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6 10:17:17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3.1
选择题(共40分)
1. C 2. A 3. C 4. B 5. C 6. D 7. D 8. A 9. C 10. D
11. D 12. B 13.A 14. B 15. C 16. B 17. A 18.A 19. D 20.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
(1)水母 辐射 无 鱼类
(2)消费者 光合
(3)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abcd
22.(8分)
(1)两栖 爬行 肺 卵壳
(2)错误放生
(3)竞争 天敌(敌害)
(4)逻辑自洽即可(如同意,一些非本地生物引进后,由于竞争力强、缺少天敌等原因,容易大量繁殖,排挤本地生物,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不同意,只要能够科学管理,引入非本地生物能够更好地利用其食用、药用价值,造福人类)
23.(7分)
(1)胫 半月板 摩擦
(2)收缩 韧带
(3)运动动作不规范
合理即可(如采用科学的运动姿势进行运动;要适量运动;不要带伤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装备,减少意外事故等)
24.(9分)
(1)哺乳 胎生 迁地
(2)角质层 细胞 动物
(3)学习 遗传
(4)合理即可(如不虐待、不随意丢弃宠物;为饲养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科研过程中,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25.(9分)
(1)酸奶 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有机物 能量 二氧化碳
(3)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促进其代谢活动和繁殖过程
酸奶与牛奶的不同配比会影响制作形成的酸奶的口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酸奶的配比增多,制作形成的酸奶的口感更酸
每天开盖观察,杂菌容易进入容器(或制作米酒的容器没有提前消毒)
(4)合理即可(如甲同学制作的馒头很成功,要是能够通过探究实验找到最适的发面温度,可以在以后制作馒头的过程中提高发酵效率;乙同学有探究意识,但只做了一组实验,样本量太少)
26.(11分)
(1)器官 合理即可(如根部受到侵染后,无法正常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导致植物可能会缺水萎蔫)
(2)孢子 寄生
(3)①b ②对照 2
③a.探究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b.15mL无菌水
c.6×108
④合理即可(如应进一步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等植物、对人体以及对环境是否有危害)
27.(8分)
(1)目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胸肌发达、双重呼吸等(写出两条)
(2)光照 氧气 狐尾藻→鱼→中华秋沙鸭(苦草→鱼→中华秋沙鸭,狐尾藻→虾→中华秋沙鸭,狐尾藻→虾→鱼→中华秋沙鸭等)
(3)生物(所有生物)
(4)生物种类 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强湿地的治理、修复、保护等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3.1
一、选择题(共 40 分)
1. C 2. A 3. C 4. B 5. C 6. D 7. D 8. A 9. C 10. D
11. D 12. B 13.A 14. B 15. C 16. B 17. A 18.A 19. D 20. D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8 分)
(1)水母 辐射 无 鱼类
(2)消费者 光合
(3)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abcd
22.(8 分)
(1)两栖 爬行 肺 卵壳
(2)错误放生
(3)竞争 天敌(敌害)
(4)逻辑自洽即可(如同意,一些非本地生物引进后,由于竞争力强、缺少天敌等原因,
容易大量繁殖,排挤本地生物,导致入侵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不同意,只要能够科学
管理,引入非本地生物能够更好地利用其食用、药用价值,造福人类)
23.(7 分)
(1)胫 半月板 摩擦
(2)收缩 韧带
(3)运动动作不规范
合理即可(如采用科学的运动姿势进行运动;要适量运动;不要带伤运动;选择适合
的运动装备,减少意外事故等)
24.(9 分)
(1)哺乳 胎生 迁地
(2)角质层 细胞 动物
(3)学习 遗传
(4)合理即可(如不虐待、不随意丢弃宠物;为饲养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舒适的生活环
境;在科研过程中,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1页(共2页)
25.(9 分)
(1)酸奶 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有机物 能量 二氧化碳
(3)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促进其代谢活动和繁殖过程
酸奶与牛奶的不同配比会影响制作形成的酸奶的口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酸奶的配
比增多,制作形成的酸奶的口感更酸
每天开盖观察,杂菌容易进入容器(或制作米酒的容器没有提前消毒)
(4)合理即可(如甲同学制作的馒头很成功,要是能够通过探究实验找到最适的发面温度,
可以在以后制作馒头的过程中提高发酵效率;乙同学有探究意识,但只做了一组实验,
样本量太少)
26.(11 分)
(1)器官 合理即可(如根部受到侵染后,无法正常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导致植物可能
会缺水萎蔫)
(2)孢子 寄生
(3)①b ②对照 2
③a.探究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b.15mL 无菌水
c.6×108
④合理即可(如应进一步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等植物、对人体以及对环境是否有
危害)
27.(8 分)
(1)目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骨骼轻、胸肌发达、双重呼吸等(写出两条)
(2)光照 氧气 狐尾藻→鱼→中华秋沙鸭(苦草→鱼→中华秋沙鸭,狐尾藻→虾→
中华秋沙鸭,狐尾藻→虾→鱼→中华秋沙鸭等)
(3)生物(所有生物)
(4)生物种类 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强湿地的治理、修复、保护等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2页(共2页)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2023.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27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生物,其特征不包括
A. 身体两侧对称 B. 背腹扁平
C. 有口有肛门 D. 营自由生活
2. 同学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记录错误的是
A. 由彼此各不相同的体节组成 B. 身体前端有环带
C. 体表有黏液,较为湿润 D. 能依靠刚毛辅助运动
3. 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具有外套膜的是
A B C D
4. 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表有外骨骼 B. 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C.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D. 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
5.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鱼鳃的主要结构是鳃盖 B. 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
