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读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丁肇中发现J粒子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课前导读
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整体感知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4年起领导AMS(阿尔法磁谱仪)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演讲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背景资料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说理演讲词。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类型,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文体知识
整体感知
瞭望 缅怀 探察 探讨
检讨 彷 徨 激变 格物致知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jī
tàn chá
tǎo
jiǎn
gé wù
xiù
cuò
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引论)(1)
分析问题(本论)(2—12)
解决问题(结论)(13)
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论题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层次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回答: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探讨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论点: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整体感知
1
提出观点
2
3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行文脉络
精读细研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第一部分
精读细研
3.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本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一部分
精读细研
1.作者在文中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误将“探察外界”和“探讨自己”等同
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
论证
传统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原因
第二部分
精读细研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新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第二部分
精读细研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原因: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只有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第二部分
精读细研
4.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①在演讲中“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反面深刻地揭露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病,论述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更具说服力。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作者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意义。
第二部分
精读细研
1.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三部分
精读细研
2.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第三部分
精读细研
3.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合作探究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解析: A项,“熹”应读“xī”。B项,“袖”音调应标在“u”上,拼音为“xiù”。C项,“遵”应读“zūn”。
D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解析:A项,“发明”应改为“发现”,因为学术的进展靠“发现”。
B项,“歧视”应改为“轻视”,因为歧视含贬义。
D项,“适应”应改为“适用”,因为“适应”一般指人。
C
课堂小结
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以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来阐述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整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课下作业
课外搜集其他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资料,感受他们的实验精神。
板书设计
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告诫中国学生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
(现实意义)
(举例:王阳明)
(自己的求学科研经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 2.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理解演讲词中事例的作用。
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
难点 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理解演讲词中事例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师: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师: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生自由发言 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课前预习,了解基础知识 1.通过课前预习,介绍本文作者 2.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 3.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 (教师进行总结) 4.扫除字词障碍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本 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2.朗读课文,回答:本文主要探讨了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 三、精读细研,理解文本 第一部分: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其含义是什么? 3.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第二部分: 1.作者在文中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2.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 4.第12段作者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第三部分: 1.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作者在结尾表达了什么希望? (教师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 四、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教师进行总结) 五、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xǐ) 肇(zhào) 彷徨(páng huáng) B.儒家(rú) 诚意(chéng) 袖手旁观(xìu) C.遵照(zhūn) 毅力(yì) 不知所措(cuò) D.华裔(yì) 接触(chù) 埋没(mái)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于现在的世界的。 学生根据课下预习回答问题 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根据问题引导,思考并回答问题,互相补充、纠错 结合当今社会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互相评价 本环节意在检查学生课下预习的情况,通过预习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本环节主要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学会划分层次,掌握文章脉络。 本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环环相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 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以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来阐述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整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外搜集其他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资料,感受他们的实验精神。
课后反思 亮点: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不足之处:习题较少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增加习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jiàn) 朱熹(xǐ) 一帆风顺(fān)
B.埋没(mò) 论语(lùn) 盲目接受(mánɡ)
C.遵照(zūn) 瞭望(liáo) 彷徨恐慌(huánɡ)
D.鉴定(jiàn) 授予(yǔ) 不知所措(c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意力。
B.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D.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捡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
B.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C.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剂,在曲折的道路上获得教益,是你一帆风顺时难以得到的。
D.老师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③⑤①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①⑤③②④ D.③⑤①④②
二、表达交流
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三、课外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他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 A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到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 B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的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 C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上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选自《人民日报》)
1.请把下列三句话放入文中A、B、C处。(填序号)
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A. B. C.
2.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 →
③ →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3.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 为什么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阻碍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A项,“熹”应读“xī”。B项,“论”应读“lún”。C项,“瞭”应读“liào”。
2.B 解析 A项,“意”应为“毅”。C项,“查”应为“察”。D项,“捡”应为“检”。
3.D 解析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这里用来形容演讲,使用不当。
4.A 解析 首先明确这几句话的中心是选择的问题,所以先找出总领句第③句。再根据第②句来判断,由“把握好时机”“仔细慎重”推知⑤①应和②相连。
二、表达交流
(1)“抛砖引玉”改为“金玉良言”;
(2)“略尽绵薄”改为“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3)“殷切期望”改为“衷心希望”。
三、课外阅读
1. A.③ B.① C.②
2.②总说何谓“守破离” ③分别论述“守”“破”“离”
3.放入第③段。孔子这个论据证明了第③段的观点: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读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自主学习
第2段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中对“格物致知”目的的介绍,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引用论证
自主学习
举例论证
王阳明“格”竹
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列举事例
做实验了解竹子
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中国学生事例
论述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作者亲身经验
论述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自主学习
第13段从理论上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将王阳明“格”竹子的失败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新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合作探究
1.“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成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中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先以“不是……而是……”的句式,鲜明地提出了“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的观点。
合作探究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调换。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需要靠“眼光”寻找正确的目标;然后靠“勇气”开展实验;实验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就需要有“毅力”坚持不懈。这三个词语存在先后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
