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5.2回收废电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5.2回收废电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06 21: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主题图的形式,创设了“回收废电池”这一情境,帮助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学生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角度等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于对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说,还有一定难度。 三、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突破方法:在已有的100以内加法计算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理解并把握重点。)
难点:探究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突破方法:通过比较画线段图、拔珠、竖式等不同计算方法的难易,寻找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多种形式,练习中实现突破。)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生随意说)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废旧电池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2、师: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能随便丢弃。现在二年级学生开始行动回收废电池。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3)1. 出示二年级回收废电池情况统计表。
一班 122节
二班 77节
三班 149节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从这个统计表中,我知道一班回收了122节废电池,二班回收了77节废电池,三班回收了149节废电池。
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生:指名回答 (收集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用加法计算的有关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和“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设计说明:通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2、列出算式:(1)122+77 (2)122+149
3、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4. 师:在计算之前请同学们估算出每个问题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师:同学们估算了这三个问题的结果,那么你们估算得对不对呢 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吧!
5.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4)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5) a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b整十、整百的方法口算。 c竖式方法计算。(板书)
102+97=199 122+149=271
6. 与估算结果比较,使学生了解正确地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7. 师:比较这两个竖式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生:相同点:(1)都是加法运算;(2)列竖式时都是相同数位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了,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第三道题连续进位加法,各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是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那如果用一句话说明怎样进位,你会说吗 生: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8. 师: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9.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10. 试一试:98+320,456+307,162+234。
[设计说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估算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器拨珠、摆卡片、用竖式计算等形式,探究112+129的多种算法,从而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争当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会产生许多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比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可以回收的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就不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污染了。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呢?(配合谈话,出示环境污染,废物回收的画面,每个易拉罐上面有一道计算题,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回收易拉罐计算,然后订正。) 456+307= 271+426= 169+602= 98+320=
2、环保小卫士去植树。 (1)课件出示图片,师:仔细观察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自由计算,解决“一共植树多少棵?”交流算法。
[设计说明:创设生动有趣的计算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附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
——三位数加法
122+77=199(节) 122+149=271(节)
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回收废电池》教后反思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运算。并让学生明白三位数的加法,其实只是数位变多了,但竖式的运算法则其实跟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完全相同。
  1、教材创设了“回收废电池”的情景,我首先能结合这一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并通过“你知道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废电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适时的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在讨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列出算式。并让学生先估计出得数的范围,再进行计算。再探索计算方法时,让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了解到“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在从个位加起。”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废电池?”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去思考,进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新知中,在讨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电池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先让学生估计出得数的范围,再进行计算。在计算122+77 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再进行交流教学。从“估一估”、“拨一拨”和“算一算”三个层面提供了由估算到精确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算式时,先估一估它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对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是有益的。通过在计算器上拨珠计算,学生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因此在竖式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
  4、通过复习,探索新知,巩固练习等环节的教学,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但在备课时,仍需事先把握好每个环节的用时,多给学生进行板演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进行估计和语言表达,老师不要太急于“一手操办”,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愿说。同时教学语言仍需再斟酌些、严谨些,这样本堂课就更能达到教学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