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21.《庄子》二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读
毕业季,我们常用“鹏程万里”来祝福别人。“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也有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诗词中的“鹏”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北冥有鱼》。
北
冥
有
鱼
整体感知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善用譬喻,活
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作品简介
整体感知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庄子还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思想
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士”这一阶层的人数大量增加。这种社会与文化状况对庄子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背景资料
整体感知
北冥 ( )
鲲 ( )
抟扶摇( )
徙 ( )
齐谐 ( )
濠梁( )
mínɡ
kūn
tuán
xǐ
háo
xié
鲦鱼 ( )
tiáo
循 ( )
xún
整体感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海。
大鱼名。
传说中的大鸟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整体感知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迁移。
天然形成的水池。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盘旋飞翔。
击水,拍打水面。
气息,这里指风。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旋风。
整体感知
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整体感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湛蓝
真正的颜色。
同“耶”,疑问语气词。
这样
译: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代大鹏。
尽头。
词句小结
北冥有鱼
同“溟”,海。
1.通假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古义:这。
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判断动词。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
怒而飞
古义: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愤怒。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古今异义
词句小结
为
其名为鲲
化而为鸟
(叫作)
(成为)
其
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代词,它的)
(代词,它)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3.一词多义
词句小结
《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4.词类活用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者,……也”表判断。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并简单概括层意。
三层
大鹏的外形
大鹏的活动
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
精读细研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精读细研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
夸张
想象
“几千里”极言鹏的背大得惊人,与上文的“鲲之大”相照应;“若垂天之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鹏的翅膀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鹏的形体之大。作者用想象、夸张的笔法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鲲的自由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把读者带入一种雄奇深邃、好似绝对逍遥的境界。
精读细研
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击
抟
三千里
传神、生动地勾勒出大鹏拍击水面、乘风而上的情形
极写激起波涛之大,突出其力气之大
九万里
极写大鹏飞行高度之高
以奇特的夸张描述了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时击水而行、乘风而上的壮观景象
精读细研
依靠气息。
作用:①以它们都需要气息吹动,来解释体积庞大的大鹏飞往南海需乘风而上的原因。
②与大鹏相照应,共同揭示一个道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有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③由大及小,说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上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也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
6.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3.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4. 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合作探究
①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都突出表现了其体型之庞大。
②力大无穷。大鹏飞行时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能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可见其力大无穷。
③志存高远。大鹏迁徙,要从北海飞往南海,一北一南,行程遥远,可见其志向之高远。
④善借长风。大鹏之所以能够飞于天,万里南征,完成自己的南徙大志,是因为其善于把握时机,善于凭借劲风而扶摇直上,展翅南飞。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合作探究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恃的道理。借用寓言故事把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合作探究
①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②任何事物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我敬佩鲲鹏善于借助“六月息”扶摇直上的智慧。时代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也要好好凭借我们的“长风”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3.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合作探究
4. 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本文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
A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A
课堂小结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课下作业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北冥有鱼》这则故事。
板书设计
北
冥
有
鱼
鲲鹏卓异不凡之外形
大鹏同风而起之气势
大鹏高空鸟瞰之景象
硕大无比
力大无穷
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庄子》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2.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艺术。 3.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感悟庄子追求,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的大鹏形象。
难点 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感悟庄子追求,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毕业季,我们常用“鹏程万里”来祝福别人。“鹏”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奇伟的意象。我们学过李清照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白也写过类似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毛泽东也有词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这些诗词中的“鹏”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北冥有鱼》。 学生思考 从吟诵“鹏”的诗词导入,让学生在头脑里初步形成大鹏的印象,吸引学生走进课文,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了解知识 1.根据课下预习,介绍本文作者。 2.根据课下预习,介绍作品——《庄子》。 3.根据课下预习,体会庄子思想。 4.根据课下预习,介绍本文背景。 5.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总结)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 听录音泛读,自读,互读 2.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教师进行总结) 3.字词知识归纳 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4.划分层次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并简单概括层意。 三、精读细研,感悟文本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 4.试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 5.“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6.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教师引导,进行总结) 四、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1.庄子笔下的“鹏”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3.从鲲鹏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 4. 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5.文章主旨 《北冥有鱼》一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南/冥者,天池/也 根据课下预习,回答问题,互相补充 通读课文,小组间疏通文意,互相补充、纠错、总结 归纳总结,做资料卡片。 互相交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互相补充,进行总结 小组合作,思考问题,互相补充 学生回答 本环节考查学习课下预习的情况,学生先进行简单回答,教师进行补充,从而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了解庄子及写作背景等。 此环节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读得顺畅,再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学生间互帮互助,获得共赢。 通过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问题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并理解课文层意,在充分感知鹏的形象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理解难点进行合作探究,挖掘课文寓意,既突破了难点,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此环节意为检测学生当堂的听课情况。
课堂小结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北冥有鱼》这则故事。
课后反思 亮点:层次清晰,结构明确 不足之处:习题略少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增加习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第一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亦若是/则已矣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B.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等。
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阴”,山北水南称为“阳”。
D.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
2.怒而飞 (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四、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一怒而诸侯惧心花怒放
B.去以六月息者也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扬长而去
C.志怪者也处处志之志同道合
D.亦若是则已矣如是再啮似是而非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选文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看起来和大鹏没什么关系,能删去吗?请谈谈理由。
4.《庄子》延续了上古文化中对于动物的审美传统,借助具体的动物形象传情达意。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大鹏和意怠这两种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链接材料】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盼盼肤歌①,而似无能;引援②而飞,迫胁③而栖,进不敢为前,退不敢为后;食不敢先尝,必取其绪④。是故其行列不斥⑤,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
(节选自《庄子·山木》。有删减)
【注释】①翂翂歌珠:迟缓不能高飞的样子。②引援:有其他鸟引领而飞。③迫胁:即偎依,挤在众鸟之中。④绪:残剩食物。⑤斥:排斥。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同“溟”,海。
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盘旋飞翔。
4.吹拂。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干里。
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四、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下面小题。
1.B
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这句话是对前面所引《齐谐》中的话做补充,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大风的力量——因为野马、尘埃这类极其轻微的物体尚且需要生物气息的吹动,那么背部几干里之大的大鹏更要借助大风了。
4.大鹏的形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是志存高远、一飞冲天者的象征;意怠的形象:行动迟缓、不争不抢、毫不显眼、能全身远祸。是善于处世者的象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