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重难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2021 金寨县)某天中午12时气温为3℃,下午6时的气温比12时低7℃,则下午6时的气温是( )
A.﹣3℃ B.﹣4℃ C.+4℃
2.(2021秋 涧西区期末)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A.2 B.4 C.8
3.(2015 宜宾校级模拟)一根长3米的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则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为( )立方分米.
A.18.84 B.188.4 C.1.884
4.(2021秋 兖州区期末)甲建筑物在乙的北偏西20°方向上,则乙建筑物在甲的( )方向上.
A.西偏北 B.南偏西20° C.南偏东20°
5.(2013 玉林模拟)能被3和5整除,且个位数是0的两位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6.(2013 玉林模拟)从一根长2米的绳子一端起,每隔米或每隔米做一个记号(两端不做标记,同一位置也不重复做标记).绳子上做的标记一共有( )
A.7个 B.8个 C.10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7.(2022秋 金华期末)元旦北京最高气温是零下3℃,还可以表示为 .
8.(2022 衡山县)一个数由9个亿、5个百万、4个十万、8个千组成,这个数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约是 亿.
9.(2021秋 玉门市期末)3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0.(2022 阳新县)A=2×2×3,B=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2022 云南)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2.(2022 江城区)如图,摆一个△用3根小棒,摆2个△用5根小棒,摆3个△用7根小棒.照这样,摆5个△用 根小棒,用21根小棒可以摆 个△.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3.(2021春 南开区期末)100kg大豆可以榨豆油13kg,1t大豆可以榨豆油0.13t. .
14.(2022 埇桥区)在90克水中加入10克糖,得到的糖水浓度是10%。
15.(2022 埇桥区)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16.(2022 埇桥区)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精确到十分位是4.9,这个数最小是4.90。
17.(2022 邹城市)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为0。
四.计算题(共32分)
18.(2022 普洱模拟)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3.48+6.2= 4.9÷0.7= 2.4×5= 8﹣=
+= 12× 310×4= 0÷=
÷= ×= 123﹣57= 43=
19.用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9.68+(2.65﹣1.55)×1.1 ×[﹣(﹣)]
[1﹣(+)]÷ 1375+450÷18.
20.(2017 云南模拟)求未知数x.(每题4分,共8分)
80﹣4x=56 8.4:0.35=x:1.5.
五.解答题(21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29分)
21.(2022春 阳泉期中)王叔叔将24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到期时,王叔叔从银行取出本金和利息共27600元.王叔叔存款时的年利率是多少?
22.(2022 汶上县)一个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周长为18.84m,高4.5m。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700kg,这堆小麦的质量约为多少吨?(结果保留整数)
23.(2022 思明区模拟)张勇与李龙分别从A城、B城同时出发,开车到C城参加母校校庆活动。A城到C城与B城到C城距离的比是2:3,他们两人开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80千米,到达C城时,李龙比张勇晚了小时。求从A城经C城到B城的路程。
24.(2021秋 德兴市期末)用一根长120厘米铁丝正好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5.(2022春 通渭县期中)学校要铺会议室.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2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26.(2022春 青岛期末)小明骑自行车上学时,先要骑一段平路,然后要爬一个陡坡,接着下一个坡,再爬一个缓坡,最后骑一段平路就到了.
(1)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少分钟?他的最高速度是多少?
(2)有两段时间,小明骑车的速度相同,是哪两段时间
(3)从第几分钟起小明开始爬陡坡?爬陡坡共用去几分钟?爬到坡顶时,小明的速度是多少?
小升初重难点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解:3﹣7=﹣4(℃),
答:某天中午12时气温为3℃,下午6时的气温比12时低7℃,则下午6时的气温是﹣4℃;
故选:B.
2.【解答】解:25.12÷3.14÷2
=8÷2
=4(厘米)
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
故选:B.
3.【解答】解:2×(2﹣1)=2(个);
3米=30分米;
12.56÷2×30
=6.28×30
=188.4(立方分米);
答: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188.4立方分米.
故选:B.
4.【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甲建筑物在乙的北偏西20°方向上,则乙建筑物在甲的南偏东20°方向上.
