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期末复习题二-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期末复习题二-2022-202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6 10:4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期末复习题二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为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拆开后发现由三层布组成,查阅资料后得知,制造口罩的主要材料为熔喷布,每平方米熔喷布的质量为50克,若去掉绳子和铁丝,该口罩用的布的质量约为(  )
A.0.6g B.2.4g C.7.2g D.20g
2.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比木头重”这句话是指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木块费力
B.根据公式ρ=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被踩瘪但没破的乒乓球,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4.关于对公式的理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有关
D.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是不变的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6.如图是一定质量水的体积与温度关系变化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C.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7.影视剧中,为了防止演员受伤,砸向演员的道具石头一般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将小石块和道具石头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盘,横梁静止后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大
B.道具石头的密度比小石块的密度大
C.质量相同时,道具石头的体积比小石块的体积小
D.体积相同时,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小
8.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V1:V2=1:6,材料的密度之比为ρ1:ρ2=4: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是(  )
A.2:1 B.1:2 C.3:4 D.4:3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
B.没有调游码到“0”刻度线上,就开始调天平的横梁平衡
C.使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
D.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已磨损
(多选)10.根据如表所提供的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ρ/(kg m﹣3) 物质 密度ρ/(kg 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B.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铜块的体积大于铝块的体积
D.体积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
(多选)11.在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程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a中水平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为0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
C.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D.图b中直线与横轴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是    cm,物块的质量是    g。
1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有一块冰的质量是900g,如果这块冰要全部化成水,则水的体积是    m3。
14.超市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的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质量为4.6kg,则该调和油的密度为    kg/m3,用去一半后,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    g/cm3。将一桶调和油从超市带到家中,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一名65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ρ水=1.0×103kg/m3)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小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分别进行了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1)小圆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①如图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②如图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2.4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g/cm3。
(2)妈妈送给小圆一个雪容融“挂件”。小圆利用厨房里的电子秤、茶壶、茶杯和水,按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了“雪容融”的密度。
①根据图3中的数据可算出“雪容融”的密度为    g/cm3。
②小圆按A、B、C、D、E的顺序进行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水的质量m1=0.3kg。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此时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1.4kg。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石块的密度ρ石。
18.密度为2×103kg/m3的金属容器,注入某种液体时,测得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总质量为80g时,液体恰好注满整个容器。求:
(1)容器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容器的容积。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期末复习题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为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拆开后发现由三层布组成,查阅资料后得知,制造口罩的主要材料为熔喷布,每平方米熔喷布的质量为50克,若去掉绳子和铁丝,该口罩用的布的质量约为(  )
A.0.6g B.2.4g C.7.2g D.20g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物体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每平方米熔喷布的质量为50克,若去掉绳子和铁丝,则该口罩用的面积约:S=12cm×17cm=204cm2=0.0204m2;则1m2可以做50个口罩,所以布的质量约为:50g×=1g。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变大
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
D.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解答】解: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A错误。
B、瓶里的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故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质量都相同,故C正确。
D、1kg铁和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大。
故选:C。
3.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比木头重”这句话是指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木块费力
B.根据公式ρ=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被踩瘪但没破的乒乓球,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分析】(1)“铁比木头重”这句话是指两者的密度不同,铁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根据公式ρ=可知,被踩瘪但没破的乒乓球密度变大。
【解答】解:A、“铁比木头重”这句话是指铁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故A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
C、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部分质量变小,密度不变,故C错误;
D、被踩瘪但没破的乒乓球,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小,所以密度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4.关于对公式的理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体积越大的物体,它的密度越小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有关
D.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通常是不变的
