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19 必修3综合模拟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19 必修3综合模拟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8 20:1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必修3综合模拟训练__
一、 选择题
1. (2012·扬州期末)公元前5世纪左右东西方都出现了思想解放的大潮,与古希腊智者学派相比,中国的孔孟儒学更重视(  )
A. 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 对自然界的探讨
C. 对个人的地位的探讨 D. 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2.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筒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它所蕴藏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3. (2012· 扬州期末)以下一组文物反映了西汉儒学发展情况,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
① 图中的“经”都是儒家经典 ② 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思想 ③ 经学受到重视是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 ④ 儒学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4. (2012·无锡期末)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百家争鸣”、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5.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A. 《韩非子》 B. 《墨经》 C. 《老子》 D. 《论语》
6. (2012·扬州模拟)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中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 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B. 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C. 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D. 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7. (2012·苏州模拟)“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B.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D.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8.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大篆 B. 小篆 C. 甲骨文 D. 隶书
9. 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
10. (2012·扬州期末)“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中国文化有了进步 B. 文化受社会现实制约
C.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混乱 D. 近代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逐渐西化
11.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2012·扬州期末)北大教授、文字语言学家黄侃当面责难□□:“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不解其意,究其故。黄说:“如果你身体力行的话,名字就不该叫□□,应称‘往哪里去’才对。”□□十分尴尬。黄侃责难的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胡适
13. 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于(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14. 右图为1970年4月26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残页,报道中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报纸报道的是(  )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导弹实验成功
D.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5. (2012·扬州模拟)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的事件是(  )
A. 启动了“希望工程” B. 实施“211工程”计划
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 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6. (2012·扬州模拟)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 知识就是道德 B. 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C.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17. (2012·无锡模拟)“他们(哲人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词语——‘社会契约’。”在启蒙运动时期,哪一位法国“哲人”提出了“社会契约”(  )
A. 卢梭 B. 康德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18. (2012·江苏学测)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为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并授予“自由的奠基人”的称号,卢梭受此推崇是因为他(  )
①主张君主立宪 ② 宣传主权在民 ③ 倡导天赋人权 ④ 提出三权分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 (2012·无锡期末)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
① 电子计算机 ②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③ 人造地球卫星 ④ 杂交水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D. ④③②①
20. (2012·江苏学测)19世纪中前期,对欧洲来说,是急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艺术领域兴起的流派有(  )
① 浪漫主义 ② 现实主义 ③ 印象主义 ④ 现代主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21. 近代南京见证了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等历史风云变幻。(  )
22. 1917年11月(俄历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推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
23.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基本模式(基本形态),“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的经济政策。(  )
24. 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
25. (2012·苏州期末)电影技术产生于法国,而电视艺术产生于英国。(  )
三、 非选择题
26. (2012·镇江模拟)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近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学习外来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________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必须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2011年11月18日《求是》胡锦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的知识理解材料一中的“道德准则”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理学体系在哪一朝完成?作出贡献最大的是哪一位理学家?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横线处省略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各是什么?
27.(2012·苏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也就是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三幅圣母像中哪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哪些重要政治主张?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为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 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请列举出中国近代史前期旨在实现政治民主化的两个实例。
自主练习十九 必修3综合模拟训练
1. D 2. A 3. C 4. D 5. D 6. A 7. D 8. C 9. A 10. B 11. B 12. D 13. C 14. D 15. D 16. D 17. A 18. B 19. C
20. A 21. A 22. B 23. A 24. B 25. A
26. (1) “仁”和“礼”。
(2) 宋朝(或南宋);朱熹;道德自觉。
(3)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力弘扬;包容、积极参与、学习借鉴。
27. (1) 图2。理由:该图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形象温柔慈祥充满人性,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2)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君主立宪制。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3) 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4) 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出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