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6 09:29: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古诗三首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断魂(hǔn) B.借口(jiàn)
C.牧童(mò) D.每逢(féng)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 》这首诗。(  )
A.《泊船瓜洲》 B.《梅花》
C.《书湖阴先生壁》 D.《元日》
3.(《元日》)这首诗描写了过________.(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春节)的喜庆场面。
4.下列有关“清明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B.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C.清明节是五月初五
D.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5.“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
A.动作 B.神态
6.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独在异乡为异客(  )
A.不同的 B.奇异;特别
C.另外的;别的
7.下列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遍插/茱萸/少/一人。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日》一诗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
B.《清明》的作者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悲伤情绪。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D.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旦、清明、重阳三个传统节日。
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佳佳能耐心接受同学的意见。
(2)植树的积极性很高。
1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    ,
每逢佳节    。
   登高处,
遍插茱萸    。
(1)请将诗句在文中补充完整。
(2)“九月九日”指的是    ,“登高”是    的习俗。
(3)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4)你知道后人是如何称赞王维写的诗吗?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 古诗三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断魂(hǔn) B.借口(jiàn)
C.牧童(mò) D.每逢(féng)
【解答】A.有误,“欲断魂”的“魂”应读hún。
B.有误,“借口”的“借”应读jiè。
C.有误,“牧童”的“牧”应读mù。
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 》这首诗。(  )
A.《泊船瓜洲》 B.《梅花》
C.《书湖阴先生壁》 D.《元日》
【解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故选:D。
【点评】王安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3.(《元日》)这首诗描写了过________.(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春节)的喜庆场面。
【解答】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结合诗句意思可知,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喜庆场面。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故选:C。
【点评】注意读通课文,理解课文,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想想作者在文章中告诉什么。
4.下列有关“清明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B.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C.清明节是五月初五
D.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解答】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求对传统节日有清晰的记忆,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要求之一。
5.“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
A.动作 B.神态
【解答】B
【点评】略
6.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独在异乡为异客(  )
A.不同的 B.奇异;特别
C.另外的;别的
【解答】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异”另外的,别的。
故选:C。
【点评】翻译与赏析古诗是一门学问,掌握到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在阅读古诗时就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7.下列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答】A.正确。
B.有误,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故朗读节奏为:路上/行人/欲断魂。
C.有误,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故朗读节奏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D.有误,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故朗读节奏为:遍插/茱萸/少一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诗句朗读技巧的掌握。划分诗词的朗读节奏一般按音节并结合意思划分。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日》一诗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
B.《清明》的作者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悲伤情绪。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
D.本课的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元旦、清明、重阳三个传统节日。
【解答】A.《元日》一诗通过“放鞭炮、饮屠苏酒、新桃换旧符”这几种传统活动来表现新春的喜悦和欢乐。表述正确。
B.《清明》的作者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悲伤情绪。表述正确。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怀乡思亲的感情。表述正确。
D.《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古诗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分别描写的是春节、清明、重阳这三个传统节日。表述有误。
故选:D。
【点评】课文理解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把握,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佳佳能耐心接受同学的意见。
(2)植树的积极性很高。
【解答】(1)用词不当,将“耐心”改为“虚心”。
(2)成分残缺,在句首加上主语。
故答案为:
(1)佳佳能虚心接受同学的意见。
(2)同学们植树的积极性很高。
【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1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  为异客 ,
每逢佳节  倍思亲 。
 遥知兄弟 登高处,
遍插茱萸  少一人 。
(1)请将诗句在文中补充完整。
(2)“九月九日”指的是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登高”是  重阳节 的习俗。
(3)读了这首诗后,你觉得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你知道后人是如何称赞王维写的诗吗?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解答】(1)考查了诗歌默写。结合课内的学习完成作答。
(2)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歌内容可知,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蹴鞠、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至今日,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在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因此,“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
(3)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体会到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4)考查对诗歌的评价。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
故答案为:
(1)为异客 倍思亲 遥知兄弟 少一人。
(2)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重阳节。
(3)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点评】了解古诗的思想感情,先要了解所学古诗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样有助于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学会理解题目,然后紧紧扣住题目,这样才能想到作者想写的内容。最后,要自己反复朗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