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2.分析唐朝衰亡的原因,学会以史为鉴,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思考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
唐玄宗登基以后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
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食封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
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诸多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开元盛世
唐朝国力如此强盛,为什么会衰落?
又为什么会爆发战乱?
思考
一、安史之乱
背景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
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唐玄宗宠妃杨玉环
是我惹的祸吗?
相关事实
一、安史之乱
背景
在唐朝初期有许多突厥人迁到幽州以北,在辽西还有不少契丹人。他们的生活仍然是“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但唐朝的一些官员虐待当地的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实施欺压和高压政策,民族矛盾相当尖锐。从 713—755 年,唐对吐蕃用兵 26 次,对突厥用兵 12 次,对契丹用兵9 次,对奚用兵 2 次,对南诏用兵 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2.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一、安史之乱
背景
材料一: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材料二: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
3.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势力过大。
一、安史之乱
概况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相关事实
安禄山(本名:康轧荦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大燕皇帝,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曾做过牙郎。他秉性机灵,虽胖却以骁勇闻名。他经常贿赂唐朝官员为他说好话,因此取得唐玄宗的喜爱信任,自此平步青云。755年,他发动安史之乱,一路进逼至洛阳,唐玄宗被迫出逃。安禄山次年建立了燕政权,年号圣武。他身体越来越胖,失明后性情暴躁,于757年被其子所杀,安史之乱平定。史思明追谥其为光烈皇帝。
相关事实
马嵬驿兵变是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756年叛军攻破长安门户潼关,乙未(十三日)玄宗出逃,丙申(十四日)玄宗一行到了马嵬驿,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随即发生兵变。最终杨国忠、杨玉环被杀,兵变平息。
材料二: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年份 人口数/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约5292万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约1699万
材料一:
1.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的影响:
材料三: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的影响:
2.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
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像
1.黄巢起义
起义原因
领导者
结果
影响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日益严重
黄巢
失败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2.唐朝灭亡
朱温
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问题思考】唐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①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②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战乱频繁,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③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④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特点二: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 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南汉 刘 隐 静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特点一:开国君主是掌握军权的武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1.五代十国的特点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1.五代十国的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2.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五代之乱,可谓极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
——欧阳修《本论》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三、五代十国的更替与分立
周世宗改革
954年,周太祖死,养子郭荣(原姓柴,太祖内侄)继位。
周世宗(954—959年在位)继位后,在经济、政治及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为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世宗留心政事,要求群臣们极言得失。他在生活上注意节俭,裁减冗员,停办一些不急需的事务,不许地方官进贡甘鲜食物。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闽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由于长期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1.《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
A.唐高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
2.如图所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 ( )
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C
C
链接中考
3.毛泽东曾说:“唐明皇(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子会做,后半辈子
不会做。”说“后半辈子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4.唐朝发生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是 ( )
A.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B.北方少数民族的南扰
C.安禄山企图夺取唐中央政权 D.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
5.下列关于安史之乱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 D.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C
C
D
6.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
见证了被黄巢起义军占领的是 (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7.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 ( )
A.冲击了唐朝统治 B.推翻了唐朝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8.数据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是依据此方法制作的年代尺。
据图所示,唐朝灭亡对应的时间点是 ( )
B
A
C
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时期 D.五代十国
10.北方战火始终未能平息,经济也比较落后,人口持续大减。直至后周后期
才逐渐恢复,但经济实力始终不如南方。回顾历史可知,导致北方经济落
后的原因包括 ( )
①安史之乱 ②唐末农民起义 ③藩镇割据 ④周世宗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A
11.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12.《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官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落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肃宗
C
C
11.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以下活动,对唐朝的
衰亡展开了探究,请你也参加进来吧![数据话衰落]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 人口37 140 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人口41 419 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 人口52 919 712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人口16 990 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人口15 762 432
(1)从唐朝人口数据统计来看,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后人口急剧减少,人口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答:原因:安史之乱。
后果: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1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这首诗反映了该历史人物怎样的志向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行动 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人物:黄巢。
志向:推翻唐朝的腐朽统治。
行动: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