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肥皂泡
一.试题(共10小题)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黏稠(zhān nián) 屏住呼吸(píng bǐng)
挨着(āi ài) 光影凌乱(léng líng)
2.选择括号里搭配正确的字,打“√”。
(1)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 漂) 落。
(2)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龙 珑) 娇软的小球。
(3)小球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颠) 。
(4)到天上,小球轻轻地挨着明月,(度 渡) 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空。
hé hè huó huò 和和气气 和弄 随声附和 和泥
sǎn sàn 散裂 散步 松散 四散分飞
4.仿写词语。
(1)颤巍巍(ABB式)
(2)和弄和弄(ABAB式)
(3)四分五裂(含有数字的)
5.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光丽的薄球无声地散裂了。(缩句)
(2)我们把肥皂泡吹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3)吹肥皂泡的游戏很有趣。(改为感叹句)
(4)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仿写比喻句)
7.联系课文内容作答。(《肥皂泡》)
(1)课文写的是 回忆儿时 的情景,表达了她 之情。
(2)“……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 之情。
8.(《肥皂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B.本文是按照“欣赏肥皂泡的样子﹣﹣吹肥皂泡﹣﹣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顺序来写的。
C.课文的第4自然段对肥皂泡的形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D.课文的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9.冰心奶奶向我们描述了儿时吹肥皂泡的情景,你和你的伙伴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呢?你能像冰心奶奶一样,从游戏方法、过程、心情等方面为我们描述一下吗?
10.课内阅读。
寻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 ,那么 ,那么 ,那么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 一个个送上天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飞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 过大海;飞过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她们,我心里充满了欢乐,骄傲和希望。
(1)这是课文最后一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
(2)用“扇子”的“扇”的另一个读音组词是 。
(3)写出“快乐”的“乐”字另一个读音。
(4)把选文空白外填补完整。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6)发挥想象力,说说泡泡还能飞到哪儿去?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0 肥皂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黏稠(zhān nián) nián 屏住呼吸(píng bǐng) bǐng
挨着(āi ài) āi 光影凌乱(léng líng) líng
【解答】屏:[píng]遮挡。[bǐng]抑制(呼吸)。故“屏住呼吸”的“屏”应读“bǐng”。
挨:[āi]靠近;紧接着。[ái]遭受;忍受。故“挨着”的“挨”应读“āi”。
故答案为:
nián bǐng
āi líng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选择括号里搭配正确的字,打“√”。
(1)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 漂) 飘 落。
(2)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龙 珑) 珑 娇软的小球。
(3)小球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颠) 巅 。
(4)到天上,小球轻轻地挨着明月,(度 渡) 渡 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解答】(1)飘:指随风摇动或飞扬。漂:指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根据字义,结合语境,用选择字“飘”。
(2)龙: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珑:指古代迷信求雨时所用的玉,上刻龙纹。根据字义,结合语境,用选择字“珑”。
(3)巅:指山顶。颠:指跌落;倒下来。结合语境,用选择字“巅”。
(4)度:指计量长短。渡: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等)。结合语境,用选择字“渡”。
故答案为:
(1)飘;
(2)珑;
(3)巅;
(4)渡。
【点评】选字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可凭借语境做出选择。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填空。
hé hè huó huò 和和气气 hé 和弄 huò 随声附和 hè 和泥 huó
sǎn sàn 散裂 sàn 散步 sàn 松散 sǎn 四散分飞 sàn
【解答】和:读hé时,指相安,谐调。读hè时,指和谐地跟着唱。读huó时,指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读huò时,指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结合词境,应依次选填读音“h锓huò”“h蔓huó”。
散:读sǎn时,无约束;不密集;松开。读sàn时,指由聚集而分离。结合词境,应依次选填读音“sàn”“sàn”“sǎn”“sàn”。
故答案为:
hé huò hè huó
sàn sàn sǎn sàn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4.仿写词语。
(1)颤巍巍(ABB式) 乐呵呵 白茫茫 绿油油
(2)和弄和弄(ABAB式) 打听打听 哗啦哗啦 彼此彼此
(3)四分五裂(含有数字的) 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 千军万马
【解答】故答案为:
(1)乐呵呵 白茫茫 绿油油;
(2)打听打听 哗啦哗啦 彼此彼此;
(3)三心二意 五湖四海 千军万马。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注意所要求写的词是什么结构,二是要加强词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5.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把水和肥皂头搀和在一起搅拌。
【解答】从“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中“和弄”意思是把水和肥皂头搀和在一起搅拌。
故答案为:
把水和肥皂头搀和在一起搅拌。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光丽的薄球无声地散裂了。(缩句)
薄球散裂了。
(2)我们把肥皂泡吹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肥皂泡被我们吹了起来。
(3)吹肥皂泡的游戏很有趣。(改为感叹句)
吹肥皂泡的游戏真有趣啊!