C. 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6.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脊柱 B.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C.用肺呼吸 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7.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
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
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响尾蛇 B.猎豹 C.企鹅 D.大猩猩
9.完成一个动作一般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0.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 A. 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
B. 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
D. 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
11.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 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
C. 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 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1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
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
1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
D.细菌的数量在4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
14.右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A.细菌繁殖需要隔绝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15.右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植物 B. 是单细胞生物
C. 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 所有种类均可食用
16.大肠杆菌T4噬菌体(如图)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需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 主要侵染人体细胞
D. 可在空气中复制增殖
17.通常情况,水果会用保鲜膜包裹后进行低温冷藏保存。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增加
B. 低温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
D.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18.根据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 B.科 C.门 D.界
门 科 属
珙桐 被子植物门 蓝果树科 珙桐属
银杏 裸子植物门 银杏科 银杏属
银杉 松科 银杉属
金钱松 金钱松属
19.珙桐、银杏、银杉和金钱松都是我国的珍惜植物,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科比同属植物的相似程度更高
B.自然界中,被子植物门只有珙桐一种生物
C.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四种植物中,银杉与金钱松的亲缘关系最近
2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选项的四个概念分别代表Ⅰ、Ⅱ、Ⅲ和Ⅳ,其中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生物、无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D.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7题,[ ]中填序号,______填文字,每空1分,共60分。
21.(8分)珊瑚礁由珊瑚虫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堆积而成,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0.2%,却为超过2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1)珊瑚礁中生存着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其中与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______对称,有口______肛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物中的______与其他动物区分开。
(2)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但实际上,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9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______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
(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水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 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 b. 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
c. 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 d. 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
22.(8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涉及到71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下表所示。
牛蛙 巴西龟
扩散 原因 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 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致我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
优势 特征 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雌蛙一次产卵1~2万枚 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耐饥饿;在繁殖季节,雌龟产卵多次,每次产卵3~19枚;活泼好动,反应灵敏
入侵 危害 大量捕食本土蛙和其他生物;是致病菌蛙壶菌的主要宿主之一 排挤本地物种;传播沙门氏杆菌等致病菌
(1)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______纲和______纲动物。巴西龟用______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真正适应了陆地环境。
(2)导致牛蛙和巴西龟扩散的原因有养殖逃逸和______,另外宠物丢弃也是巴西龟在我国扩散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
(3)牛蛙与入侵地的本土蛙之间具有捕食和______关系,会导致本土蛙数量下降甚至灭绝。巴西龟反应灵敏,有利于其获取食物、躲避______,提高了生存的机会。
(4)“虽然有些非本地生物具有一定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但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国家不应引进。”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23. (7分)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受损几率较高的关节。
(1)膝关节是髌骨、股骨和胫骨相连接的部位,如图1所示,由股骨下端的关节头、______骨上端的关节窝等结构组成。膝关节的关节窝较浅,和关节头并不契合,在这二者之间分布有上凹下平的______,它是一种纤维软骨,可增加关节面的契合度,起到减小______、缓冲震荡等作用。
