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易错点课时训练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易错点课时训练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06 17:5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易错点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不是方程的是( )。
A. B. C. D.
2.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 )图表示。
A. B. C. D.
3.已知,根据等式的性质,下面等式转化后错误的是( )。
A. B.
C. D.
4.已知5.2+x=A,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5.2+x)×2=2A B.5.2+x-x=A-x
C.5.2+x-5.2=A-5.2 D.5.2+x-5.2=5.2-A
5.用a,b,c表示三个数,如果a>b,且b=c,那么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A.a>c B.a<c C.a=c D.a=b=c
6.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y>5是方程 B.a2>2a
C.如果a=b,a+3b=4b D.b×5省略乘号可以写成b5
二、填空题
7.公元250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写了一本数学巨著是( )。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引入了未知数的概念。
8.只列式,不计算。
列式:________
9.在“3a-b、y+a=8、15x=0、2m+1>8、9+6=15”中,等式有______个,方程有______ 个。
10.在天平左边放1袋盐和2袋鸡精,右边放5袋鸡精,天平平衡。那么1袋盐和( )袋鸡精同样重。
11.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a÷( )=b÷20 a+8=b+( ) a×d=b×( )
12.已知3A=B,那么3A-8=B-( ),6A=( )B。
三、判断题
13.2x+9=9.01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
14.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
15.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16.根据等式的性质,如果a=b,那么ad=bc。( )
17.如果,那么。( )
四、解答题
18.妈妈买来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鹅,一共重15千克,已知一只鸡和一只鸭共重8千克,一只鹅和一只鸭共重9千克,请问:鸡、鸭、鹅各重多少千克?
19.一台电脑的价钱等于三台电视机的价钱,6台DVD的价钱也等于1台电脑的价钱,几台DVD的价钱等于1台电视机的价钱?
20.已知○+△=160,□+△=160,○是否等于□?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21.两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16元,一支钢笔和两支圆珠笔共11元,一支钢笔多少元?
2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B
【分析】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是等式;(2)必须含有未知数。
【详解】A.,有未知数,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B.,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C.,有未知数,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D.,有未知数,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理解方程的含义,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B
【分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说明等式包含了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例如:2x+1=7既是等式,也是方程,2×3=7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明确方程和等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据此即可逐项分析。
【详解】A.3x+6=12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6,得3x+6-6=12-6,则3x=6,正确;
B.3x+6=12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得(3x+6)÷3=12÷3,则(3x+6)÷3=4,错误;
C.3x+6=12等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得(3x+6)÷3=12÷3,则(3x+6)÷3=4,正确;
D.3x+6=12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3x,得3x+6-3x=12-3x,则6=12-3x,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灵活运用。
4.D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A.(5.2+x)×2=2A,利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2,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成立;
B.5.2+x-x=A-x,利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x,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成立;
C.5.2+x-5.2=A-5.2,利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2,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成立;
D.5.2+x-5.2=5.2-A,不符合等式的性质,左右两边不相等,等式不成立。
故答案为:D
【点睛】掌握等式的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A
【分析】根据题意可直接将b换成c,即可比较a与c的大小,依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a,b,c表示三个数,如果a>b,且b=c,那么a>c。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等量代换问题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由方程的意义可知,方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a的值不确定,a2和2a的大小关系也不能确定,举例说明即可;
(3)把4b化为(b+3b),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字母和数字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据此解答。
【详解】A.x+y>5含有未知数x和y,但x+y>5不是等式,所以x+y>5不是方程;
B.当a=0.2时,a2=0.22=0.2×0.2=0.04,2a=2×0.2=0.4,因为0.04<0.4,所以a2<2a,当a=0时,a2=02=0,2a=2×0=0,此时a2=2a;
C.如果a=b,a+3b=4b,a+3b=b+3b,等式两边同时加上3b,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D.b×5省略乘号可以写成5b。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含有字母式子的化简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算术》
【详解】像10=x+2,4y=20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公元250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写了一本数学巨著《算术》,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引入了未知数的概念,并使用符号表示未知数,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开启了符号代数的大门。因此,人们常常称丢番图为“代数学之父”。
