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庄子》二则第二课时课件(共3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1《庄子》二则第二课时课件(共34张PPT)+教案+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4 14:48:03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21.《庄子》二则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读
庄子对鱼似乎情有独钟,昨天刚带着我们见识了北冥的鲲鹏,今天又要领着我们去桥上看鲦鱼。我们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除了理解语言文字外,还要理解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展现的思想认识。
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
整体感知
濠梁 ( )
háo
鲦鱼 ( )
tiáo
循 ( )
xún
整体感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一种白色小鱼
不慌不忙,悠闲自得
游玩
怎么
译文: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呢?”
整体感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完全,完备
追溯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出下文
已经
译文: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字词归纳
子非我
安知鱼之乐
子固非鱼也
古义:对男子的尊称。 今义:儿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
古义:本来。 今义:结实,牢固。
1.古今异义
字词归纳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副词,固然)
(副词,本来)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到)
(介词,在)

是鱼之乐也
我知之濠上也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鱼之乐”这件事)
2.一词多义
句式归纳
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
判断句:是鱼之乐也。
“知之”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也”表判断。
3.文言句式
精读细研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庄子
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
惠子
鱼之乐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精读细研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
发出感叹
首先发难
反唇相讥
逻辑推断
偷换概念
辩论
逻辑
语气
轻松愉悦
质疑
针锋相对
胜券在握
从容
精读细研
面对惠子的步步紧逼,庄子回转话题,偷换概念,在既有“怎么”意,也有“哪里”意的“安”字上做文章,将惠子所问的“怎么知道”故意解释为“哪里知道”,避重就轻,轻易化解了难题,其机智灵活可见一斑。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精读细研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鱼“乐”,其实是庄子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来到濠水的桥上,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儿,便觉得鱼儿也很快乐。他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所以他断定鱼“乐”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4.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精读细研
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5.读完课文,分析庄子和惠子这对好友的性格差异。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是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我两忘。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如下问题: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合作探究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合作探究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合作探究
【惠子】
【庄子】
力辩
求真
拘泥
巧辩
尚美
超然
氛围: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拓展延伸
“鹏”的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大鹏赋》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古 诗 词
拓展延伸
成 语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鹏游蝶梦
明清小说
《西游记》:狮驼国的大鹏金翅雕给唐僧师徒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说岳全传》:书中称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是大鹏转世。
拓展延伸
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飞舞的蝴蝶,他感到十分愉快,全然不知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自己原来还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彼此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
《庄子》典故
拓展延伸
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自己有一定的实力,也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
课堂检测
1.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
(3)水击三千里 击: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
(6)亦若是则已矣 是: 。
(7)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 。
(8)请循其本 循: 。
(9)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
悬挂
迁移
拍打
盘旋飞翔
离开
这样
固然
追溯
代词,鱼的快乐
课堂检测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
课堂检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鹏鸟迁徙到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课堂检测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4)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课堂小结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课下作业
展开想象,扩写(也可续写、改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故事。
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鱼之乐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
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
发出感叹
首先发难
反唇相讥
逻辑推断
偷换概念
机智巧辩
趣意盎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庄子》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欣赏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艺术。 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的思想,理解阐述的道理。
重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 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欣赏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艺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课下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庄子对鱼似乎情有独钟,昨天刚带着我们见识了北冥的鲲鹏,今天又要领着我们去桥上看鲦鱼。我们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除了理解语言文字外,还要理解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展现的思想认识。 学生思考 通过对上节课的回忆,引出今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扫清字词障碍。 2.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3.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 (教师进行总结) 4.字词知识归纳 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 二、精读细研,感悟文本 1.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庄子与惠子你来我往的辩论逻辑,并体会双方的语气变化。 3.庄子是如何摆脱惠子的追问的? 4.庄子为什么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 5.读完课文,分析庄子和惠子这对好友的性格差异。 (教师引导,进行总结) 三、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1.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 2.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论辩特点和思想?整个论辩的氛围怎样? (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四、拓展延伸 今天的“濠梁之辩”只是《庄子》这部不朽巨著的冰山一角,还有无穷的人生智慧在它充满理趣的寓言故事中,等待着同学们去挖掘,去参透。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如“望洋兴叹”“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曳尾涂中”“螳臂当车”“相濡以沫”等,都是出自《庄子》一书,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是一则有趣的故事,还有明清小说及相关典故,请同学们课下进行阅读,看看这些成语背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五、课堂检测 1.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 。 (3)水击三千里 击: 。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5)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 (6)亦若是则已矣 是: 。 (7)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 。 (8)请循其本 循: 。 (9)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 。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4)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通读课文,小组间疏通文意,互相补充、纠错、总结 归纳总结,做资料卡片。 互相交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互相补充,进行总结 小组合作,思考问题,互相补充 学生进行积累,识记了解 学生回答 此环节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读得顺畅,再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学生间互帮互助,获得共赢。 通过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问题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并理解课文层意,抓住课文的理解难点进行合作探究,挖掘课文寓意,既突破了难点,也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通过积累,把握成语、典故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课外积累的能力。 此环节意为检测学生当堂的听课情况。
课堂小结 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扩写(也可续写、改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一故事。
课后反思 亮点:层次清晰,结构明确 不足之处:习题略简单 课堂教学建议:可适当增加试题难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生气)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是鱼之乐也(这)
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鹏之徙于南冥也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4.请循其本。
三、课内阅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鲦鱼出游从容(        )
(2)请循其本(        )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四、语言表达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怒”的意思是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D 解析 A、B、C三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D项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B 解析 “冥”同“溟”。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4.请追溯话题本原。
三、课内阅读
1.(1)悠闲自得 (2)本原 (3)既然
2.(1)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示例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庄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是胜利者。但是从辩论本身看,又是庄子胜利了。
四、语言表达
示例 (1)(正方)大家好!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高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2)(反方)大家好!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阅读效果;二是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不严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