(2)膝关节肩负着承担体重和参与下肢活动的重要功能。进行图2所示的动作时,左腿的膝关节需要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同时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并依赖图1所示膝关节中的前、后、内、外多条______的牵制和保护,才能在承重的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因此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
(3)对膝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可知,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占比最高的是______。该调查结果对你未来进行体育运动有什么启示______。
24. (9分)行为训练是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们的“必修课”,有利于减少医学检查等对大熊猫造成的不适,提高其动物福利。
大熊猫属于______纲动物,生殖方式为______(填“卵生”或“胎生”),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在动物园中对其进行饲养和人工繁育属于______(填“就地”或“迁地”)保护。
大熊猫常患消化道疾病。线虫、蛔虫等是导致其患病的主要病原生物,因体表具有______,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肠液的侵蚀。轮状病毒也是一种病原生物,没有______结构,寄生在大熊猫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属于______病毒。
(3)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可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过去检查时,需对大熊猫进行麻醉处理。经过行为训练后,大熊猫能够在引导下保持站立姿势,既给予了饲养员充分的检查时间,又减少了自身的痛苦。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站立体检”属于______行为,是在______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获得的。
(4)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处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痛苦被降至最低的状态。除大熊猫的行为训练外,请你举出一个体现动物福利的例子______。
25. (9分)某校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展示交流。
把面粉和酵 母粉按一定 比例混合 用温水 和面 放在温暖 的环境中 发面 面团膨胀、 内部形成 孔隙 上锅蒸熟, 馒头制作 完成啦
组别 添加酸奶量(/100mL纯奶) 培养温度(℃) 口感
A 1勺 36 酸味较淡
B 1.5勺 36 酸度适中
C 3勺 36 略酸
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食品。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成的是______。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因此属于原核生物。
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______、释放______,供生命活动所用,与此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正是这些代谢产物使发酵食品具有了一定的形态或风味。甲同学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孔隙是酵母菌产生______的结果。
(3)三种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均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乙同学在制作酸奶的同时还进行了探究活动,探究结果说明______。丙同学制作的米酒被污染了,请结合其制作过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请在上述三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对其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______。
26. (11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
(1)水稻的根、茎、叶属于营养______(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______。
(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______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______关系。
(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①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孢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
a.患病叶片 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 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
②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3种枯草芽孢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1~4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2~4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种类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号培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______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③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步骤1 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4组,将等量的稻瘟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24h
步骤2 喷洒 ? 喷洒15mL浓度为6×107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 喷洒15mL浓度为6×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 喷洒15mL浓度为6×109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
步骤3 适宜条件下培养
病株率 92.0% 67.3% 58.3% 73.0%
a.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
b.第1组在步骤2应喷洒______。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孢杆菌浓度为______CFU/mL。
④在将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举一例即可)。
27. (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濒危的物种!巢于树,栖于溪,繁衍生息,南迁北归,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万年。
长白山是我的家乡。听长辈们说,多年以前这里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我们没有了巢穴安家。196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批准建立,老青杨被保护起来。为了满足我们繁衍后代的需要,科研人员还给我们建造了仿真人工鸭巢。此后,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逐渐增多。
每年长白山第一场粉雪飘落时,我和家人们就会向着温暖的南方出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迁徙旅途中的优美风景吧!
