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依“标”扣“本”
奉标承教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通过了解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相关史料。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对外反抗列强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知道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和感悟抗战精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通过运用近代的文字资料、影像资料等再现历史的情境。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历史报刊、历史论著、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影片、历史实物等,特别是用好红色资源。
学:搜集相关史料,深入研讨,撰写有关中共七大的历史小论文。认识中共七大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围绕抗战精神,举办革命精神研讨会,探讨革命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影响,交流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左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史实,并认识其历史意义。
2、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和日本投降的史实。
3、阅读教材,联系旧课思考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综合归纳、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目标(自学、组学)
1.日本侵华后期的策略是什么?
2.列举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史实。
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找出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4.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
5.找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和正式签订投降书时间。
6.学完本单元后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1938.10
广州
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
广州、武汉后,由于战
线过长,兵力不足;人力、
物力消耗巨大,使日本国内资源紧张,财政经济陷入困境;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使日本称霸世界的战略处处呈现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被迫调整其侵华方针。
结合地图和材料思考,此时的日本面临什么困境?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结合课本P104,概括日本侵华策略的变化
国民党
共产党
占领区
面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国民党持怎样的态度?
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北移。1941年,项英率新四军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的突袭。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7昼夜,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这就是皖南事变。
顽固派蒋介石于1941年1月制造了“皖南事变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面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持怎样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纺线比赛
全民族抗战
阅读教材P105,归纳全民族抗战在各界各派的表现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20万各族人民修建滇缅公路
抗战生命线
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3200多名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地支援了抗战,1000余名侨胞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以陈嘉庚为代表的海外上千万爱国华侨,积极支援祖国人民的斗争,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0多个救国团体,广泛开展为祖国捐款捐物的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头三年,华侨捐款总数相当于全国抗战费用的三分之一,捐献的飞机达200多架,救护车100多辆。
广大华侨为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小组合作:请以《新华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拟写一份中共七大召开的会议报道。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
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
1945年4—6月,延安
①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通过了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对比记忆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灯塔指引
反法西斯战争世界战场形势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2年6月,美军在亚太战场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扭转了战局。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8.6-9
1945.8.8
1945.8.9
1945.8.15.
1945.10.25.
战略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月9日,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938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
军队歼敌数量对比表
歼日伪军数量 比例
中国共产党 170万余人 58.8﹪—75﹪
中国国民党 约85万余人 25﹪—42﹪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副主任高永中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苏联先后给予中国信用借款总计2.5亿美元,为中国提供各类飞机1235架、炸弹215万颗,并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及劳物总计约为8.46亿美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战争名称 时间 结果 中国人民的抗战与探索
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1-1945
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
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地位与作用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授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团,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一直到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知识拓展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应该铭记中国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米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年10月24日,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员国以及其它46个签字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组成五大常任理事国。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线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相关史事
战争带来灾难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
英勇顽强
不怕牺牲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团结精神
从中感受到中国军民的一种什么样的抗战精神?
课后活动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正确看待侵略历史。
不能。因为在日本一直没有彻底地清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及其思想,导致现在的日本对待那段惨痛的历史不但不反思,反而要加以否定,甚至美化。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国家的荣光值得我们骄傲,
但民族的苦难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铭记与担当!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鉴往事,知来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这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对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的最好告慰。
——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习主席寄语
家国情怀
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根本保证
中共七大
准备条件
原因
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决定因素)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意义
第一次完全胜利,促进民族觉醒;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课堂小结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对华政策的变化主要有( )
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加紧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③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扩大侵略利益
④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2021·陕西省·5)下图所示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C.确定地主减和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D.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2021·山东滨州·13)“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句话表述的是抗日战争的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5.(2021·云南省·9)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6.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可能的 考查角度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结果 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取得最终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社会经济落后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
结论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论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形成了各阶级、阶层、各界爱国人士等广泛参与的全民族抗战,显示出中华民族团结战斗的无比威力,这是抗战能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史料研读
抗日战争史实(部分)
国民党的抗战
共产党的抗战
民众的抗战
武汉会战期间,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平型关战斗中,经过近一天激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 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问题思考: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第一次 第二次
时期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时间 1924年1月 1937年9月
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合作形式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重要成果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