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7 11: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至20日闭馆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约25万余人次。
B.能否准确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是读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文章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鲁迅先生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他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抽屉 曹杂 咖啡
B.鉴赏 佩服 遭秧 疲倦
C.兴致 腋下 装饰 辨子
D.竭力 崭然 浑浊 水门汀
3.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二.综合读写(共3小题)
5.写作技法: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给我们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运用一种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不少于100字。
6.为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校报编辑部发出一则征文启事,该启事在标点和内容方面有两处不当,请改正。
征文启事
学习鲁迅,走近鲁迅,读懂鲁迅,我报拟面向全校同学举办以《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文体不限,不超过800字。稿件请注明姓名或班级,并于6月20日前交给2号楼203室李老师。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校报编辑部
2020年5月20日
(1)标点:   改为   
(2)内容:   改为   
7.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   。”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你说:“集子就叫《____》吧,因为____。”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书名:《穿过地平线》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看风云舒卷》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彼此的抵达》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   》,因为    。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
背上的太阳
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走。
书店的店员帮他把六十本教材辅导书包装好,又忍不住劝他:“再等几天好么?最近雨水多,山路不好走,等天气好了,我们下乡时顺便把书捎到学校。”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员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同学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一名同学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篓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太阳一样美好,明亮。
(1)请用自己的话简洁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开篇的二人对话,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多处为大雨来临有伏笔,以及对暴雨的直接描写,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析标题“背上的太阳”的妙处。
(5)读完全文你感动于什么?请写写你的感受,不少于50字。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至20日闭馆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约25万余人次。
B.能否准确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是读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文章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鲁迅先生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他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解答】A.有误,语意重复,删去“约”或“余”。
B.有误,两面对一面,可去掉“能否”。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去掉“之所以”或“的原因”。
故选:C。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抽屉 曹杂 咖啡
B.鉴赏 佩服 遭秧 疲倦
C.兴致 腋下 装饰 辨子
D.竭力 崭然 浑浊 水门汀
【解答】A.有误,“曹杂”的“曹”应为“嘈”;
B.有误,“遭秧”的“秧”应为“殃”;
C.有误,“辨子”的“辨”应为“辫”;
D.正确。
故选:D。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解答】A.正确;
B.说明了鲁迅先生不注重名利,具有淡泊名利的特点;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鲁迅个性的把握。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解答】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删去;
B.前两个句子是连续问,句末都要用问号;
C.使用正确;
D.括号里内容是对“三十年集”的解说,不是全句解说,句号应放最后。
故选:C。
【点评】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二.综合读写(共3小题)
5.写作技法: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给我们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运用一种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不少于100字。
【解答】答案:
示例:此人圆滚滚的身躯上安着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中分的头发向两边梳着,透过厚厚的镜片可以看到一双小小的眼睛,两根红肠似的嘴巴上边长着一只小巧的鼻子。一笑起来,原来就很小的眼睛便眯成了一条缝,嘴巴里发出“哈……哈……哈”的笑声,浑身的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颤个不停。活脱脱个安西老爹的翻版。
【点评】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6.为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校报编辑部发出一则征文启事,该启事在标点和内容方面有两处不当,请改正。
征文启事
学习鲁迅,走近鲁迅,读懂鲁迅,我报拟面向全校同学举办以《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本次征文文体不限,不超过800字。稿件请注明姓名或班级,并于6月20日前交给2号楼203室李老师。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校报编辑部
2020年5月20日
(1)标点: 书名号 改为 引号 
(2)内容: 姓名或班级 改为 姓名和班级 
【解答】答案:
(1)书名号 引号
(2)姓名或班级 姓名和班级
【点评】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7.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他向你介绍说:“这套书可有意思了,单是书名就很特别。你看,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建筑虽然固定不动,却有韵律之美。”
你接过其他三本看了看封面,跟着说:“ 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
顺顺又说:“文学家里我最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想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他的文章汇编成集,你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
你说:“集子就叫《____》吧,因为____。”顺顺信服地点点头。
(1)从下面三本书中任选一本,仿照顺顺的说法,表达你对书名的看法。
书名:《穿过地平线》作者:地质学家李四光
书名:《看风云舒卷》作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书名:《彼此的抵达》作者:桥梁学家茅以升
(2)在横线上填写自拟的集子名称,并说明理由。
《 文字的冷与热 》,因为  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
【解答】(1)做此题首先要分析示例的特点:建筑学家写的集子叫《凝动的音乐》,找出建筑学家与音乐之间的联系。由此分析得出结论,地质学家写《穿过地平线》,就要找出地质学家与地平线的联系;气象学家与风云的联系;桥梁学家与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找出联系得出答案。
(2)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鲁迅作品的特点,根据作品特点(语言犀利辛辣,饱含爱国主义热情等)拟写集子名称,在述说理由时,要做到语言简洁凝练,理由充足。
答案:
示例:
(1)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文字的冷与热》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点评】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
三.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
背上的太阳
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走。
书店的店员帮他把六十本教材辅导书包装好,又忍不住劝他:“再等几天好么?最近雨水多,山路不好走,等天气好了,我们下乡时顺便把书捎到学校。”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员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同学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一名同学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篓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太阳一样美好,明亮。
(1)请用自己的话简洁的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开篇的二人对话,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多处为大雨来临有伏笔,以及对暴雨的直接描写,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析标题“背上的太阳”的妙处。
(5)读完全文你感动于什么?请写写你的感受,不少于50字。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阅读文章,运用方法一概括出:开学一周时,作为校长及唯一一位任教老师的“他”周末冒着大雨从20多里外的县城买书背回学校,让学生按时用上了书。
(2)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开头的对话交代事件的起因和环境,引起读者的好奇,同时引起下文,为后文写他冒雨行路做铺垫,侧面烘托的他的精神品质。
(3)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暴雨的大、凶猛与他背书回去的坚定形成对比,有力的烘托初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4)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背上的太阳”有比喻义,将书本比作太阳;将孩子们的求知愿望比作太阳,形象的表达孩子的愿望就像太阳一样的温暖,美好,明亮;将老师的爱比作太阳,老师的爱就像太阳一样炽热,给孩子以温暖和希望。
(5)本题是开放性问题,感悟类问题要抓住文中的议论性的,能够使人对道理有所领悟的句子,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示例:“他”周末冒着大雨从20多里外的县城买书背回学校,让学生按时用上了书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拳拳爱心让我感动。
答案
(1)开学一周时,作为校长及唯一一位任教老师的“他”周末冒着大雨从20多里外的县城买书背回学校,让学生按时用上了书。
(2)交代事件的起因和环境,引起读者的好奇,同时引起下文,为后文写他冒雨行路做铺垫,侧面烘托的他的精神品质。
(3)有力的烘托初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4)将书本比作太阳;将孩子们的求知愿望比作太阳,形象的表达孩子的愿望就像太阳一样的温暖,美好,明亮;将老师的爱比作太阳,老师的爱就像太阳一样炽热,给孩子以温暖和希望。
(5)示例:“他”周末冒着大雨从20多里外的县城买书背回学校,让学生按时用上了书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拳拳爱心让我感动。
【点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