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先说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知道人教版教材中单元编排很灵活,有以话题编排单元、有以题材编排单元、有以文体编排单元。而本单元是以思维形式编排的单位。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像极为丰富的作品。有《郭沫若诗两首》、《女娲造人》、《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以及《富言四则》。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这些作品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想像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七年级的学生并不是刚接触此类文章,在《新课标》中对小学1—2年级的阶段目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求应该不同。要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
对于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的学生其实早已熟悉。综合以上这些分析,在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2)复述、分角色读课文、揣摩人物心里,品析人物形象,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了解童话想象夸张是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揭露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启发同学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四、说教法与学法 。
考虑到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所以把本节教学重点定为:学会关注人物描写,感受想像魅力。另外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现实问题,把本节课的难点定为: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格。
说教具:我将采用ppt的方式来讲这篇课文,一共有十九张ppt,供学习时使用。
说教学课时:本课2计划用二课时,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分法:(1)讨论探究法:课文中的某些问题我给大家设置了讨论的机会,让同学们合作体会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也能活跃了课堂氛围。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2)演示法:这节课我还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电影动画片段,以使大家复述课文时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又是很好的复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大家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学法: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表达、自学、归纳、探究、表演等学习方法,通过让学生用心体会、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共同探讨等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会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受过骗,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以便于让学生将课文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整体感知:为了让同学们快速整体的把握本文,我会让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见ppt)快速浏览课文。
探究理解:我运用的是常式的学习方法,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进行精细的学习,我会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等,比如第一部分我会问同学们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主题拓展:在主题拓展这一块,我会向同学们提出该如何防骗的问题,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并进行正确的点评。
小结: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衣,赤裸裸的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的揭露了皇帝的昏庸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露真相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作业:我会布置一个思考题,请同学们到课下去了解一下本文作者安徒生,及其写作当时的背景,下节课交流。为下节课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打下基础。
说板书设计:我将采用图画式板书(见ppt)和词语式板书,以便于同学能够更好的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