一个个旅居地点,一段段美好回忆。南迁北归,我们完成了种族繁衍,见证了生态变迁。栖居于广袤的中华大地,生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何其有幸!
(1)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形______、鸭科,适合飞行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条)。
(2)太湖在治理之前,蓝藻覆盖了整个湖面,导致水中的狐尾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因缺少_____而无法正常存活,水体中_____(填气体)含量下降,鱼虾等动物因缺少该气体以及充足的食物而死亡。治理后,鱼虾增多,中华秋沙鸭“每天都吃得饱饱哒”。请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秋沙鸭的食物链_____。
(3)上述中华秋沙鸭的旅居地点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由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以及生活在其中的_____共同构成。《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2022年11月在武汉举行,通过《武汉宣言》提出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中国主张。
(4)中华秋沙鸭迁徙旅途中遇到了江豚、麋鹿、白鹤等很多老朋友,体现出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多样性。根据文中信息,除建立保护区外,我国采取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_____。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2023.1
1.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共 27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项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
1.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代表生物,其特征不.包.括.
A. 身体两侧对称 B. 背腹扁平
C. 有口有肛门 D. 营自由生活
2. 同学们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记录错.误.的是
A. 由彼此各不相同的体节组成 B. 身体前端有环带
C. 体表有黏液,较为湿润 D. 能依靠刚毛辅助运动
3. 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具有外套膜的是
A B C D
4. 中国巨竹节虫(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竹节虫新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种
类。下列关于该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体表有外骨骼 B. 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C.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D. 形似树枝,不易被天敌发现
5.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鱼鳃的主要结构是鳃盖 B. 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气增多
C. 鳃丝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1页(共8页)
6.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脊柱 B.后肢发达,趾间有蹼
C.用肺呼吸 D.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7.壁虎有受到攻击时自行折断尾部的本能(如图)。一段时间后断尾的壁虎能长出新的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壁虎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
B.壁虎的尾有助于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C.壁虎断尾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壁虎长出新尾的过程只需要进行细胞的分裂
8.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下列动物中,不.属.
于.恒温动物的是
A.响尾蛇 B.猎豹 C.企鹅 D.大猩猩
9.完成一个动作一般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
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0.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下列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的是
A. 借助放大镜研究屎壳郎滚粪球的过程
B. 借助望远镜和照相机研究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C.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追击猎物的过程
D. 用声波干扰水体,研究海豚对不同声波的反应
11.瞪羚是群居动物,臀部有白斑,可作为一种报警信号,将捕食者出现的信息告诉种内
同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色臀斑是瞪羚个体间的交流信号 B. 瞪羚发出报警信号属于防御行为
C. 瞪羚群中的个体间会相互合作 D. 群体生活降低了瞪羚的生存机会
12.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
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
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
