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诗人自我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孤松吟酬浑赞善①
卢纶②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
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
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注】①赞善:官名,即赞善大夫,在太子官中掌侍从、讲授。②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家境贫寒,仕途不顺。
1.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在以“孤松”自况。请说说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2.两首诗皆以花自比,请选择任一首诗,概括诗人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
3、诗人是如何借松展示自我形象的?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祈雨晓过湖上
欧阳修
清晨驱马思悠然,渺渺平湖碧玉田。
晓日未升先起雾,绿阴初合自生烟。
自闲始觉时光好,春去犹余物色妍。
更待四郊甘雨足,相随箫鼓乐丰年。
[注]此诗作于皇祐二年,这年全国大面积干旱,欧阳修因执政有方,所辖地旱情并不严重。
5.“悠然”“闲”“乐”这三个词是如何表现诗人自我形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览照??[1]
【北宋】苏舜钦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2]岂见明!
【注释】
[1]览照:以镜自照。苏舜钦在政治上属于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范仲淹被贬官以后,苏舜钦也被革职为平民
[2]顽铜:不成材之铜,谓铜镜。
6.本诗是诗人的一幅自画像,诗中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7、词的下阕写欲截云看月,同时也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词人的自我形象。请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8、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①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栖身戍楼。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9、本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并说明所用的手法。
答案:
1.①从“深山”“雪压”“露重”“天寒”等可以看出,诗人所处的环境险恶,在官场上遭受排挤,仕途不顺。
②从“色逾鲜”“香自发”等可以看出,诗人虽然处境不好,但仍然保持孤高、耿介的本性。
③从“荒松”“衰木”等可以看出,诗人不被赏识,如今年华已逝,仍壮志未酬。
2.(示例一)薛诗:表现了薛宝钗矜持娴雅、端庄稳重的形象。
①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写白海棠因“珍重芳姿”以致白昼掩门,表现宝钗的矜持;
②颔联“洗出胭脂影”“冰雪魂”写白海棠颜色如冰雪般洁白,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写白海棠洗尽铅华、淡极反艳,表现宝钗的淡雅雍容;
③尾联写白海棠默然地以无痕的清洁回报自然,表现宝钗的安分稳重、宁静娴雅。
(示例二)林诗:表现了林黛玉风流高洁、多愁善感的形象。
①首联“碾冰为土玉为盆”,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表现黛玉的高洁;
②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白海棠的洁白坚贞,表现黛玉的高洁与孤傲;
③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写白海棠的幽怨悲愁,表现黛玉乖僻孤傲、多愁善感:
④“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写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情态,突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3、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4、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5.塑造了一位豁达自得、与民同乐的太守形象“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祈雨后信马归来,见平湖浩渺,碧水宁静,意境开阔而美好的心境;所辖地旱情并不严重,“闲”字写出了诗人故祈雨之后放松闲适的状态;诗人畅想了喜获丰收之后的景象,“乐”字写出了诗人与民同乐、治政有方。
6、本诗刻画了一位虽有报国雄心却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诗歌开头,诗人摸镜自照,刻画出虽面貌苍老丑陋却铮铮铁骨的英雄形象:颔联由绘形转入绘神,慨叹自己虽有杀敌平掳的雄心壮志,可是生不逢时,只好退隐归耕;颈联以自谦之语抒发内心苦闷,自言虽不配舞文弄墨,却写写文章,聊以自慰;尾联表明自己一片赤胆忠心,却无人赏识。
7.“虬髯”“捻”而至断,“星眸”“睁”而至裂,进而“唯恨剑锋不快”,足见其刚烈剽悍;“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更见其志在必得的桀骜和霸气。下阕刻画了一个刚烈剽悍、桀骜、不可一世的霸主形象。
8、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9.①耿介孤高,鄙弃功名富贵。诸将谈论立功封侯,诗人却独倚高楼,沉浸在音乐中。对比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②开朗豁达,热爱生活不服老。诗人举杯劝酒,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设想花该笑他年纪大还要簪花自娱。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表现了开朗豁达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