(4)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仿写比喻句)
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像一块碧绿的大毛毯。
【解答】(1)去掉描写“薄球”样子的修饰词“这光丽的”,去掉“散裂”前的修饰词“就无声地”,缩写为:薄球散裂了。
(2)把“吹起来了”放在句尾,“肥皂泡”与“我们”之间加上“被”即可。
(3)改为感叹句,把“很”改为“真……啊”,结尾用感叹号。
(4)考查比喻句的仿写,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如: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像一块碧绿的大毛毯。
故答案为:
(1)薄球散裂了;
(2)肥皂泡被我们吹了起来;
(3)吹肥皂泡的游戏真有趣啊!
(4)那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像一块碧绿的大毛毯。
【点评】改写句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7.联系课文内容作答。(《肥皂泡》)
(1)课文写的是 冰心奶奶 回忆儿时 吹泡泡 的情景,表达了她 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之情。
(2)“……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一句运用了 排比 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 对泡泡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解答】《肥皂泡》这篇课文写的是冰心奶奶回忆儿时吹泡泡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1)结合课文内容内容可知,课文写的是冰心奶奶回忆儿时吹泡泡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2)这句话是“那么……”引导的排比句,抒发了作者对泡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
(1)冰心奶奶 吹泡泡 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2)排比 对泡泡的喜爱和赞美。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肥皂泡》)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B.本文是按照“欣赏肥皂泡的样子﹣﹣吹肥皂泡﹣﹣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顺序来写的。
C.课文的第4自然段对肥皂泡的形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D.课文的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本文是按照“吹肥皂泡﹣﹣欣赏肥皂泡的样子﹣﹣感受肥皂泡的乐趣”的顺序来写的。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冰心奶奶向我们描述了儿时吹肥皂泡的情景,你和你的伙伴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呢?你能像冰心奶奶一样,从游戏方法、过程、心情等方面为我们描述一下吗?
【解答】从游戏方法、过程、心情等方面写一段话。
故答案为:
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捉迷藏。我、阳阳和小宇经常在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开始了,我和阳阳十分紧张,我们紧紧地贴着墙,闭紧嘴,大气不敢喘一下。我们时不时地对视一下,就在这时,蒙着眼的小宇居然向我们这边走来。他双手向前摸索着,一下子马上抓住了阳阳。他继续向前走,不到几步就把我也抓住了。这让小宇高兴极了,他一把拉下蒙眼布,大笑几声后,对我们说道:“终于把你们都抓住了,哈哈!”我和阳阳也不禁开口大笑起来。
一次简单的捉迷藏游戏就能收获很多的快乐,难道不值得大家喜欢吗?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0.课内阅读。
寻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 圆满 ,那么 自由 ,那么 透明 ,那么 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 一个个送上天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飞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 过大海;飞过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她们,我心里充满了欢乐,骄傲和希望。
(1)这是课文最后一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冰心 。
(2)用“扇子”的“扇”的另一个读音组词是 扇风 。
(3)写出“快乐”的“乐”字另一个读音。 yuè
(4)把选文空白外填补完整。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6)发挥想象力,说说泡泡还能飞到哪儿去?
这梦幻般的肥皂泡还会飞到天上,与小鸟、白云一起玩耍;落到河里,与小鱼一起游戏。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选文作者的理解。根据积累作答,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扇子”的“扇”读“shàn”,另一个读音“shān”,可组词:扇风。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快乐”的“乐”读“lè”,另一个读音“yuè”。
(4)本道题考查了根据选文内容填空。根据背诵完成。
(5)本道题考查了对排比句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可知,连用四个“那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样写既说出了泡泡的特点,又点明了我喜欢肥皂泡的原因。
(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回答此题时围绕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即可。即这梦幻般的肥皂泡还会飞到天上,与小鸟、白云一起玩耍;落到河里,与小鱼一起游戏。
故答案为:
(1)冰心;
(2)扇风;
(3)yuè;
(4)圆满 自由 透明 美丽;
(5)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6)这梦幻般的肥皂泡还会飞到天上,与小鸟、白云一起玩耍;落到河里,与小鱼一起游戏。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