13.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了佩戴不同时间后口罩内侧细菌的数量,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前培养基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B.将口罩内侧与培养基接触的过程相当于接种
C.菌落是细菌通过分裂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
D.细菌的数量在 4 小时内激增,一次性口罩最好定时更换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2页(共8页)
14.右图为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的结论表述正确的是
A.细菌繁殖需要隔绝氧气
B.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C.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D.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15.右图为蘑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子实体
A. 属于植物 B. 是单细胞生物
C. 依靠菌丝从外界获取营养 D. 所有种类均可食用 菌丝
16.大肠杆菌 T4 噬菌体(如图)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需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 主要侵染人体细胞
D. 可在空气中复制增殖
17.通常情况,水果会用保鲜膜包裹后进行低温冷藏保存。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低温条件下水果中有机物的消耗增加
B. 低温可抑制水果表面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 保鲜膜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散失
D. 保鲜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18.根据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进行分类。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 B.科 C.门 D.界
19.珙桐、银杏、银杉和金钱松都是我国的珍惜植物,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如表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门 科 属
A.同科比同属植物的相似程度更高 被子植
珙桐 蓝果树科 珙桐属
物门
B.自然界中,被子植物门只有珙桐一种生物 银杏 银杏科 银杏属
裸子植
C.银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银杉 银杉属
物门 松科
金钱松 金钱松属
D.四种植物中,银杉与金钱松的亲缘关系最近
20.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各选项的四个概念分别代表Ⅰ、Ⅱ、Ⅲ和Ⅳ,其
中逻辑关系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生物、无细胞的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Ⅱ

C.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Ⅲ Ⅳ
D.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3页(共8页)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7 题,[ ]中填序号,______填文字,每空 1 分,共 60 分。
21.(8 分)珊瑚礁由珊瑚虫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灰质堆积而成,面积约占整个海洋的
0.2%,却为超过 25%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1)珊瑚礁中生存着藻类、水母、虾、蟹、贝类和鱼类等。其中与
珊瑚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
______对称,有口______肛门。通过是否具有脊柱可将上述动
物中的______与其他动物区分开。
(2)珊瑚虫借助触手和刺细胞捕获食物,属于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但实际上,
珊瑚虫所需的有机物 90%以上来自栖息在其体内的虫黄藻(单细胞藻类)的
______作用,五彩斑斓的颜色也得益于体内含有不同颜色的虫黄藻。
(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具有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水
质污染、温室效应导致的水温升高等,会使虫黄藻游离到珊瑚虫体外,出现珊瑚
白化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珊瑚虫死亡、多种海洋生物“无家可归”。为保护珊瑚
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多选)。
a. 加大国际合作,应对环境变化 b. 加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宣传
c. 不在海边随意丢弃垃圾 d. 不购买珊瑚礁及其相关制品
22.(8 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我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名单,
涉及到 71 个物种,其中包括牛蛙和巴西龟。这两种动物的入侵情况如下表所示。
牛蛙 巴西龟
扩散 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引种养殖,养 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和宠物丢弃导
原因 殖逃逸和错误放生使其在自然界扩散 致我国已经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
现存最大的蛙类,以昆虫、虾、蟹、鱼、 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耐饥饿;在
优势
