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彤云(tóng) 赍发(jī) 酒馔(zhuàn) 庇祐(pì) 央浼(miǎn)
B.拜揖(yī) 恁地(nèn) 迤逦(yǐ) 尴尬(gān) 搠倒(shuò)
C.防噎(yī) 提防(tí) 掇开(duō) 差拨(chāi) 省亲(xǐng)
D.呐喊(nà) 昭然(zhāo) 剜肉(wān) 玷辱(zhān) 仓廒(áo)
2.填入下面句子中的短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①中间两座草厅
②一周遭有些黄土墙
③推开看里面时
④四下里都是马草堆
⑤两扇大门
⑥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
A.②⑤③⑥④① B.②③⑤⑥①④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⑥③①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薛霸道:“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般样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董超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呒。”薛霸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
当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下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得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得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地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
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二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
这座林子有名唤作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地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阿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薛霸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过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的故事。
B.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要在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
C.“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
D.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2)“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几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教头巧遇鲁智深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彩。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选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林冲?从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
(3)这段文字也有细节描写,也有伏笔照应,请找出。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5.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1)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 。
(2)寓意: 。
6.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五.解答题(共2小题)
7.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8.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六.名著导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林冲的棉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人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李小二应承了,来到牢城里,先请了差拨;同到管营家里,请了管营,都到酒店里。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管营道:“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有书在此,少刻便知。且取酒来。”李小二连忙开了酒,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那人叫讨副劝盘来,把了盏,相让坐了。小二独自一个穿梭也似伏侍不暇。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约计吃过十数杯,再讨了按酒铺放桌上。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
从本段描写来看,“官人”的哪些举止言谈引起了李小二的注意?这样写有何作用?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契诃夫是人类生活中的平庸的天然敌人,契诃夫的伟大,至少部分在于他对平庸的揭示和批判。美国批评家布鲁姆曾对《包法利夫人》给予价值重估,认为福楼拜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传统批评所认定的所谓虚荣的典型, 一个试图拯救那个堕落世界的爱与美的精灵。对于契诃夫《三姊妹》中三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我觉得也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她们无法实现返回莫斯科的梦想,然而精神家园却因她们刻骨铭心的梦想而被赋予了最高的诗意。( ),我们思念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的高尚的生活,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契诃夫在《三姊妹》中所要说的话。
在世界上所有的边远地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与“三姊妹”相似的人 ,或者说,“三姊妹”就是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共名。读契诃夫的剧本,透过不同语种的朦胧,我好像更能体会那种 的美感。
契诃夫戏剧中最重要的美学特质是他对戏剧冲突的独特理解。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这种内心的戏剧冲突,与俄国文化的两极性、悖论性是相通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非…… 而是…… 无独有偶 如花似玉
B.不仅是…… 而且是…… 不知凡几 如花似玉
C.不仅是…… 而且是…… 无独有偶 如诗如画
D.并非…… 而是…… 不知凡几 如诗如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就只能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
B.我们虽然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但是却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
C.我们即便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
