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巩固训练
一、单选题
1、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 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2、《百家讲坛》中曾提到的“塞北三朝”,实际上指的是两宋时期出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与北宋、南宋都对峙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辽、金 B.西夏、金 C.辽、西夏 D.金、蒙古
3、公元166年,汉朝与大秦(古罗马)进行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朝还与朝鲜、日本、越南有密切的交往,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这些史实证明汉代对外交往的特征是( )
A.对外交往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4、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 )
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5、在回纥民族分布区,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高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 渐渐疏远。由此说明了( )
A.回纥的政权已经瓦解 B.唐玄宗反对羁縻府州制
C.国力强盛边疆才安定 D.回纥助唐平叛安史之乱
6、康熙帝时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由中枢机构、直属机构、附属机构和派出机构组成,主要职责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以及处理与沙俄的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
A.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叛乱频繁 B.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C.清朝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D.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7、有学者认为: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是中英间第一次通使。英国借为乾隆祝寿之名,出使中国,最终目的是说服乾隆皇帝,同意公使驻京,开放天津等港口贸易,把中国纳入西方文明体系。但双方没有经过谈判,清政府便以“敕书”拒绝了英国的一切请求。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该学者表达的主旨是( )
A.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酝酿了后来的侵华战争
B.中国早在1793年就已经进入近代
C.清朝丧失了近代西方国家与之交往的机会
D.英国对华的侵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8、康熙三十年(1691年),古北口总兵蔡元请示修葺已毁长城之事,康熙帝回复:“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据此可知,康熙认为( )
A.清朝边境非常安全 B.清初民族关系融洽
C.得民心者自得天下 D.要减轻百姓的负担
9、秦汉时期,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或被封为侯爵,或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中任职。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京城,有的定居在中原地区的各封地,与汉人杂处。出现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王朝统治手段调整 B.民族平等政策落实
C.民族交融方式发展 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10、秦国蜀守李冰大力兴修水利,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兴学,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这些举措( )
A.促进了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的上升B.推动了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
C.反映了秦汉地方治理政策的转变D.稳定了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
11、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B.高度繁荣多元一体
C.官府主导朝贡贸易 D.对外开放互通有无
12、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的影响
C.民族交融的加深 D.专制集权的强化
13、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
A.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14、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 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15、明清统治者实行朝贡贸易,“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同时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他们的这些做法( )
A.意在進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B.适应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需要
C.确保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D.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
16、下表为唐代都护府与都督府比较一览表。据此得出( )
项目 都督府 都护府
分布格局 边疆防御体系处于内层 居于都督府的防御之外
管辖地区 多是内附的边疆民族 身居边疆民族地区
A.都护府是管辖边疆的重要机构 B.都督府与都护府之间相互牵制
C.两者加强了对边疆的有效治理 D.唐朝形成完善的都护管理制度
17、隋朝的鲜卑族大臣在朝廷中占很大比重;唐朝前期,中央官员近一半是少数民族,唐朝后期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一半以上来自少数民族。这一现象反映了隋唐( )
A.统治者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B.两朝统治者重视血脉亲情
C.用人不当导致了藩镇割据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18、儒学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援引“懂礼即国”的汉儒学说,自称“中国”,但也没有将宋人排除在“中国”之外。这说明( )
A.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 B.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
C.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增强 D.民族关系受理学影响
19、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统辖吐蕃地区,下设宣慰司等机构,对吐蕃地区进行深入统治,这种行政管辖方式,为明清两朝沿袭。这说明( )
A.元朝开始接受中原体制 B.不同民族的风俗逐渐趋同
C.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D.南部边疆得到较多开发
20、唐太宗时期,境内居住着大量外国侨民仅广州的西洋侨民就有二十万人以上。这些外国侨民可以享受“国民待遇”自由生活、经商学习、参加科举考试,有不少人在中央或地方的官府中任职。这反映了唐朝( )
A.国家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B.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D.经济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21、《仓颉篇》是秦汉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据此主要可以验证秦汉时期( )
A.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 B.文字统一对大一统的促进
C.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史实 D.西域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22、汉代的互市成为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乌桓等边疆少数民族进行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 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这反映了( )
A.各民族群众可以自由进行贸易 B.汉朝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汉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中原与边疆生产方式的差异
23、1004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境开展互市贸易。”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其价值在于( )
A.宋勉强获得北部边防安定 B.导致北宋统治危机加重
C.辽获得财富有利经济发展 D.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4、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承认中华正统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本都与中原汉族政权无大的区别。这一现象( )
A.体现了中华一体的政治观念 B.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实力
C.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出现 D.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25、唐朝疆域广阔,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明。下列叙述中,哪些是唐朝为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
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
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二、材料题
2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吐蕃、靺鞨族等迅速发展。唐朝为加强管理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及医药书籍等,封鞋羯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被草原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唐王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形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
材料二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的观点,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
27、自古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17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丝绸的转手贸易”“大秦派使者出访东汉”“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日本北九州一带)使者的金印‘汉委(倭)奴国王’印”可知,汉代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且对外交往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有汉朝和大秦的交往,大秦不属于亚洲国家,故不能得出A项结论;使者往来只是对外关系的其中一项内容,并非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D项材料体现不出。
4、答案:B
