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西欧庄园
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90%
10%
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Stadt Luft macht frei
——德国民谚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的重新复苏
10世纪
⑴时间:
⑵原因:
① 西欧农业技术提高,
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② 商业贸易发展;
③ 人口增长。
④ 根本原因:生产力提高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2、著名城市: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
米兰、威尼斯
巴黎
伦敦
巴黎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10世纪末建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阅读相关史事,说说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3、新兴城市的特点
①交通便利
②规模很小
③自由和民主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⑴原因:
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
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到。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法国琅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市民通过什么手段争取自治权?
2.琅城起义反映了什么问题?
3.琅城成功取得自治权的形式是什么?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反映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
⑴原因:
⑶争取自治权的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⑷取得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⑸结果:
⑵争取自治权的典型代表:
1112年琅城起义
13世纪,出现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
自由城市
到13世纪,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自治城市的自由和权利大于自由城市
①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②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⑹影响:
4、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
手工业者和商人
周围农村的农民、农奴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的基本居民
2、城市居民的来源
思考: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城市居民
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手工业者
商人
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作坊也是店铺
市民阶层
(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
早期资产阶级
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VS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①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②形成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③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大学的由来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
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世俗教育
三、大学的兴起
大学兴起的原因:
① 市民阶层的兴起提供了文化需求;
② 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 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在西欧传播以及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提供了文化基础。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
1、背景
——世俗教育
2、时间
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人西欧。
三、大学的兴起
3.大学的发展:
①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4、大学的自治地位表现
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三、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5、大学课程设置
②专业课程
①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法学、医学和神学
如何评价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
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11世纪后,欧洲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贸易不断扩大,城市逐渐兴起,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但同时,贸易争端不断涌现,商业纠纷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经济诉讼案使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法学专业课程和法学类大学应运而生。这说明
A.课程完全为基督教会的思想服务
B.大学可以违反正统教义
C.课程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D.大学没有教育自主权利
C
2.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A.建立教师行会 B.实行精英教育
C.获得教会支持 D.具有自治地位
3.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D
D
5.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
差异:欧洲大学课程突出实用性,追求科学;中国书院课程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于伦理道德教育。
原因:西欧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中国儒家思想和理学兴起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兴起;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