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剃头大师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剃头大师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8 09: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9 剃头大师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写在横线上。
剃头    ( tī tì) 师傅   (fù fu) 习惯   (guān guàn)
接替   ( tì dí) 厘米    (líng lí) 行刑   (xíng xín)
2.下列对联分别形容的是哪个行业?请你连一连。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 酿酒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修表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理发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照相
3.读一读,根据课文《剃头大师》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2)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既……又……
(1)   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2)老师傅    耳朵不好,   眼神也差了点儿。
(3)我的表弟小沙    怕鬼,   怕喝中药。
(4)   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   姑父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找身上的碎头发。
5.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夸,因为“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B.“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的经验。
C.以“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剃头大师》)“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
A.因为小沙喜欢时髦的发式,是个优秀的人。
B.因为“我”把小沙的头发乱剪一气,他都觉得无所谓,没有埋怨“我”。
7.把下面歇后语后面部分补充完整,再给句子填恰当的歇后语。
一窍不通 坐享其成 七上八下 头头是道
斑马的脑袋﹣    十五个吊桶打水﹣    擀面杖吹火﹣    不栽果树吃桃子﹣   
(1)今天,老师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同学们的心里真是    。
(2)小明不会做这道题,就去找爸爸给他讲,可是爸爸给他讲了好几遍,小明还是没懂,气得爸爸拍着桌子说:   。
8.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2)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3)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4)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9.根据课文内容,把“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补充完整。(《剃头大师》)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课文片段中的“冤家”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者是抓住了老剃头师傅的哪些特点来描写剃头过程的?小沙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3)每个人都有剃头经历,说说你自己的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9 剃头大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写在横线上。
剃头  tì ( tī tì) 师傅 fu (fù fu) 习惯 guàn (guān guàn)
接替 tì ( tì dí) 厘米  lí (líng lí) 行刑 xíng (xíng xín)
【解答】剃【tì】用特制的刀子刮去(头发、胡须等)。傅【fù】负责教导或传授技艺的人。“师傅”一词“傅”应读轻声【fu】。惯【guàn】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
替【tì】代。厘【lí】计量单位名称。刑【xíng】刑罚。
故答案为:
tì fu guàn
tì lí xíng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2.下列对联分别形容的是哪个行业?请你连一连。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 酿酒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 修表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 理发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照相
【解答】根据对联的特点,认真读所给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照相
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酿酒
万千星斗心胸里十二时辰手腕间﹣﹣修表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
【点评】了解对联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3.读一读,根据课文《剃头大师》内容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指剃头的老师傅。 
(2)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指“我”给表弟剃的头不整齐。 
【解答】(1)害人精:指剃头的老师傅。
(2)坑坑洼洼:指“我”给表弟剃的头不整齐。
故答案为:
(1)指剃头的老师傅。
(2)指“我”给表弟剃的头不整齐。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既……又……
(1) 虽然 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 但是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2)老师傅  不但 耳朵不好, 而且 眼神也差了点儿。
(3)我的表弟小沙  既 怕鬼, 又 怕喝中药。
(4) 因为 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 所以 姑父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找身上的碎头发。
【解答】(1)“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和“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之间是转折关系,应选“虽然……但是……”。
(2)“耳朵不好”和“眼神也差了点儿”之间是递进关系,应选“不但……而且……”。
(3)“怕鬼”与“怕喝中药”意思上表示并列,应选“既……又……”。
(4)“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和“姑父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找身上的碎头发”之间是因果关系,应选“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1)虽然 但是;
(2)不但 而且;
(3)既 又;
(4)因为 所以。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5.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夸,因为“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B.“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的经验。
