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7.1力 主备人 胡玉丽 授课人
课时 累计 1 课时 授课时间 2014年 2 月 日
第 1 周星期 一 第 节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符号、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熟练运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难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随记
课堂探究一 一、力1、定义:力是_____对______的作用。2、符号:______ 3、单位:______简称:_____ 符号:______ 4、注意:(1)一个力的存在,必须同时有________物体、_________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磁体对磁体的作用5、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__N。二、力的作用效果1、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泥、弹簧、塑料尺、磁铁、小铁球结合课本里的插图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2)力可以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棒球投手用力将球投出,棒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击球员用力将投过来的球用棒击出,棒球的运动状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防守运动员用手套接住飞来的球,棒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运动状态的改变既可以是运动_______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_____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
反馈练习一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_。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两方面的效果:一是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二是物体的_______发生变化。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1)用力揉面团,面团变形(2)行驶的汽车慢慢停下来(3)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4)风把地面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这些现象中,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是( )A、(1)(2) B、(1)(3) C、(3)(4) D、(2)(4)
课堂探究二 三、力的三要素1、探究活动:力的三要素(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变化是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 (2)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向上拉、向下压弹簧观察弹簧变化是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有关。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
反馈练习二 1、下列说法中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的是( )A、力的单位 B、力的方向 C、力的大小 D、力的作用点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若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各点,则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用在 a点的力作用效果明显B、作用在b点的力作用效果明显C、作用在c点的力作用效果明显D 、作用在a、b、c三点的力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课堂探究三 四、力的示意图:1、用一根带________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箭头画在线段的_______表示力的______;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________;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_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力的作用点用字母_____表示。例题1:小王用150N的力向右推小车。小结:画力的示意图方法:1.确定_______; 2.在受力物体上找好作用点,标明“_____”;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必须标明角度.如“F=___N ”
反馈练习三 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下列几个物体所受到的力甲:小明水平向右推桌子的力 乙:小燕向上提书包的力丙:绳子对球的拉力
课堂探究四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1)提水桶时,有没有感觉水桶也在拉自己的手 (2)左手拍右手时,右手感到痛,左手有什么感觉?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注: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______相等,_____相反,______产生,同时消失,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反馈练习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马向前拉车,说明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说明车对马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人用力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穿旱冰鞋的人推墙时,使人后退的力是( )手对墙的力 B.墙对手的力C.墙和手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D .旱冰鞋对人的力某人用手提着有绳子桶去提水,此时手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绳子 B、桶 C、地球 D、手下列各例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向后划水,船前进 B、力的单位是牛C、站在墙边推墙时身体后跌 D、月球围绕地球转使地球有潮汐现象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进,为什么?答: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______的力,由于_________________,因此水给人一个向______的力,人就前进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
B.两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受到的力小于受力物体受到的力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2.下面关于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接触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接触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D.接触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物体之间也一定有力的作用
3.磁铁靠近铁钉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吸引铁钉,而铁钉不能吸磁铁
B.铁钉吸引磁铁,而磁铁不能吸铁钉
C.磁铁吸铁钉的同时铁钉也在吸磁铁
D.磁铁和铁钉之间没有发生相互吸引作用
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向前进,则在平静的水面上,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桨向后作用于水上的力
C.水作用于桨的力 D.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5.关于力的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只要有物体,一定就有力的作用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
6.小明和其他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小明用脚将球踢出时,球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同时,小明的脚也感到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木块放在桌子上,对桌子的压力为15N,试画出此力的示意图课题 7.3 重力 主备人 宋兰兰 授课人
课时 累计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规则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2、知道测量“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器材,并会进行实验探究。3、能运用G=mg来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知道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G=m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难点: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能利用这一点解释相关的现象并为实际生活服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随记
达标检测: 一、重力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2、符号:______3、单位:_______4、施力物体:______注意: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重力,空中物体不受重力C.地球吸引地球附近的物体,而地球附近的物体不吸引地球D.地球附近的物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二、重力的大小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检验: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___________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⑴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______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⑵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质量 m/kg 重力 G/N ⑶画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象(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得出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比; 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于___N/kg,是个定值。2、公式:___________ 其中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不同地点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例题: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反馈练习:新课堂P9 反馈练习二三、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形状不规则物体可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的重心.五、牛顿研究提出: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___________. 反馈练习:新课堂反馈练习三完成4、宇航员从月球上取回质量是2Kg的一物块,回到地球上,它的质量是 Kg,它受到的重力是 N. 5、画出质量为10Kg的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
思考:把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和重力有何变化?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量同一物体,测得的结果如何?
3、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2、下图为空中飞行的铅球,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铅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画出图中所示斜面上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课题 7.2 弹力 主备人 演春晓 授课人
课时 累计 2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星期 第 节
教学目标 1. 知道弹性、塑性。2.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4. 通过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的理解,主动将所学弹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弹簧伸长与受力大小的关系难点: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认识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也是弹力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随记
课堂探究复习巩固 弹力1、弹性和塑性活动:探究物体的形变(1)用手对气球、橡皮泥、塑料尺施加力的作用使它们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再观察这些物体的形变情况,有何不同?(2)你能分成几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总结: 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称为______,如_______________。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形变,不受力时无法自动地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称为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2、弹力弹力: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拓展与提升:(1)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能产生弹力?(2)用力压桌面,也能产生弹力吗?演示激光反射式微小形变注意: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_____。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1)________________ (2)发生______________反馈练习一:新课堂P6二、弹簧测力计探究活动:谁是咱们班的大力士?比一比(健身用的拉力器)。谁的力气大?你是怎样知道的?设疑: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大小有关吗?演示结论: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量就越___。通过弹簧伸长的长度判定弹簧受力的大小,运用了____法思考:一根小弹簧,用它来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刚才的结论准确吗?结论:在____________内,弹簧所受拉力越___,伸长越____。进一步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具体关系?实验演示实验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弹簧指针所对刻度l/cm弹簧伸长△l=l- l0/cm10l0=021l2=l 2- l0=32l4=l4- l0=比较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关系,你有何发现?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_________。弹簧测力计(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造(3)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a、使用前,要观察_______、________b、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如果不在,要把指针调节到__________c、使用时,测力计应沿_______的方向,而且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d、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__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竖直悬挂的笔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4)练习读数________ _______反馈练习二:课本P8动手动脑学物理 4 新课堂p6小结:本节课的收获达标检测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2、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发生形变一定产生弹力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D.一切相互吸引的物体间就产生弹力3、如果桌上放一本书,则( ) A. 桌面对书有弹力,但桌面无形变;B. 桌面对书无弹力,但桌面有形变; C. 面对书无弹力,桌面也无形变;D. 桌面对书有弹力,桌面也有形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5、画出下列静止小球和木块的受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