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
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
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一、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资源和空间有限
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
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的调查数据。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一年蓬
加拿大一枝黄花
刺儿菜
郁闭度: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讨论:
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试分别举例说明。
阳光
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
除光照外,还受温度、水、风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一、非生物因素
阳光
温度
水分
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阳光
温度
水
因素 举例 影响方式
阳光
温度
水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
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许多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
种子萌发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
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
土壤湿度会影响蝗虫产卵和孵化,
同时会使青蛙等天敌死亡率上升。
2.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机理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蚊类等昆虫死亡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干旱缺水使许多动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
3.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_______的
综合性
对于动物来说,____________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
例如,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_________、_________也是重要因素。
日照延长
降水增多
食物日益充足
二、生物因素
随着种群的增长,________会加剧,从而使种群的增长_________,这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种群内部生物因素的影响;
种内竞争
受到限制
1.种群内部的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之间)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外部生物因素)
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以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
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
与单独培养不同,混合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也都有增长,但随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加,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完全消失。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资料2: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3.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猞猁种群数量上升,导致雪兔种群数量____;雪兔种群数量____时,猞猁种群因________数量也下降;
猞猁种群数量下降,使雪免种群数量_______;雪兔种群数量______,猞猁种群因_________而数量上升。
下降
下降
恢复
食物匮乏
上升
食物充足
3.猞猁和雪兔种群的数量变动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4.除猞猁外,影响雪兔种群数量变动的还有其他因素吗
有。还有①其他捕食者、②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③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④非生物因素等。
过渡: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种群都与其他种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雪兔增多
猞猁增多
雪兔减少
猞猁减少
食物充足
大量吃雪兔
食物缺乏
少量吃雪兔
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的关系。
2.种群外部的生物因素
(1)捕食:
除顶级捕食者外,每种动植物都可能是其他某种生物的__________,每种动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如果___________,动物种群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捕食对象
出生率降低
死亡率升高
食物匮乏
(不同种生物之间)
(2)种间竞争
森林中不同植物________________,草原上非洲狮与猎豹____________,
这也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变化。
竞争阳光和养分
竞争猎物
(3)寄生
作为宿主的动物被______寄生,_____或_____引起传染病,也会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寄生虫
细菌
病毒
出生率和死亡率
“僵尸蜗牛”
双盘吸虫
琥珀蜗牛
2.非密度制约因素
①概念:___________等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______,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
②举例:在遭遇寒流时,有些昆虫种群不论其密度______,所有个体都会死亡。
1.密度制约因素
①概念:一般来说,__________等_________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是______的;
②举例:同样是缺少食物,种群密度______,该种群受食物短缺的影响就_____;
食物和天敌
相关
越高
越大
气温和干旱
生物因素
气候因素
地震、火灾
自然灾害
无关
高低
制约因素分类标准2
阳光
温度
水
种内
种内竞争
种间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小结: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非密度制约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
三、种群研究的应用
1.濒危动物的保护
调查种群各数量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影响因素
了解种群生存状态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采取合理保护对策
降低环境阻力,提高环境容纳量
2.在渔业上---指导渔业捕捞
(2)渔网网目不应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渔业产量。
(3)“休渔期”和“禁渔区”。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获得最大日捕捞量,捕捞的时间最好选在右图的______点。
K/2
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D
A
C
B
D
K/2
如果渔网网眼很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A
C
B
D
3.有害生物的防治
(1)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通过减少其获得食物的机会降低其环境容纳量,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2)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则有利于将农林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K/2前防治
时间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速
率
怎样做才能最有效的灭鼠?
①在鼠害发生时,既适当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控制现存害鼠的种群数量,又通过减少其_______________等方法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鼠害得到有效防治;
化学和物理
获得食物的机会
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②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如果一味依赖喷洒农药的方法,既造成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利于将害虫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环境污染
伤及害虫的天敌
有效保护或引入天敌生物
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