的资源优势。
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
A.憧憬 融合 独一无二 扣人心弦
B.幻想 融合 得天独厚 触目惊心
C.憧憬 混合 得天独厚 扣人心弦
D.幻想 混合 独一无二 触目惊心
【解答】解答此类题目,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意进行辨析。整体阅读掌握大意,抓住最有把握的空排除其他选项,第(1)句“憧憬”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是贬义词,根据句意,应该是“憧憬”锁定AC,第(2)句“融合”意思是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混合”意思是 搀合,合在一起,根据句意,在这里选“混合”。第(3)句“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显然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
故选:C。
【点评】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解答】D项省略号和“等”去掉一个,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A.①③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④③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首先确定首句,通过分析句子可以看出中心是说“思维方式”的,因此首句是第①句。接着第③句的“思维方式自己支配”承接第①句,第②句“思维方式决定前途”承接第③句;接着第⑤句举例来说第③句观点,最后第④句总结。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考点,主要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
我国把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称作“慧眼”,其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圆满完成卫星平台、有效载荷、地面应用系统等测试任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各项功能、性能符合工程研制总要求,2018年1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该星的投入使用使我国高能天文研究进入空间观测的新阶段,对提高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慧眼”卫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前沿问题的自主创新重大空间科学项目。
【解答】题干要求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要注意关键的要素:人物、时间、事件等核心要素。对象是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事件是其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所以可以提炼为: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答案:
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
【点评】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
三.综合读写(共2小题)
5.在课文《伟大的悲剧》中,为了表现探险队员的“伟大”精神,作者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描写。如斯科特为阿蒙森做证;威尔逊博士临死前仍坚持科学观察;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的形象。不少于150字。
【解答】答案:
示例:已是深夜11点多了,周围万籁俱寂,寥廓的天空上只有几颗星星若隐若现。刚刚狂欢后的我推门回家,发现家里还亮着一丝微弱的光,心中正纳闷:难道爸妈还没睡?走进客厅,发现妈妈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茶几上是已经放凉的饭菜。我鼻子一酸,轻手轻脚地走到妈妈身边,却发现了妈妈头上的丝丝白发,在微弱的灯光照耀下显得熠熠闪光。我的心怦然一动,心中满是心酸和疼惜。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6.七年级某班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科技动态]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
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解答】答案:
示例: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
【点评】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四.解答题(共1小题)
7.阅读《太空一日》,请写出杨利伟的心情变化过程。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然后根据相关语句概括答案。《太空一日》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此时杨利伟心情是恐惧;第二部分(18~29),在飞船上,“我”看到的事物,并强调“长城”;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此时杨利伟心情是紧张;第四部分(40~67),惊心动魄的返航,此时杨利伟心情是放心。
答案:
恐惧﹣﹣紧张﹣﹣放心。
【点评】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心来作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楚那到底是些什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2)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杨利伟在太空能准确地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B.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长城。
C.飞船绕地飞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
D.在太空,祖国的各个省份杨利伟大都看到了。
(4)为什么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突出他的什么精神?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这个文段,主要内容是在写作者在太空看到的地面景象,以及太空舱窗外的物体,可概括为:在太空看到的景物。
(2)本题考查人物行为与情感的分析。“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杨利伟特别强调“中国上空”,因为他是中国人,仔细观察祖国的领土,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中“我没有看到长城”“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可知,在太空中是看不到长城的。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杨利伟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下结论,用“认为也许……也可能……”,不充分肯定,说明只是个人猜测,不是结论,表现他不知道就不轻易下结论,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答案:
(1)在太空看到的景物。
(2)示例:特别强调“中国上空”,表现了对祖国的亲和力,表达了他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B
(4)作者对“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不能肯定,因此不下结论,表现杨利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点评】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