D.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生活让我们很无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B.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C.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D.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缓解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彤云(tóng) 赍发(jī) 酒馔(zhuàn) 庇祐(pì) 央浼(miǎn)
B.拜揖(yī) 恁地(nèn) 迤逦(yǐ) 尴尬(gān) 搠倒(shuò)
C.防噎(yī) 提防(tí) 掇开(duō) 差拨(chāi) 省亲(xǐng)
D.呐喊(nà) 昭然(zhāo) 剜肉(wān) 玷辱(zhān) 仓廒(áo)
【解答】A.错误。“庇佑”的“庇”应读作“bì”;“央浼”的“浼”应读作“měi”。
B.正确。
C.错误。“防噎”的“噎”应读作“yē”;“提防”的“提”应读作“dī”。
D.错误。“玷辱”的“玷”应读作“diàn”。
故选:B。
【点评】字音积累:
纵横捭阖 bǎi hé 稗官野史 bài 扳平 bān 同胞 bāo 炮羊肉 bāo 剥皮 bāo 薄纸 báo
并行不悖 bèi 蓓蕾 bèi lěi 奔丧 bēn 投奔 bèn 迸发 bèng 包庇 bì 麻痹 bì 奴颜婢膝 bì xī
刚愎自用 bì 复辟 bì 筚路蓝缕 bì 濒临 bīn 针砭 biān 屏营 bīng 屏气 bǐng 屏弃bǐng
摒弃 bìng 剥削 bō xuē 停泊 bó 淡薄 bó 哺育 bǔ
2.填入下面句子中的短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①中间两座草厅
②一周遭有些黄土墙
③推开看里面时
④四下里都是马草堆
⑤两扇大门
⑥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
A.②⑤③⑥④① B.②③⑤⑥①④ C.⑤⑥②③①④ D.⑤⑥③①②④
【解答】该段文字描写草料场。根据开头可知,是从草料场外边看的。所以②⑤放在最前面。“推开”的是大门,所以后面是③,⑥院子里的总体情况,④①分别说“四下里”“中间”,“中间”和后面紧密相连。
故选:A。
【点评】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薛霸道:“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般样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董超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呒。”薛霸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
当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下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得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得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地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
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二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
这座林子有名唤作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地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
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阿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薛霸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薛霸道:“那里信得过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同董超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的故事。
B.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要在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
C.“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
D.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2)“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几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解答】(1)D.原文第一段“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环境描写在文章的开头,交代了天气情况,十分炎热,为写林冲的脚伤埋下伏笔,并不是反映董、薛二人的急于杀害林冲而又找不到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故选:D。
(2)画线句子描写的是野猪林的景物,也就是董、薛二人动手谋害林冲的地方。从气氛上来说,“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渲染出此处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此处人烟稀少,适合做不法勾当,从而推动情节,为董超、薛霸两人在此处对林冲下手作铺垫。
(3)从“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不等两个差人说就主动请差人吃饭,可见他委曲求全。“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被两个差人恶意烫伤双脚,他却“那里敢回话”,可见他逆来顺受,对差人的恶劣行径一味忍让;“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过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可见他为人正直,尽管是冤枉的官司,却仍然循规蹈矩按照官府规定来。“林冲见说,泪如雨下”面对生死危机,他垂泪求饶,也体现出他的懦弱。由此整理作答即可。
答案:
(1)B
(2)①渲染气氛:烟笼雾锁的猛恶林子,枝蔓层叠,郁郁苍苍,没有日光照进,营造了一种昏暗、凶险的氛围。②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环境,再加上冤魂不断,暗示下文董超和薛霸想在野猪林杀害林冲,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①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从包里拿出碎银两,请公人吃酒为让他们多担待自己行路迟缓;被薛霸用滚汤烫脚“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责骂不敢回话。②正人君子、循规蹈矩:董超、薛霸说想睡觉怕他走了,要绑他他说“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③懦弱:被绑之后,泪如雨下,恳求两人放他一条生路。
【点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在文学作品中也是人物性格描写的一个延伸。
①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
②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做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教头巧遇鲁智深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彩。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三杯,只见使女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选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林冲?从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位怎样的人?他的性格是否与林冲相同?
