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24 诗词曲五首 第2课时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24 诗词曲五首 第2课时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6 14:39:42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24 诗词曲五首
24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有关词语的含义。
3.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五首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2.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并能够背诵。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
第二课时
南乡子 .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过零丁洋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北固山在镇江市区北面长江边上, 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盛赞。雄居山巅的甘露寺,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
北固山图
稼轩故里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行伍出身,以武起事,最终以文成业
预习交流
作者介绍
作者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
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
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写作背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词牌名。
题目。
有所感慨。
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题目解说
1.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móu
读译诗歌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西临长江。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注释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词翻译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叩天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词中三问
一问:

倒装句,神州何处?
内容赏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二问: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一问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问答具有强烈的抒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无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
孙权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谁?
和谁?
“战未休”含义深刻, 实写史事,却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说一说: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讽刺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怯懦苟安,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
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功绩。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合作探究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政权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写作手法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在写作技巧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问答入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层层推进,不仅表现感情的悲怆,也看出诗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二是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三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流露出他爱国、卫国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阕写景
望神州
北固楼
千古事
长江流
下阕怀古
万兜鍪
战未休
谁敌手
孙仲谋
感慨兴衰
赞美孙权
讽刺当朝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
预习交流
这首诗是作者在第二年正月经过零丁洋时写的,里面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当时元军的都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作为回答。
《过零丁洋》这首诗意境雄浑,气势豪迈,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背景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韵脚:双数诗行末尾押韵的字,押“ing”韵
huáng
liáo luò
读译诗歌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经:经书。干戈:指战争。寥落:稀少。四周:四年。
风飘絮,雨打萍:风中柳絮,雨中浮萍。同样比喻国家和自身摇摆不定。
注释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①不投降卖国;②爱国之心。汗青:史册。
前两个“惶恐”“零丁”:地名。
后两个“惶恐”“零丁”:表心情。
自幼刻苦研究经书,科举考试得中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了整整四年。
诗文翻译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飘飞的柳絮, 我这一生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浮。
带兵抗元失败后,经惶恐滩一带匆忙撤离, 如今被俘,路过零丁洋,不禁叹息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描写环境,写了个人与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自己20岁时,由科举走上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内容赏析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国家危在旦夕和个人命运比喻成狂风中的柳絮和骤雨里的浮萍,写出了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比喻
比喻
3.颈联巧借地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诗人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慨叹眼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一语双关
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直抒胸臆,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明自己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意志和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崇高气节,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拓展延伸
1.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
2.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明·于谦《石灰吟》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主题思想
《过零丁洋》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回忆诗人一生坎坷不平的遭遇,抒发了诗人忧世之痛和舍生取义、为国家捐躯的豪情壮志。
诗人选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片段,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高度概括了个人的生平遭遇和国家局势,表达出诗人慷慨激昂、忠心耿耿的崇高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悲壮激昂,高度概括。
写作特色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20岁时,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颔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概括了诗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抒情和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
本课小结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慷慨悲壮、气吞山河。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 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收尾而成为千古名作。
首联:步入仕途,起兵抗元。
颔联:国家危难,命运艰辛。
(比喻)
颈联:形势险恶,境况危苦。
(对偶)
尾联:舍生取义,名垂青史。
叙事
抒情
板书设计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曲牌名
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预习交流
题目解说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曲简介
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有小令和散套两种。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新知认知
作者小传
张养浩(1270--1329) 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以积劳病卒。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读译诗歌
译文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
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唉!一朝建立,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整体感知
写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一个“聚”字,化静为动,赋予群峰以生命和意志,生动地表现了群峰聚集的动态。
一个“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气势。
1.你从文中看见了怎样的山、水景色?
内容赏析
怀古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踌躇”是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之意。
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
顿生悲哀伤感之情。
2.作者看见此情此景产生踌躇之情,作者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躇踌?
怀古
【创作背景】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抒情
3.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着的无比愤慨。
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
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本文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在苍劲雄健、含蓄沉郁的笔风下,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主题思想
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色
总结
怀古诗的情感意蕴
或伤感悲凉
或苍劲雄健
或雄浑壮阔
或含蓄沉郁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含蓄表明作者对恢复中原的渴望的句子: 。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 ? 。 。
(2)《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 , 。一语双关,暗示诗人处境艰危的句子: , 。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句子: ?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随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情景的句子: , 。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主旨的句子:
; 。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千古怅叹为哪般?
A.这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下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B
2.下列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D
3.下列对《过零丁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元曲,标题中的“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昔日六朝古都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躇伤心。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解析:“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侧面描写战争。
作业布置
1.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2.感受诗词曲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其中一首的画面。
山坡羊·潼关怀古
潼关
山:峰峦如聚(视)
水:波涛如怒(听)
雄伟险要
兵家必争
怀古
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战争连连
改朝换代
主旨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人民疾苦
忧虑国计民生
(写景)
(抒情)
(议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