合作探究
3.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指在一般情况下,不包括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性。“大都”指存在普遍现象;“往往”“常常”突出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的能力低,从反面论证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
4.“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唯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探索,别无他路,强调了实践和探索的重要意义。
拓展探究
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我们一般写议论文时,不太可能举自己的经验为证,但这里的情况不太一样。一来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而是一篇演讲,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二来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拓展探究
作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作者是科学家,而且深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文章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写作特色
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写作特色
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1)引用论证。如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
(2)举例论证。如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后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3)对比论证。如本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解析:选择疑问句无论有几个分句,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中间的停顿用逗号。C句是选择疑问句,所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解析:B项两面对一面,可改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项递进关系错位,应将“不但”与“而且”后的内容互调。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中国文化”后加上“的一部分”。
A
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演讲词,由怀念父亲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
演讲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演讲场合庄重,内容客观理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十分严谨。尤其是作者现身说法,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课下作业
课后观看丁肇中在四川大学的演讲视频《寻找宇宙的起源》,感受他的演讲特点。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资料积累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除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
关于实践的名句
资料积累
一问三不知的丁肇中
丁肇中是享誉海内外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011年10月中旬,丁肇中参加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在媒体见面会上,记者轮番提问,大家原本以为学识渊博的丁肇中会对答如流,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一问三不知,展现了诚实、纯真的一面。有记者向他提问:“中国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怎么做?”他回答道:“像我这种人,能力是有限的……拿物理学奖,只限于对物理学有贡献,绝不代表对任何事都有贡献,对任何事都有能力,你问的这个问题,我完全不知道,我没有资格回答!”此后记者提出的五六个问题,丁肇中都老实回答“不知道”。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谦逊风格,令在场的人都无限感慨,钦佩万分。
资料积累
其实早在几年前,丁肇中在国内大学作报告时,面对学生提出的“人类在太空中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等一些问题,他都老老实实地表示“不知道”。看到学生们纷纷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微笑着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去主观判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他的回答,立刻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生活中,我们见惯了太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所谓“百事通”,他们似乎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他们正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从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把“不知道”常常挂在嘴边的丁肇中,正是凭借“不知道”激发的强烈求知欲,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百年历史上从学士到博士完成学业用时最短的学生,并最终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资料积累
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
关于落体运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仅仅凭借直觉和观感,曾经作出过这样的结论:重的物体下落速度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关于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实验,他站在斜塔上面让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塔顶上落下来,并测定下落时间有多少差别。结果发现,各种物体都是同时落地,而不分先后。也就是说,下落运动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并无关系。无论木制球或铁制球,如果同时从塔上开始下落,它们将同时到达地面。伽利略通过反复的实验,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理解演讲词中事例的作用。 2.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重点 把握演讲词的结构,理解演讲词中事例的作用。
难点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以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学生思考 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理解文本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引用论证 2.举例论证 3.道理论证 4.对比论证 二、合作探究,深入文本 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成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中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3.第11段中“大都”“往往”“常常”这几个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三、拓展探究 1.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2.作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文章主旨 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格物致知”的观点,并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从而号召中国的新一代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五、写作特色 1.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2.多种论证方法有机结合。 (教师引导) 六、课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C.把报刊亭改造成志愿者服务站?还是生活服务便民亭?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 学生阅读文章,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小组合作,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回答问题,互相补充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互相评价、总结 学生总结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 本环节通过分析语句,掌握论证方法,进一步理解文本,感悟演讲的魅力 本环节通过小组间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演讲词语言的魅力。 本环节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体会文章主旨——格物致知的精神 通过教师引导,体悟本文的写作特色。 考查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 本文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发表演讲时的演讲词,由怀念父亲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阐明了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 演讲围绕“格物致知”的含义展开论述,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等事例,进行印证,使论证更加充分。演讲场合庄重,内容客观理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十分严谨。尤其是作者现身说法,既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又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丁肇中在四川大学的演讲视频《寻找宇宙的起源》,感受他的演讲特点。
课后反思 亮点: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不足之处:习题较少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增加习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文学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作者 是 籍华裔物理学家。在文中“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 》。
二、课内阅读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是什么 “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下面句子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 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5.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一杯水的重量
老师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的重量是200克,各位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
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 一星期呢 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一杯水,随着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所以,我们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杯“水”,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四、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班上有些同学写作文经常使用“呆萌”“666”“酱紫”“抓狂”之类的网络词语。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文中使用网络词语”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同步练习答案
一、文学文体知识填空。
丁肇中 美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二、课内阅读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探索。
3.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4.不能。“唯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示例 学会适时放下,我们才能坚持得更久,走得更远。
解析 先通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内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分析材料可知,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时时放不下,让它压在心头,则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包袱,成为压在心头的石头。如果我们懂得适时放下,则会让心灵少一些负重,多一分前进的动力。然后,整理答案,答案一定要全面。
四、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示例 (1)我觉得不妥当。网络词语虽然新潮,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但在规范性、科学性上存在着一些欠缺。写作文是为了提高我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使用如“666”“酱紫”这样的网络词语,文章会显得不够规范、典雅,而且会影响他人理解。
(2)我觉得合理。语言本身就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我们要善于接受新鲜词汇,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作文使用网络词语,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何况,现在很多网络词语,如“抓狂”“点赞”已经被大家熟知和接受,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
(3)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网络词语良莠不齐,写作时我们要善于取舍,慎重选用。使用那些已被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的网络词语,如“给力”“点赞”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坚决不用那些不够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