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8 20:0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
_一、 选择题
1.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 (2012·镇江模拟)“虽然……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材料中涉及的事件应是(  )
A. 圈地运动 B. 代议制确立
C. 黑奴贸易 D. 殖民扩张
3.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  )
A.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
B.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
C. 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
D. 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4.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形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位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A. 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大道
B. 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 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
D. 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
5.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D. 荷兰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6. (2012·南师附中模拟)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政治前提是(  )
A. 圈地运动的推进 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 工厂取代了工场
7. 下列各项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 打破了欧洲、美洲、亚洲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 古代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发展 ③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④ 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 ⑤ 标志着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8. 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请判断,他的科技成就是(  )
A. 改良了蒸汽机 B. 发明了内燃机
C. 发明水力织布机 D. 研制了发电机
9. 据统计,英国出口商品额占其全部产品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为3/5。这组数据主要直接说明(  )
A. 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 英国经济的对外扩张性日益明显
10.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A.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11.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12. 奴隶三角贸易在19世纪中期以后逐渐停止,其根本原因是(  )
A. 黑人奴隶长期反抗斗争
B. 启蒙运动使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C. 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衰落
D. 工业革命使殖民活动内容发生变化
13. 世界博览会已历经150多个春秋,各届博览会都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右图所示《火车机车》的展品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1851年伦敦世博会
B. 1910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C.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D. 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
14.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有(  )
①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 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③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④ 促使一些新兴工业部门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2011·江苏学测)1916年5月,德国海军某舰队在遭遇英国海军舰队时,试图迅速通知远在40海里外的德国海军主力舰队前来增援,应该选择的通讯方式(  )
A. 有线电报 B. 电话 C. 无线电报 D. 信件传递
16.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  )
① 美国经济繁荣 ② 国民贫富差距扩大 ③ 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 ④ 股票投机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1/3以上,失业工人超过3千万,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体现了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 范围广 B. 破坏大
C. 持续时间长 D. 来势凶猛
18. 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19. 罗斯福新政中能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的是(  )
A. 实行工业复兴 B. 恢复银行信用
C. 调整农业 D. 实行以工代赈
20. (2012·无锡模拟)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农业调整管理局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 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猪,几千万头牛和羊。这一举措可以预见的效果是(  )
A. 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得以兴建 B. 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C. 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 D. 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失去作用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21.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  )
22.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9世纪中期打败法国之后。(  )
23.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24.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
25.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三、 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而修建的钢铁玻璃结构的“水晶宫”里,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此届展会,获金银大奖。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址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其中的中国馆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 结合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举办的实例,说明一个国家能够承办世博会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中,如果要展示交通和通讯工具方面的重要成就,可能有哪些展品?各举一例。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世界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 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元素反映了什么问题?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摇篮到坟墓”——瑞典社会福利体系
养老金:
65岁以上的瑞典公民享受养老金,金额以其一生收入的多少和纳税情况评算。养老金的来源则由雇主和雇员各支付一半
父母保险及儿童护理:
产妇休产假可领取产假补贴,孩子入托费90%由国家负担,16周岁前可领取儿童补贴
医疗保险:
瑞典公民都享受公费医疗,超出规定金额部分可享受50%~90%补贴
失业补贴:瑞典失业者都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额为原工资的75%
材料二 2006年4月,在一家博客网站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首诗歌:“加拿大,大家拿,福利国家实在是好得顶呱呱。国土大,人口少,资源多,富国家,你就是不拿,也是白不拿。干半年,养一年,自有失业保险等着你去拿。你咬牙苦干硬挺到底为的是个啥?还不如索性不干,躺倒了拿。坐着吃,躺着喝,养了儿孙再继续拿。填填表,装装蒜,社工会教你如何去拿。高学历,高收入,高税收,希望把饼来做大,政府却债台高筑,大饼分得苦哈哈,别羡慕富,莫埋怨穷,就看你想拿不想拿和会拿不会拿!”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说说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3) 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同义语。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自主练习八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 D 2. A 3. C 4. B 5. C 6. B 7. B 8. A 9. D 10. A 11. A 12. D 13. A 
14. C 15. C 16. B 17. B 18. D 19. D20. C 21. B 22. B 23. A 24. A 25. A
26. (1) 第一届世博会主要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使英国国力增强。能够承办世博会说明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强大。
(2) 飞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电话、无线电报。
(3) 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世界市场逐步发展,经济联系增强。
(4) 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中国经济逐渐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
27. (1) 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 不完全正确。原因: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另一方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和贫困。
(3) 福利制度虽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但它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不能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所以它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