其他蛙类甚至水鸟为食;生长速度快, 繁殖季节,雌龟产卵多次,每次产
特征
繁殖能力强,雌蛙一次产卵 1~2 万枚 卵 3~19 枚;活泼好动,反应灵敏
入侵 大量捕食本土蛙和其他生物;是致病菌 排挤本地物种;传播沙门氏杆菌等
危害 蛙壶菌的主要宿主之一 致病菌
(1)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______纲和______纲动物。巴西龟用______呼吸,在陆地
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真正适应了陆地环境。
(2)导致牛蛙和巴西龟扩散的原因有养殖逃逸和______,另外宠物丢弃也是巴西龟在
我国扩散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是可以人为避免的。
(3)牛蛙与入侵地的本土蛙之间具有捕食和______关系,会导致本土蛙数量下降甚至
灭绝。巴西龟反应灵敏,有利于其获取食物、躲避______,提高了生存的机会。
(4)“虽然有些非本地生物具有一定的食用、药用等价值,但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带来
的危害,国家不应引进。”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4页(共8页)
23. (7 分)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受损几率较高的关节。
关节软骨
髌骨 股骨
外侧副韧带 后十字韧带 股四头肌
前十字韧带
半月板 内侧副韧带 腘绳肌
(上凹下平) 胫骨
图 1 图 2
(1)膝关节是髌骨、股骨和胫骨相连接的部位,如图 1 所示,由股骨下端的关节头、
______骨上端的关节窝等结构组成。膝关节的关节窝较浅,和关节头并不契合,
在这二者之间分布有上凹下平的______,它是一种纤维软骨,可增加关节面的契
合度,起到减小______、缓冲震荡等作用。
(2)膝关节肩负着承担体重和参与下肢活动的重要功能。进行图 2 所示的动作时,左
腿的膝关节需要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同时______(填“收
缩”或“舒张”),并依赖图 1 所示膝关节中的前、后、
内、外多条______的牵制和保护,才能在承重的同时保
持身体平衡,因此膝关节容易受到损伤。
(3)对膝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3 所示。
据图可知,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占比最
高的是______。该调查结果对你未来进行体育运动有什
图 3
么启示______。
24. (9 分)行为训练是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们的“必修课”,有利于减少医学检查等对大
熊猫造成的不适,提高其动物福利。
(1)大熊猫属于______纲动物,生殖方式为______(填“卵生”或“胎生”),自
然条件下繁殖率低。在动物园中对其进行饲养和人工繁育属
于______(填“就地”或“迁地”)保护。
(2)大熊猫常患消化道疾病。线虫、蛔虫等是导致其患病的主要
病原生物,因体表具有______,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肠液
的侵蚀。轮状病毒也是一种病原生物,没有______结构,寄
生在大熊猫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属于______病毒。
(3)定期进行腹部 B 超检查可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过去检查时,需对大熊猫进行麻
醉处理。经过行为训练后,大熊猫能够在引导下保持站立姿势,既给予了饲养员
充分的检查时间,又减少了自身的痛苦。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站立体检”属
于______行为,是在______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获得的。
(4)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处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痛苦被降至最低的状态。除大熊猫的
行为训练外,请你举出一个体现动物福利的例子______。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5页(共8页)
25. (9 分)某校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展示交流。
舌尖上的美味——馒头
把面粉和酵 用温水 放在温暖 面团膨胀、 上锅蒸熟,
母粉按一定 和面 的环境中 内部形成 馒头制作
比例混合 发面 孔隙 完成啦
探究酸奶和纯奶的不同配比对酸奶
制作口感的影响
A 组 B 组 C 组
组别 添加酸奶量(/100mL 纯奶) 培养温度(℃) 口感
A 1 勺 36 酸味较淡
B 1.5 勺 36 酸度适中
C 3 勺 36 略酸
制作米酒
1. 将糯米浸泡一昼夜后淘洗干净,蒸熟后晾凉
2. 将晾凉的糯米与酒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后的糯米放入容器中,压实后中间挖一个凹坑
4. 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开盖观察
5. 3 天后,发现米酒被其他微生物污染了
发霉的米酒
(1)发酵食品是利用微生物加工制作的食品。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
成的是______。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因此属于原
核生物。
(2)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分解______、释放______,供生命活
动所用,与此同时产生一些代谢产物。正是这些代谢产物使发酵食品具有了一定
的形态或风味。甲同学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孔隙是酵母菌产生______的结果。
(3)三种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均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乙同学在
制作酸奶的同时还进行了探究活动,探究结果说明______。丙同学制作的米酒被
污染了,请结合其制作过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请在上述三位同学中选择一位,对其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建议______。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6页(共8页)