8.3x=2.4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本练习本的价格为x元,共有3本,总价为2.4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3x=2.4
解:3x÷3=2.4÷3
x=0.8
【点睛】本题考查列简易方程,明确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 3##三 2##两##二
【分析】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据此分析。
【详解】在“3a-b、y+a=8、15x=0、2m+1>8、9+6=15”中,等式有y+a=8、15x=0、9+6=15,共3个;方程有y+a=8、15x=0,共2个。
【点睛】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3
【分析】由题意可知,1袋盐的重量+2袋鸡精的重量=5袋鸡精的重量,所以1袋盐的重量相当于3袋鸡精的重量。
【详解】由分析可知:
1袋盐和3袋鸡精同样重。
【点睛】本题考查等量代换,明确1袋盐的重量+2袋鸡精的重量=5袋鸡精的重量是解题的关键。
11. 20 8 d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0,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a÷20=b÷20;
(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8,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a+8=b+8;
(3)等式两边同时乘d,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所以a×d=b×d。
【点睛】熟记并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2. 8 2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在等式的左边减去8,则右边也应该减去8,即3A-8=B-8;根据等式的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在等式的左边乘2,则右边也应乘2,即3A×2=B×2,也就是6A=2B,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已知3A=B,那么3A-8=B-8,6A=2B。
【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用等号连接的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2x+9=9.01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它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等式和方程的定义以及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据此解答。
【详解】如:2×36=72,是等式,不是方程。
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15.×
【分析】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是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除以一个数的前提条件是这个数不能为0;
所以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成立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等式性质内容的理解,要注意:当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必须得0除外,等式才仍然相等。
16.×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如果a=b,那么ad=bc中,等式的两边分别乘d和c,不符合等式的性质,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熟记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对于不等式同样适用,据此解答。
【详解】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求解。
18.鸡重6千克;鸭重2千克;鹅重7千克
【分析】用1只鸡,1只鸭和1只鹅,共重15千克减去1只鸡和1只鸭共重8千克,即可得1只鹅的重量;
再用1只鹅和1只鸭共重9千克,减去1只鹅的重量,即可得1只鸭的重量;
再用1只鸡和1只鸭共重8千克减去1只鸭的重量,即可得1只鸡的重量。
【详解】1只鹅:15﹣8=7(千克)
1只鸭:9﹣7=2(千克)
1只鸡:8﹣2=6(千克)
答:鸡重6千克、鸭重2千克、鹅重7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关键是用1只鸡,1只鸭和1只鹅,共重15千克减去1只鸡和1只鸭共重8千克,即可得1只鹅的重量。
19.2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台电脑的价钱等于三台电视机的价钱,6台DVD的价钱也等于1台电脑的价钱,说明1台电视机的价钱是1台DVD的价钱的2倍,那么2台DVD的价钱等于1台电视机的价钱。
【详解】6÷3=2
答:2台DVD的价钱等于1台电视机的价钱。
【点睛】等量代换思想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
20.○等于□;理由见详解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个等式的左边-左边=右边-右边,将△抵消后,○如果减□结果是0,表示○等于□;结果不等于0,表示○不等于□,据此分析。
【详解】○等于□。
○+△=160①
□+△=160②
①-②:○+△-□-△=160-160
○-□=0
○=□
【点睛】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21.7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2支钢笔的钱+1支圆珠笔的钱=16(元);①
1支钢笔的钱+2支圆珠笔的钱=11(元);②
因此4支钢笔的钱+2支圆珠笔的钱=32(元);③
依据等式②、③先计算出多的钢笔的只数,再计算出多的钱数,最后用多的钱数除以多的钢笔的只数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支钢笔的钱+2支圆珠笔的钱=11(元);
4支钢笔的钱+2支圆珠笔的钱=32(元)
4-1=3(支)
32-11=21(元)
21÷3=7(元)
答:一支钢笔7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量代换问题的计算,应先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22.5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则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为18千克,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也为18千克;据此可以算出一只兔子一天的吃草重量和一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进而求得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草的重量。
【详解】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
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
即: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18千克;
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9=18千克÷9
则:一只兔子一天吃草的重量=2千克;
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
即: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18千克
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6=18千克÷6
则:一只羊一天共吃草的重量=3千克;
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2+3=5(千克)
答: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5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等量代换是指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