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自我综合评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1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
2.如图所示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下列变化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有本质的不同,它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天空中云形变换
C.燃放烟花 D.古画纸张变黄
4.小明发现地里许多作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症状,急需施肥。他应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5.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制备KMnO4的工艺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①2MnO2+O2+4KOH 2K2MnO4+2H2O;
②2K2MnO4+2H2O 2KMnO4+2KOH+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K2MnO4中锰元素显+7价
B.KMnO4属于盐类物质
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制法中K2MnO4是主要原料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碱性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相比将 (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7.探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
8.合理的实验设计往往可以让我们得出准确的结论,以下实验设计不能证明CO2的确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9.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与酸的反应,小科同学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简易灭火装置,并进行操作。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A试管中溶液变红,B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残留液中含有 ( )
A.盐酸 B.碳酸钠
C.硫酸钠 D.氯化钠
10.家庭中可用石灰水保存鲜蛋,这是一种化学保鲜法。下列对石灰水能保存鲜蛋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石灰水具有碱性,杀菌能力较强
②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中和酸性物质
③Ca(OH)2能与鲜蛋呼出的CO2反应生成CaCO3薄膜
④石灰水能渗入蛋内使鸡蛋味道更鲜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小科按图所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是玻璃塞
B.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
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
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
12.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硫酸、氯化钡、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之间反应的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 )
A.H2SO4 Na2CO3 BaCl2 HCl
B.HCl H2SO4 Na2CO3 BaCl2
C.Na2CO3 H2SO4 HCl BaCl2
D.BaCl2 HCl Na2CO3 H2SO4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通过电解水的装置电解一定量的水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恰好完全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14.下列有关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
C.丙中白色固体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D.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H+
15.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可能含有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NaCl
B.H2SO4、Ba(NO3)2
C.BaCl2、HCl
D.H2SO4、MgCl2
16.向一定质量含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a点对应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为蓝色
B.向b点对应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不能验证盐酸是否存在
C.c点所对应x表示所加Na2CO3溶液的质量为106 g
D.d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和Na2CO3三种
17.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Ba(NO3)2溶液 D.Na2CO3溶液
18.(2021镇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B.装置②③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C.取装置①中剩余固体,加入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
D.将装置②中固体改为足量碱石灰,仍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19.一定温度下,向a g 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B.加入n g NaOH时,NaOH固体和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m>c-a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b-a)g
20.(2021达州)某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Na+、Cl-、Ca2+、Ba2+、SO42-、CO_32- ,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第二份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
二、填空题(共24分)
21.(6分)实验室很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 ,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性。
(2)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 ,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性。
(3)苛性钠固体也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它既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又会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6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Ⅰ,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学的酸、碱知识,判断乙醇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3.(4分)(2021台州模拟)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填化学式)。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Mg(OH)2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4.(8分)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是因为它们都含有铜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25.(10分)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科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 。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
26.(6分)(2022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注射器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填“>”“=”或“<”)b%。
27.(12分)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某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撤除装置C,则实验结果 。
四、解答题(共8分)
28.(2022湖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组成,小明称取了9.3 g粉末,向其中加入100 g 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忽略其他物质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7.1 g。用pH试纸检测溶液呈中性。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D
2.C
3.B
4.C
5.B
6.A
7.C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C
16.B
17.D
18.D
19.D
20.A
21.减小、挥发、减小、吸水、潮解
CO2+2NaOH===Na2CO3+H2O
22.
石灰水变浑浊,甲侧液面下降、乙侧液面上升
氧化钙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使温度升高,试管内的压强增大,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中性
23.
Ca(OH)2
Mg(OH)2+2HCl===MgCl2+2H2O
24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
Ba(OH)2
25.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Cl和Na2CO3
三
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物是否过量
26.
Na2CO3
B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从风哨进入C中
>
27.
Ba(OH)2+CO2===BaCO3↓+H2O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小误差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其进入装置D中
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偏大、偏大
28.
2HCl+Na2CO3===2NaCl+CO2↑+H2O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