故选:C.
5.【解答】解:100以内的3和5的公倍数,且个位数是0的有:30、60、90.
故选:C.
6.【解答】解:米的标记有:2÷﹣1=3(个)
米的标记有:2÷﹣1=5(个)
米和米重复标记在1米处,有2÷1﹣1=1(个)
一共标记数为:3+5﹣1=7(个)
答:绳子上做的标记一共有7个;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解:元旦北京最高气温是零下3℃,还可以表示为﹣3℃;
故答案为:﹣3℃.
8.【解答】解:这个数写作:9 0540 8000;
9 0540 8000≈9亿.
故答案为:9 0540 8000,9.
9.【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
3的分数单位是,
3=,里面含有17个,即它有1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3=,即再增加 3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故答案为:、17,3.
10.【解答】解:A=2×2×3,B=2×3×5,
因为A和B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A独有的质因数是2,B独有的质因数是5,
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2×3=6,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故答案为:6,60.
11.【解答】解:8÷=40000000(厘米)=400(千米)
答: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400千米.
故答案为:400.
12.【解答】解:由分析及规律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火柴,n为正整数,
当n=5时,
2n+1=2×5+1=11(根);
即摆5个△用 11根小棒.
当2n+1=21时,解得整数n=10.
即用21根火柴可以搭成这样三角形的个数是10.
故答案为:11;10.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解答】解:1吨=1000千克
1000÷100×13
=10×13
=130(千克)
130千克=0.13吨
即1t大豆可以榨出0.13吨豆油,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解答】解:10÷(90+10)×100%
=10÷100×100%
=10%
答:糖占糖水的10%。
所以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解答】解:因为表面积和体积不能比较大小,
故答案为:×.
16.【解答】解: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精确到十分位是4.9,这个数最小是4.85,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8.【解答】解:
3.48+6.2=9.68 4.9÷0.7=7 2.4×5=12 8﹣=7
+= 12×= 310×4=1240 0÷=0
÷= ×=1 123﹣57=66 43=64
19.【解答】解:(1)9.68+(2.65﹣1.55)×1.1
=9.68+1.1×1.1
=9.68+1.21
=10.89
(2)×[﹣(﹣)]
=×[﹣]
=×
=
(3)[1﹣(+)]÷
=[1﹣]÷
=÷
=3
(4)1375+450÷18
=1375+25
=1400
20.【解答】解:(1)80﹣4x=56
80﹣4x+4x=56+4x
56+4x=80
56+4x﹣56=80﹣56
4x=24
4x÷4=24÷4
x=6
(2)8.4:0.35=x:1.5
0.35x=1.5×8.4
0.35x=12.6
0.35x÷0.35=12.6÷0.35
x=36
五.解答题(共6小题)
21.【解答】解:(27600﹣24000)÷24000÷3
=3600÷24000÷3
=0.15÷3
=5%
答:王叔叔存款时的年利率是5%.
22.【解答】解:700千克=0.7吨
×3.14×(18.84÷3.14÷2)2×4.5×0.7
=×3.14×9×4.5×0.7
=42.39×0.7
≈30(吨)
答:这堆小麦的质量约为30吨。
23.【解答】解:80×÷
=60÷
=300(千米)
答:从A城经C城到B城的路程是300千米。
24.【解答】解:3+2+1=6(份)
120÷4=30(厘米)
30×=15(厘米)
30×=10(厘米)
30×=5(厘米)
15×10×5=750(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50立方厘米.
25.【解答】解:设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x块砖,则有:
(5×5)x=(4×4)×200
25x=16×200
25x=3200
x=128
答: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128块.
26.【解答】解:(1)从图上看出小刚骑车从家到学校,用了20分,从图上折线的最高点可知小刚的最高速度是30千米/时.
(2)折线是平着时,说明速度是不变的,所以为:从2分到6分速度相同,从16分到18分速度也相同.
(3)从图上可知是从6分钟开始到10分钟之间时间是爬坡,10﹣6=4(分钟),根据图可知爬到坡顶的速度是5千米/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