(3)这段文字也有细节描写,也有伏笔照应,请找出。
【解答】(1)解答第一问应先了解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般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对照选文即可找出是从哪几方面刻画林冲形象的。解答第二问要注意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应当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本题可结合“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权且让他这一次”等语句来作答。
(2)概括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可结合“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我来帮你厮打”“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等鲁智深的言行来归纳。与林冲性格的对比应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比较。
(3)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和“伏笔”。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看似闲笔,信手拈来,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并与中心事情有必然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使文章记叙严密。
答案:
(1)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林冲性格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尚武好义、正直忠厚和软弱怕事、委曲求全。
(2)鲁智深是位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有义无反顾精神的好汉。有相同一面,都尚武好义,有反抗要求;也有不同一面,鲁智深无拘无束,反抗强烈。
(3)细节如“慌慌急急,红了脸”可见使女锦儿跑得快;伏笔照应如“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有“墙缺”才能看见,才能跳入、跳出。
【点评】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5.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1)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 一位酒后驾驶者,因肇事被送往医院救护,头裹绷带,神志不清;当护士为他输液时,还醉眼蒙眬,“意犹未尽”地要求护士小姐,给 给俺上瓶高度的(酒),让护士目瞪口呆; 。
(2)寓意: 讽刺酒驾者丑态百出,告诫人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
【解答】本题是一幅漫画,漫画内容是一位酒后驾驶者,因肇事被送往医院救护,头裹绷带,神志不清;当护士为他输液时,还醉眼蒙眬,“意犹未尽”地要求护士小姐,给 给俺上瓶高度的(酒),让护士目瞪口呆;根据漫画内容实际上告诫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根据以上内容可以解答本题;
参考答案:
画面内容:一位酒后驾驶者,因肇事被送往医院救护,头裹绷带,神志不清;当护士为他输液时,还醉眼蒙眬,“意犹未尽”地要求护士小姐,给 给俺上瓶高度的(酒),让护士目瞪口呆;
寓意:讽刺酒驾者丑态百出,告诫人们: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点评】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漫画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概括,表达要简洁、准确,连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漫画的内容,然后根据语段的漫画的内容进行解答.
6.前呼后应,榫接缝合,正如金圣叹所说:“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小说对雪、火、枪、刀、酒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请从其中任选一例,写一段25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解答】文学鉴赏是近年高考突现出来的测试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列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同时分析它们在结构上或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上所起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特色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二是故事发展多用巧合之法,即古人所言“无巧不成书”,初看事出意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三是前呼后应,榫接卯合,使小说细针密线,天衣无缝。赏读时,要紧紧把握上述特点,慢品细尝。“草蛇灰线,一以贯之”在文本中呈现出的是线索一环扣一环,情节紧凑有致,“雪、火、枪、刀、酒”是主要的情节特点,串联起具体线索,考生可以根据这几个角度进行细致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因此,小说开始便点明“却早冬来”,前往草料场“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离草料场院前去沽酒,“那雪正下得紧”,离开市井酒店,“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小说反复描写雪,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雪,林冲才去市井沽酒,才会看到山神庙;因为下雪,草厅才会倒塌,林冲才会夜宿山神庙。其次,小说一再描写雪,也暗示了林冲处境的险恶,暗示一场人生搏斗的大风暴即将到来。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五.解答题(共2小题)
7.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解答】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满于封建阶级的黑暗统治,有正义感,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可以用“逼”来概括。高俅一步一步逼,相国寺里辱娇妻,白虎堂上遭陷害,野猪林里谋杀,火烧草料场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答案:
(1)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满于封建阶级的黑暗统治,有正义感,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2)“逼”。高俅一步一步逼,相国寺里辱娇妻,白虎堂上遭陷害,野猪林里谋杀,火烧草料场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点评】概括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说道理、所言事物、所抒情怀综合地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它要求在准确理解文章句、段、全文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8.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解答】“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骨肉为泥”表现林冲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方面。
“买把解腕尖刀……”“三寻”表现当迫害在眼前时,林冲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表现林冲失去警惕性,反抗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答案:
①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方面。
②买把解腕尖刀……“三寻”——当迫害在眼前时,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③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失去警惕性,反抗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点评】如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理清故事情节。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分析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
4.对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进行分析。
5.分析小说中各类人物之间的联系。
6.更深层次地了解人物形象。
六.名著导读(共1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光阴迅速,却早冬来。林冲的棉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人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李小二应承了,来到牢城里,先请了差拨;同到管营家里,请了管营,都到酒店里。只见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管营道:“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那人道:“有书在此,少刻便知。且取酒来。”李小二连忙开了酒,一面铺下菜蔬果品酒馔。那人叫讨副劝盘来,把了盏,相让坐了。小二独自一个穿梭也似伏侍不暇。那跟来的人讨了汤桶,自行烫酒。约计吃过十数杯,再讨了按酒铺放桌上。只见那人说道:“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
从本段描写来看,“官人”的哪些举止言谈引起了李小二的注意?这样写有何作用?
