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2011课标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九章 19.1感受信息
厦门市集美区杏东中学
《19.1感受信息》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电话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二.学情分析
本节讲述的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输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本节内容为初三内容,而教学的对象是没有学过电与磁的初二学生,所以对于电话和电报在信息传输中起到的转折性的作用可以教学,但对于电话的原理尚不能落实。同时,我所任教的初二(1)班的学生较为偏向语文等文史类学科,相对物理的思维方法及理科素养相对薄弱、生活经验不足。因此,学生需要切身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知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教师在本节教学中主要任务是,布置课前查阅信息记录、存储和传输方式的任务,课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学会科学的思考方式。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记录、存储和传输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感受信息化和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最近信息与科技的发展,让学生畅想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信息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畅所欲言畅想未来。
4.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三.信息的传播四.思考与畅想五.课堂总结 1.视频:哆啦A梦记忆面包 提问:记忆面包的功能?思考:以下描述是否为信息?距离生物地理结业考试还有8天。小恒同学是一个cool boy.师生总结信息定义:所以你觉得什么是信息?★定义要简洁易懂,举例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师:课前老师有布置每个人回家查找信息记录和存储的方式?现在前后4人一组,交流整合所查信息,稍后派代表发言。★走动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给陷入困境的学生适当引导,对不够积极的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师:交流结束,把各自小组讨论得到的与大家分享,可以按照先古代和现代的顺序。★结合多媒体,展示学生所描述的方式图片。必要时结合实物如U盘和硬盘等。师:请讨论交流,你所知道的信息传播的方式。思考:是什么的出现,打开了信息传播的新纪元?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整个信息发展全过程,强调电报和电话出现的重要性。获得语言 创造文字 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 应用电报、电视、电话 应用网络技术思考:信息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思考:未来,信息对生活又会有怎样的改变?★播放微课(信息及科技用途)5G视频师: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进而更好地生活。 生:可以存储信息。生: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学生表达观点的措辞及其科学性。讨论、交流、回答生:烽火狼烟、结绳记事、甲骨文、光盘、U盘......(多生畅所欲言)讨论、交流、回答生:飞鸽传书、通信兵、打电话、发电报、网络......生:电话、电报讨论、交流、回答生:生活更方便,比如微信,QQ;购物便利,淘宝,外卖;生活更有趣,游戏、学习的App数不胜数。讨论、交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