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7 14: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依靠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呢?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4.8.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食物的通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暂时储存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暂时储存粪便,起始部分叫做盲肠
长5~6m,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排出粪便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分泌唾液,进入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分泌胃液,进入胃,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分泌胆汁,进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各种代谢和排毒、解毒的作用
分泌胰液,进入小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分泌肠液,进入小肠,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腮 腺
颌下腺
舌下腺
(二)消化腺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可初步消化淀粉
胃液含为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分泌胆汁可乳化脂肪,不含消化酶
胰腺可分泌胰液
含多种消化酶
(二)消化腺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肝脏
胰腺
肠腺
胃腺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消化腺
唾液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流入何处
人体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
比较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二)消化腺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腺
口腔


小肠
大肠
肛门
食管
消化管
消化腺
一、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透析袋
葡萄糖液
水(烧杯内)
碘溶液
透析袋
淀粉溶液
水(烧杯内)
实验1
斐林试剂
砖红色
斐林试剂
1.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实验2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结论:葡萄糖可透过透析袋,而淀粉不能透过透析袋
小肠内壁(细胞膜)
血液(或细胞质)
消化道中的食物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1.实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
2.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水、无机盐、维生素直接吸收
糖类(淀粉为主)、蛋白质、脂肪先消化后吸收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大分子
小分子
在合适的条件,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会发生如下变化: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中咀嚼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淀粉成分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条件有关?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2)作出假设:咀嚼后,感觉到甜味,馒头中淀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淀粉变化的原因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水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共同作用的结果
(3)设计方案:为了测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你的实验分为______组。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液量应该_______,给予的适宜温度应该是_______。
淀粉液经过上述处理检测淀粉的变化,具体措施是在经过不同处理的淀粉溶液中加入________,观察_______的变化。
2
相同
碘液
37℃
颜色
(4)实验结果
淀粉检验(滴加碘液) 结论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实验组 淀粉液+唾液
对照组 ( )+ ( )
淀粉液
清水
淀粉液颜色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液颜色
变蓝
变蓝
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现象
材料
4.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
食管的蠕动使食物下移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消化结果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成食团
咽为通道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5.胃贮存食物并消化一部分食物
贲门
幽门
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形成食糜,通过胃蠕动并下行进入小肠,为胃排空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胃液呈强酸性
肝脏
胰腺
小肠
胆囊
淀粉
唾液
麦芽糖
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液
初步消化
肠液、胰液
氨基酸
口腔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小肠
小肠
脂肪
肠液、胰液
小肠
甘油+脂肪酸
6.食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
胆汁(乳化)
小肠
脂肪微粒
部位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口腔
切断、撕裂、
磨碎、搅拌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唾液

蠕动、混合
蛋白质
多肽
胃蛋白酶
胃液
(消化的主要部位)
蠕动、混合
小肠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麦芽糖
多肽
脂肪
脂肪微滴
胰液、肠液
胰液、肠液
甘油
脂肪酸
胆汁
胰液、肠液
最终
二、食物在消化管中逐渐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口腔
食管

小肠
大肠
基本不吸收
少量水和酒精
少量 水和无机盐
维生素
大部分
葡萄糖和氨基酸
水和无机盐
甘油和脂肪酸
维生素
三、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吸收
1.消化管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A B C D E
(口腔)
(大肠)
未消化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0
50
100
1
2
3
曲线1、2、3分别代表哪种物质在消化道的消化过程?
B、C、D代表哪些器官?
【课堂练习】
咽、胃、小肠
淀粉、蛋白质、脂肪
小肠
(1)小肠很长(5-6米)
(2)内表面积大(有皱襞、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壁及其内的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肠腺
三、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2.小肠是主要吸收器官
3.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消化和吸收的效率;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促进了小肠的吸收;小肠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
方法步骤:参考教材
三、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食道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腺
二、食物的消化: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
糖类
葡萄糖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二、食物的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消化管
小分子物质
撕裂
唾液
淀粉酶
麦芽糖
【中考在线】
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了唾液和温度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馒头屑的用量应该多于馒头块
C.需要放在37℃温水中5~10分钟 D.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③试管不变蓝
C
【中考在线】
2.(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该图说明了丙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