【解答】①“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两个人不是一起进来,而是一前一后“闪”进来,两个“闪”字用得极其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出来,从而引起李小二的怀疑;请人吃饭自己不出面,又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和为何事请人,只说“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吃饭时自己烫酒,故意支开李小二,说“我自有伴当烫酒。不叫,你休来。我等自要说话”。这些言谈显示“官人”身份诡异,再次引起李小二的怀疑。
②作者这样描写这位“官人”的举止言谈,有三点作用:第一,从表现人物上讲,显示出这两位不速之客的诡异、谨慎;第二,从情节上看,暗示“官人”在密谋陷害林冲,推动情节的发展;第三,从表达效果上看,从李小二的角度去观察“官人”“走卒”等,更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吸引读者。
答案:
①两个人不是一起进来,而是一前一后“闪”进来;请人吃饭自己不出面,又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和为何事请人;吃饭时自己烫酒,故意支开李小二。
②这些描写显示出这两位不速之客的诡异、谨慎。暗示“官人”在密谋陷害林冲,推动情节的发展。另外,从李小二的角度去观察“官人”“走卒”等;更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吸引读者。
【点评】《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契诃夫是人类生活中的平庸的天然敌人,契诃夫的伟大,至少部分在于他对平庸的揭示和批判。美国批评家布鲁姆曾对《包法利夫人》给予价值重估,认为福楼拜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传统批评所认定的所谓虚荣的典型, 一个试图拯救那个堕落世界的爱与美的精灵。对于契诃夫《三姊妹》中三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我觉得也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她们无法实现返回莫斯科的梦想,然而精神家园却因她们刻骨铭心的梦想而被赋予了最高的诗意。( ),我们思念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的高尚的生活,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契诃夫在《三姊妹》中所要说的话。
在世界上所有的边远地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与“三姊妹”相似的人 ,或者说,“三姊妹”就是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共名。读契诃夫的剧本,透过不同语种的朦胧,我好像更能体会那种 的美感。
契诃夫戏剧中最重要的美学特质是他对戏剧冲突的独特理解。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这种内心的戏剧冲突,与俄国文化的两极性、悖论性是相通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D
A.并非…… 而是…… 无独有偶 如花似玉
B.不仅是…… 而且是…… 不知凡几 如花似玉
C.不仅是…… 而且是…… 无独有偶 如诗如画
D.并非…… 而是…… 不知凡几 如诗如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我们如果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就只能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
B.我们虽然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但是却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
C.我们即便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
D.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生活让我们很无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B.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C.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D.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缓解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
【解答】(1)第一处,并非……而是……:表选择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根据后文的“虚荣的典型”“那个堕落世界的富有才华的爱与美的精灵”等可知,这里不是递进关系,而是选择关系,应选“并非……而是……”;
第二处,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不知凡几: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无独有偶”感彩不当,因此应选“不知凡几”;
第三处,如花似玉:像鲜花和美玉一样。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如诗如画:形容风景优美,像诗画一样动人。修饰对象为“美感”,用“如诗如画”恰当。
故选D。
(2)根据上下文可知,所填语句显然不应是假设关系,这样只能从BD两项中选择;分析BD两项可知,B项的主语为“我们”,D项前半句主语为“我们”,后半句主语为“生活”,B项与后文衔接更紧密。
故选B。
(3)画线句子存在两处错误:一是搭配不当,“淡漠”不能搭配“冲突”,改为“淡化”或“缓解”等;二是成分残缺造成结构混乱,应在“整个戏剧舞台”前加“使”。
A.搭配不当,应将“淡漠”改为“淡化”或“缓解”等;
B.成分残缺,应在“整个戏剧舞台”前加“使”;
D.成分残缺,应在“整个戏剧舞台”前加“使”。
故选C。
答案:
(1)D
(2)B
(3)C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