C.以“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答】《剃头大师》一文写了表弟小沙每次都不愿意剃头,姑父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给剃,由于“我”从来没有剃过,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还把姑父的睡衣当做围裙弄得都是发茬,结果小沙还是去到理发店找到原来的剃头师傅给他剃了头。通过阅读可知,课文之所以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一是“剃头大师”是作者的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小沙为了摆脱“害人精”的折磨”央求“我”替他剪头发。二是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文中的“我”并没有剃头的天分,替小沙剪的发式也不好。所以BC说法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故选:A。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6.(《剃头大师》)“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
A.因为小沙喜欢时髦的发式,是个优秀的人。
B.因为“我”把小沙的头发乱剪一气,他都觉得无所谓,没有埋怨“我”。
【解答】《剃头大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为表弟小沙剪头发的趣事。小沙害怕理发,害怕被弄疼,所以抗拒让剃头老师傅给自己剃头,于是央求“我”来帮他剃头;结果我把小沙的头发剔成坑坑洼洼的样子,最后小沙还是去了理发店让剃头师傅给他剃了头发。文中“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是因为“我”把小沙的头发乱剪一气,他都觉得无所谓,没有埋怨“我”。
故选: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把下面歇后语后面部分补充完整,再给句子填恰当的歇后语。
一窍不通 坐享其成 七上八下 头头是道
斑马的脑袋﹣ 头头是道  十五个吊桶打水﹣ 七上八下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不栽果树吃桃子﹣ 坐享其成 
(1)今天,老师就要公布考试成绩了,同学们的心里真是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2)小明不会做这道题,就去找爸爸给他讲,可是爸爸给他讲了好几遍,小明还是没懂,气得爸爸拍着桌子说: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
【解答】结合对歇后语的积累选择。
(1)公布考试之前,同学们的心里一定忐忑不安,很激动,所以可填“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里不安定。
(2)这道题讲了好几遍还是不懂,说明脑袋不开窍,可用“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故答案为:
头头是道 七上八下 一窍不通 坐享其成
(1)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点评】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半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平时要多积累歇后语。
8.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 
(2)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 
(3)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 
(4)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 
【解答】(1)不是比喻句,没有本题喻体。
(2)是比喻句,把“睡衣”比作“熊皮”。
(3)不是比喻句,没有喻体。
(4)是比喻句,把“头”比作“梯田”。
故答案为:
(1)×;
(2)√;
(3)×;
(4)√。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9.根据课文内容,把“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补充完整。(《剃头大师》)
【解答】《剃头大师》中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令人捧腹大笑,先写“我”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接着写“我”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随意乱剪,闯下大祸,最后写“我”对头发进行修剪,结果越修剪越难看,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故答案为:
随意乱剪 小心剪耳朵旁边 头发越剪越短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课文片段中的“冤家”指的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片段中的“冤家”指的是给小沙剃头的老师傅,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了小沙的心理感受和对老师傅的评价,充满童趣。 
(2)作者是抓住了老剃头师傅的哪些特点来描写剃头过程的?小沙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作者是抓住了老剃头师傅耳朵不好、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眼神差了点儿等这些特点来描写剃头过程的,小沙的感受是: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3)每个人都有剃头经历,说说你自己的感受,跟大家交流一下。  当我走进理发店时,阿姨和叔叔向我打招呼,又是请看电视,又是请喝茶,热情极了。不一会儿,轮到我剃头,首先叔叔帮我围上长毛巾,右手拿着推剪,左手拿着梳子,那熟练的动作在我头上推剪起来,我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真是剃得很好,在通过洗头,修剪,不一会儿,我的头发就全部剃完了。 
【解答】(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可知,课文片段中的“冤家”指的是给小沙剃头的老师傅,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了小沙的心理感受和对老师傅的评价,充满童趣。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可知,作者是抓住了老剃头师傅耳朵不好、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眼神差了点儿等这些特点来描写剃头过程的,小沙的感受是: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3)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即可。示例:当我走进理发店时,阿姨和叔叔向我打招呼,又是请看电视,又是请喝茶,热情极了。不一会儿,轮到我剃头,首先叔叔帮我围上长毛巾,右手拿着推剪,左手拿着梳子,那熟练的动作在我头上推剪起来,我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真是剃得很好,在通过洗头,修剪,不一会儿,我的头发就全部剃完了。
故答案为:
(1)课文片段中的“冤家”指的是给小沙剃头的老师傅,这样写的好处是:写出了小沙的心理感受和对老师傅的评价,充满童趣。
(2)作者是抓住了老剃头师傅耳朵不好、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眼神差了点儿等这些特点来描写剃头过程的,小沙的感受是: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3)当我走进理发店时,阿姨和叔叔向我打招呼,又是请看电视,又是请喝茶,热情极了。不一会儿,轮到我剃头,首先叔叔帮我围上长毛巾,右手拿着推剪,左手拿着梳子,那熟练的动作在我头上推剪起来,我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真是剃得很好,在通过洗头,修剪,不一会儿,我的头发就全部剃完了。
【点评】完成此题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
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
3、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