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4 刷子李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刷子李”的绝技,那么接下来的课上,我们一起来探讨作者是怎样描写“刷子李”的绝技的。
课文研读
1.文章写“刷子李”干活时必穿一身黑,其作用是什么
“必穿一身黑”写出了“刷子李”行事之奇,实则显示了“刷子李”对自身的挑战与绝对自信。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外貌描写
照应
动作描写
对刷子李穿着的描写,与课文开头介绍的刷子李刷墙的规矩相照应,表明关于刷子李的传说似乎一点儿都不假。刷子李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流露出他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自豪。
文中写“刷子李”刷墙的效果是“如同升天一般美”,是否过于夸张 探究作都这样写的原因。
不夸张,“如同升天一般美”写出了“刷子李”刷墙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美轮美奂,衬托出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人们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猜测,他的技艺奇绝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人们只能凭猜测来解释。通过人们的猜测,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技艺之神奇,已经达到“高深莫测”的程度。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写常人很难做到粉浆一滴不掉。用反问句强调屋顶的难刷,从侧面突出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侧面描写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写出了“刷子李”刷墙后的效果--平整匀实,洁白无瑕。“刷子反应了他技艺高超。李”刷墙的动作和刷墙后的效果相互映衬,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以曹小三的所见侧面突出了刷子李的名不虚传
刷子李没有白点
技艺高超
普通粉刷匠满身是白
刷子李有什么绝活?他“奇”在哪几个方面?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穿着奇
过程奇
效果奇
默读第3—11自然段,梳理曹小三的情感变化。
半信半疑
无比崇敬
再次质疑
崇敬至极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刷子李技艺高超
对曹小三的描写是侧面描写,这样的描写能对文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中对于刷子李的直接描写叫正面描写。作者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刷子李的形象变得越来越立体、丰满。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
文中写曹小三看到师傅裤子上的疑似白点,为什么曹小三“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不敢说”是不忍心让师傅在徒弟面前丢脸,令他难堪。师傅往日神乎其神的形象与今天的表现落差太大,不免让他不解和困惑,所以“忍不住还要扫一眼”。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看到师傅“露馅儿”时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文章以“刷子李”的高超手法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一波三折的的叙事,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传说——刷浆穿一身黑衣,
刷完浆,身上绝无白点
曹小三
半信半疑
充满崇敬
刷子李
技艺高超
内心质疑
五体投地
板书设计
一、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竟然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居然
果然
课堂练习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二、 小练笔。
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