【分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根据ρ=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解答】解: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可以利用ρ=计算物质的密度,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5.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分析】(1)由图可知,纵轴代表质量,横轴代表体积,从图中数据可直接读出甲体积为20cm3时的质量;
(2)从图中读数乙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乙的密度;
(3)从图中可知甲、乙的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大小,再根据密度公式分析甲、乙的密度大小;
(4)从图中可知当甲乙的质量均为10g时,甲、乙的体积大小,进而可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A、由图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错误;
B、乙物质的密度:,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由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甲、乙的质量均为10g时,甲的体积为10cm3,乙的体积为20cm3,因此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一定质量水的体积与温度关系变化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C.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分析】通过图中体积与温度关系变化图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图可知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温度升高,液体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7.影视剧中,为了防止演员受伤,砸向演员的道具石头一般是用泡沫塑料制成的。将小石块和道具石头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盘,横梁静止后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大
B.道具石头的密度比小石块的密度大
C.质量相同时,道具石头的体积比小石块的体积小
D.体积相同时,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小
【分析】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横梁静止后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哪一侧,则说明这一侧的物体质量大,据此结合道具石头和小石块的体积大小,利用密度公式比较其密度大小,进而利用密度公式可判断质量相同时二者的体积关系、体积相同时二者的质量关系。
【解答】解:A、小石块和道具石头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右盘,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左侧,说明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小,故A错误;
B、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小,而图中道具石头的体积比小石块的体积大,根据ρ=可知,道具石头的密度比小石块的密度小,故B错误;
C、道具石头的密度比小石块的密度小,二者质量相同时,根据公式V=可知,道具石头的体积比小石块的体积大,故C错误;
D、道具石头的密度比小石块的密度小,二者体积相同时,根据公式m=ρV可知,道具石头的质量比小石块的质量小,故D正确。
故选:D。
8.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V1:V2=1:6,材料的密度之比为ρ1:ρ2=4: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是(  )
A.2:1 B.1:2 C.3:4 D.4:3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再根据球的体积之比,判断出哪一个球是空心的,再根据体积关系求出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
【解答】解:根据V=可知两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而球的体积之比为1:6,且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所以球2是空心的,球1是实心的,
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可知空心球的体积为:V2=6V,
由实心体积之比可知球2实心部分的体积为:V2实=4V1实=4V,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2空=V2﹣V2实=6V﹣4V=2V,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V2空:V=2V:V=2:1,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多选)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平衡标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便停止了调节
B.没有调游码到“0”刻度线上,就开始调天平的横梁平衡
C.使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
D.称量时所用的砝码已磨损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侧的质量会偏大,因此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会造成影响;
(2)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当然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3)当砝码粘有污物时,砝码的质量比所标的值偏大。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示数,所以,所测结果(就是读数)比实际质量小。
(4)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因此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解答】解:A、指针偏向右侧,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就偏大,而这一部分质量是不能通过砝码和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A正确;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相当于提前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在读数时,加上这部分质量,测量结果会偏大,故B错误;
C、当砝码粘有污物时,砝码的质量比所标的值偏大。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示数,所以,所测结果(就是读数)比实际质量小,故C错误;
D、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故D错误。
故选:AC。
(多选)10.根据如表所提供的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ρ/(kg m﹣3) 物质 密度ρ/(kg 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B.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铜块的体积大于铝块的体积
D.体积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
【分析】(1)根据密度表分析解答;
(2)由表中数据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分析;
(3)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用分析;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小用m=ρV比较。
【解答】解: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可知,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大,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由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铝块的体积大于铜块的体积,故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知,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由公式m=ρV知,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11.在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倾斜程度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a中水平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为0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
C.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D.图b中直线与横轴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分析】分析各图象,找出图象斜率与面积的表示的意义,然后逐一分析各选项,判断各选项说法的正误,作出选择。
【解答】解:A、图a是ρ﹣V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体积轴的直线,表示该物质的密度不变。故A错误;
B、图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ρ与体积V的乘积,即ρV,m=ρV表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故B正确;
C、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C错误;
D、图b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则图象表示物质的密度,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共4小题)