解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说明在其认识中,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对政权的巩固促进了民族融合,B正确;A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四夷而非仅仅有北方,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唐髙宗设置了瀚海都督府,而到了唐玄宗以后安北都护府辖境内的各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渐渐疏远”可知,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时期羁縻府州与唐关系紧密是唐国力强盛的体现;而玄宗之后“羁縻府州与唐王朝的政治关系不再紧密,渐渐疏远”,是唐国力衰落的体现,故选C项。840年,回纥汗国瓦解,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唐玄宗时,靺鞨族地区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属羁縻府州制范畴,排除B项;羁縻府州与唐“不再紧密,渐渐疏远”,与安史之乱对唐政权的冲击有关,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出理藩院独立设置,负责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与对俄关系等,这表明清朝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D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当时蒙古、新疆等地区是否叛乱频繁,A项排除;元代宣政院主要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与理藩院职能不同,B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7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但双方没有经过谈判……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学者认为清政府丧失了近代西方国家主动与之交往的机会,C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中国进入近代的标志是鸦片战争的爆发,B项错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本意是想通过和平方式与中国通商,并不是要侵略中国,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康熙帝认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即得民心者得天下,真正的防御是修德安民,故C项符合题意。“非常安全”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民族关系是否融洽,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9、答案:A
解析: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施以封爵、任命为政府官员及与汉人杂处等怀柔政策,这种政策是对以往对立政策的调整,有助于边疆的稳定,故A项符合题意。秦汉时期受到优待的只是部分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这并非真正的民族平等,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秦汉之前的民族交融方式,无法对比得出民族交融方式有所发展的结论,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在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致力于‘化夷为夏’。二者都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推崇”可知,李冰和文翁的措施有利于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管理,根据律令治民和“化夷为夏”有利于巴蜀民众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推动巴蜀民众国家和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巴蜀地区政治地位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巴蜀地区政治地位上升的结论,A项错误;“尊重地域性传统的同时根据律令治民”与“化夷为夏”反映出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政策是一致的,C项错误;题干旨在强调李冰与文翁二人因地制宜治理巴蜀地区,未涉及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秩序相关信息,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唐朝时期,中国的产品不断销往西方,同时,西方的文化、科技、艺术、宗教等输入中国,这些充分证明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开放、互通有无,故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世界领先”“高度繁荣”,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提及当时的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宋朝差吏男仆按规定戴‘曲翅幞头’,式样可见于宣化辽墓壁画。契丹男子通常披发,一些比较有身份的人在宋朝开始慢慢将头发上拢,裹成兔鹘巾”,这样的发饰与唐朝的幞头类似”可知,汉人的穿戴式样出现在辽代墓葬壁画中,契丹人的发式也受到了汉族的影响,说明民族交融的加深,所以C正确;材料涉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融合,没有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A错误;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深,这与“程朱理学的影响”无关,所以B错误;“专制集权的强化”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民族交往。根据材料“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及所学可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交融,鲜卑习俗受汉人习俗影响很大,D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清代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而设定与内地不同的特别行政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项;特别行政区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特别行政区的设置虽然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并不能解决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为贡赐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政策的实施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即边患危机的加深和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了都护府和都督府的比较,两者分布格局不同,管辖地区存在着差异,但都有利于对边疆的管辖,故C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并未体现都督府与都护府之间的“相互牵制”关系,B项排除;D项未能完全涵盖材料信息内容,排除。
17、答案:D
解析:材料阐述了隋唐时期朝廷官员中少数民族成员占比较多的现象,说明隋唐时期不同民族出身者都有任官资格,体现出当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只提及少数民族官员的数量较多,据此无法推测统治者的主观态度,排除A、B两项。“用人不当”在材料中体现不出,且藩镇割据出现于唐末,而材料的时间范围涉及隋至唐,排除C项。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强化。辽人、金人和宋人 都自称“中国”,体现了当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说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识在增强,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认同,并不代表中原文明得到广泛认同,排除A项;“日益频繁”是一个渐进过程,材料只是在阐述一种现象,没有进行比较,无法得出,排除B项;宋明理学对民族品格有较大影响,排除D项。
19、答案:C
解析:元朝的宣政院以及宣慰司设置意味着西藏被纳入中央管辖,明清两朝沿袭这一行政管辖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A错在“开始”,而且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题干未涉及不同民族,而是强调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方式,排除B项;南部边疆的开发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20、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大宗时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多,而且很多外国人在中国任职做官,这体现了唐朝在对外政策上的开放与包容,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统治者对外国人的政策,未涉及到国家治理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政策,而不是国内各民族情况,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统治者对外国人的政策,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情况,故排除D项。
2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民族交往。结合材料可知,西域地区遗址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可知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一问题,排除B项;材料所述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问题,排除C项;D项材料有所反映,但不能完全反映,排除。
22、答案:D
解析:材料“汉朝以铁器、丝织品和其他手工艺品及粮食等,交换少数民族的牛马及土特产品”体现的是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互补,这主要和二者的经济形态不同有关,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互市有一定的限制,排除;重农抑商政策在汉朝得到强化,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23、答案:D
解析:“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实现了长久的和平,这种和平有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正确;A、B、C是从澶渊之盟对民族政权当时产生的影响角度分析,而非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24、答案:A
解析:少数民族承认中华正统建立政权可知A正确:材料内容与军事实力无关,故排除B:少数民族政权承认中华正统,无法证明有利于统一还是分裂,故排除C;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各少数民族承认中华正统,中华文化与主旨不符,故排除D。
2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婚、册封、设立管辖机构均是唐朝为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故①②③正确。④不属于唐朝为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故排除。故B项正确。
26、
(1)答案: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解析:民族观,根据材料一“朕独爱之如一”得出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根据材料一“先后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得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根据材料一“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得出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根据材料二“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得出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根据材料二“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得出构建各族一家的民族意识,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2)答案: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利于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疆域的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构建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27、
(1)答案: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经济发展;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百余年间,唐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等信息从涉及地区、设置时间和规模以及设置的特点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经济发展以及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等角度分析作答。
(2)答案: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
解析:依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等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以及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强烈等角度分析作答。
(3)答案: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依据材料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角度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