26. (11 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菌会引起水稻产生稻瘟病,导致产量下降。
(1)水稻的根、茎、叶属于营养______(填结构层次),被稻瘟病菌侵染后,将无法
正常行使功能。请任选一个部位,说明其被侵染后对水稻生活的影响:______。
(2)稻瘟病菌属于霉菌,用______繁殖,可直接从水稻体内获取营养,与水稻间存在
______关系。
(3)生物防治是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科研人员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
治效果。
①能防治稻瘟病的枯草芽孢杆菌最有可能分布在______。
a.患病叶片 b.患病水稻的正常叶片 c.未患病水稻的叶片
②科研人员从上述部位得到 3 种枯草芽孢杆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
1~4 号培养皿的中央接种稻瘟病菌,在 2~4 号培养皿两侧分别接种等量不同
种类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 号培
养皿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______号培养皿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
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枯草芽孢杆菌
稻瘟病菌
1 2 3 4
③筛选出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后,科研人员将其用无菌水配
置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
选取健康程度、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植株若干,均分为 4 组,将等量的稻瘟
步骤 1
病菌溶液喷洒在水稻叶片表面,侵染 24h
喷洒 15mL 浓度为 喷洒 15mL 浓度为 喷洒 15mL 浓度为
步骤 2 喷洒 ? 6×107CFU/mL 的枯 6×108CFU/mL 的枯 6×109CFU/mL 的枯
草芽孢杆菌溶液 草芽孢杆菌溶液 草芽孢杆菌溶液
步骤 3 适宜条件下培养
病株率 92.0% 67.3% 58.3% 73.0%
a.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
b.第 1 组在步骤 2 应喷洒______。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研究范围内,防治稻瘟病的最理想的枯草芽孢杆菌浓度
为______CFU/mL。
④在将该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防治的药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前,你认为还应进
行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举一例即可)。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7页(共8页)
27. (8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濒
危的物种!巢于树,栖于溪,繁衍生息,南迁北归,我们已经在
地球上生存了 1000 多万年。
长白山是我的家乡。听长辈们说,多年以前这里的树木被大
量砍伐,我们没有了巢穴安家。1960 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批
准建立,老青杨被保护起来。为了满足我们繁衍后代的需要,科
研人员还给我们建造了仿真人工鸭巢。此后,我们家族成员的数量逐渐增多。
每年长白山第一场粉雪飘落时,我和家人们就会向着温暖的南方出发。下面就给大家
介绍一下我们迁徙旅途中的优美风景吧!
太湖 老石坎水库 洞庭湖 鄱阳湖 北盘江大峡谷
在江苏,我们到太 在老石坎水库,过 一路向南,就到了 在江西鄱阳湖,我 贵州北盘江大峡谷
湖落了脚。过去,这 去堵塞的淤泥消失 洞庭湖。曾经的矮 们与白鹤有个快乐 国家湿地公园是我
里蓝藻成团,气味 无踪,裸露的土地 围栏早已拆除,整 的约会。“生态新名 们的“宝藏越冬
很难闻。系统治理 穿上绿衣,“绿水青 治复绿、湿地修复, 片”是江西父老送 地”。近年来,贵州
后,蓝藻少了,湖体 山就是金山银山” 江豚欢跃、麋鹿奔 给我们的“徽章”。 全力推进大生态战
清澈了,鱼虾越来 成了人们的共识, 跑,“洞庭明珠”重 生态治理后,这里 略行动,加强湿地
越多,我们每天都 也让我们多了一个 焕光彩。 水质好、鱼虾多,我 保护,我们因此有
吃得饱饱哒! 宝贵的栖息地。 们就不请自来啦! 了更多的“新家”。
一个个旅居地点,一段段美好回忆。南迁北归,我们完成了种族繁衍,见证了生态变
迁。栖居于广袤的中华大地,生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何其有幸!
(1)中华秋沙鸭属于鸟纲、雁形______、鸭科,适合飞行的特点有______(写出两条)。
(2)太湖在治理之前,蓝藻覆盖了整个湖面,导致水中的狐尾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因
缺少_____而无法正常存活,水体中_____(填气体)含量下降,鱼虾等动物因缺
少该气体以及充足的食物而死亡。治理后,鱼虾增多,中华秋沙鸭“每天都吃得
饱饱哒”。请写出一条包含中华秋沙鸭的食物链_____。
(3)上述中华秋沙鸭的旅居地点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由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以及生活在其中的_____共同构成。《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 2022 年
11 月在武汉举行,通过《武汉宣言》提出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中国主张。
(4)中华秋沙鸭迁徙旅途中遇到了江豚、麋鹿、白鹤等很多老朋友,体现出生物多样
性中的_____多样性。根据文中信息,除建立保护区外,我国采取地改善生态环
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还有_____。
北京市西城区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生物 第8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