12.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木块的长度是  2.70 cm,物块的质量是  103 g。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
【解答】解:
(1)图甲中,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1cm,即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在6.7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0cm﹣4.00cm=2.70cm;
(2)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3g,则被测物体的质量:m=50g+50g+3g=103g。
故答案为:0.1;2.70;103。
13.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9:2 ;有一块冰的质量是900g,如果这块冰要全部化成水,则水的体积是  9×10﹣4 m3。
【分析】(1)知道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
(2)冰化为水质量不变,利用求出水的体积。
【解答】解:根据,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冰化为水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为:
m水=m冰=900g=0.9kg,
水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9:2;9×10﹣4。
14.超市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的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质量为4.6kg,则该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103 kg/m3,用去一半后,剩余调和油的密度为  0.92 g/cm3。将一桶调和油从超市带到家中,其质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已知调和油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位置无关。
【解答】解:调和油的体积为V=5L=5×10﹣3m3,
调和油的密度:
ρ===0.92×103kg/m3=0.92g/cm3。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还是0.92g/cm3。
将一桶调和油从超市带到家中,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0.92×103;0.92;不变。
15.一名65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0.065 m3。(ρ水=1.0×103kg/m3)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地理位置无关;
由题可知人的密度,已知宇航员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求出宇航员的体积。
【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地理位置无关,因此一名65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由题可知人的密度:,
由可知宇航员的体积:V===0.065m3。
故答案为:不变;0.065。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6.小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分别进行了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1)小圆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
①如图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82.4 g。
②如图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40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2.4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50 g。
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1.25 g/cm3。
(2)妈妈送给小圆一个雪容融“挂件”。小圆利用厨房里的电子秤、茶壶、茶杯和水,按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了“雪容融”的密度。
①根据图3中的数据可算出“雪容融”的密度为  1.1 g/cm3。
②小圆按A、B、C、D、E的顺序进行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AEBCD 。
【分析】(1)①天平称量质量,先读取砝码的质量,再读取游码的示数,物体质量为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之和;
②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③量筒中盐水的质量等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④利用盐水密度ρ盐水=可计算出密度;
(2)①根据图3中的数据可算出“雪容融”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求出“雪容融”的密度;
②要准确测出“雪容融”的质量和排开水的体积,要先测出“雪容融”的质量和空杯子的质量,再把“雪容融”放入溢水壶中,并且用空杯子接着所溢出的水,然后测出杯子和所溢出的水的总质量,最后求出所溢出的水的质量,由密度公式求出所溢出的水的体积,进而求出“雪容融”的密度,据此安排实验步骤。
【解答】解:(1)①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0g+20g+10g+2.4g=82.4g;
②量筒中盐水的体积:40mL=40cm3;
③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82.4g﹣32.4g=50g,
④盐水的密度:
ρ===1.25g/cm3;
(2)①根据图3A中的数据得出“雪容融”的质量为m雪容融=22g;
由图3:BCDE得到“雪容融”排开水的质量m排=72g﹣52g=20g,
则“雪容融”的体积V雪容融=V排===20cm3,
“雪容融”的密度ρ雪容融===1.1g/cm3;
②要准确测出“雪容融”的质量和排开水的体积,要先测出“雪容融”的质量和空杯子的质量,再把“雪容融”放入溢水壶中,并且用空杯子接着所溢出的水,然后测出杯子和所溢出的水的总质量,最后求出所溢出的水的质量,由密度公式求出所溢出的水的体积,进而求出“雪容融”的密度,所以正确的顺序为AEBCD。
故答案为:(1)①82.4;②40;③50;④1.25;(2)①1.1;②AEBCD。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水的质量m1=0.3kg。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此时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1.4kg。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石块的密度ρ石。
【分析】(1)已知瓶内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根据V=可求出瓶内水的体积;
(2)放入石块后,水面上升到瓶口,则石块和水的总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据此可求出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3)知道瓶子的质量、水的质量以及放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可求出石块的质量,根据ρ=可求出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1)已知瓶内水的质量m1=0.3kg=300g,水的密度ρ水=1.0g/cm3,
则瓶内水的体积:V1===300cm3;
(2)放入石块后,水面上升到瓶口,石块和水的总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
所以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V0﹣V1=500cm3﹣300cm3=200cm3;
(3)瓶子的质量m0=0.5kg=500g,水的质量m1=300g,
放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1.4kg=1400g,
则放入石块的质量:m石=m﹣m0﹣m1=1400g﹣500g﹣300g=600g,
石块的密度:ρ石===3g/c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300cm3;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是200cm3;
(3)石块的密度是3g/cm3。
18.密度为2×103kg/m3的金属容器,注入某种液体时,测得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与容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总质量为80g时,液体恰好注满整个容器。求:
(1)容器质量;
(2)液体的密度;
(3)容器的容积。
【分析】(1)从图中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cm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即容器的质量;
(2)从图中读取一组液体的体积和对应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可得出液体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3)已知液体装满容器时的总质量,进而可得出此时液体的质量,再根据可求出液体的体积,即容器的容积。
【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0cm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为40g,即容器的质量为m0=40g;
(2)当液体的体积为V=25cm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60g,
则液体的质量为:m=m1﹣m0=60g﹣40g=20g,
液体的密度为:;
(3)液体装满容器时,液体的质量为:m′=m2﹣m0=80g﹣40g=40g,
液体的体积为:V′===50cm3,即容器的容积为50cm3。
答:(1)容器质量为40g;
(2)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3)容器的容积为50c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