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图说历史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
沦陷
淞沪会战上海沦陷
南京沦陷
南京大屠杀
徐州会战徐州沦陷
广州、武汉沦陷
1931.9
1937.7
1937.8
1937.12
1938.5
1938.10
结合地图和课本内容思考,此时的日本面临什么困境?
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
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等。
日本对华政策变化 对国民党
对中共
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共的应对 国民党
中共
亲日派:汪精卫叛变,建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皖南事变”
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敌人封锁。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表现:
(3)影响: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13日
新四军军部和9000人的支队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人的伏击。2000余人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项英遇难。
叶挺
云岭
茂林
皖南事变示意图
项英
共产党:坚持抗战,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封锁。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毛主席为大生产运动题词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2、全民族抗战:
(1)原则: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2)表现:(阅读教材P105,用史实说明战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全民族坚持抗战,使日本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
全民族抗战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美国华侨捐献的两辆血库救护车
南洋华侨捐献的汽车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中共中央主席;
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二、中共七大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代表们步入会场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众会场
1、概况:
二、中共七大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党的政治路线:
3、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刘少奇在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从1937……到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当局仍旧反对发动广大民众参加的人民战争,仍旧限制人民自动团结起来进行抗日和民主的活动……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二、中共七大
二、中共七大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团结:
胜利:
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如何夺取抗战的胜利
胜利后走什么道路
材料: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爆发,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败局已定;太平洋战场美军转入反攻。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
思考:到1945年国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4月,希特勒自杀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广岛
长崎
国外: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广岛
长崎
国外: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苏联红军向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国内: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战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大公报》1945年8月15日载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9日,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第六单元
上
海
重庆
北平
台湾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面: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名人。
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请尝试说明理由。
屈原 —— 指日本屈服于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蒋干——蒋介石政府正面战场组织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杨靖宇等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5年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领导“一二.九运动”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成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1937年 七七事变后,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大捷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增强国人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940年 组织发动百团大战,振奋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 坚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和反“扫荡”斗争
1945年 召开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史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从哪些方面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决定性因素
指引前进方向
维护团结抗战大局
支撑起民族解放的希望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大力支持
(1)中华民族的觉醒,各族人民的团结与英勇抗争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根本原因
相关史事 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作战12.5万余次,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余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即解放区已有19块,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近1亿。
在根据地,青年踊跃参军
平型关打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六单元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中华民族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第六单元
③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国际上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1894年
1900年
1945年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
新中国成立
奥运会
一带一路
问题探究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伟大意义
促进民族觉醒,为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
1840年
1949年
2008年
2015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日本侵略华策略改变 及各界反应
2.中共七大
3.战略反攻:(日本+美国+苏联+中共)
(1)时间+地点
(2)内容: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意义:
(2)全民抗战表现
①②③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战争结果: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课堂总结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