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07 10:17:11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
2023.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教育D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金秋十月,江西省上堡梯田(图1)喜迎丰收。高山茂密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形
成地下水。地下水顺地势自流,在梯田处渗出,形成自流灌溉水系。上堡梯田是古代
劳动人民创造的灌溉工程典范,2022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读图,回答
第13题。
1.梯田中的土壤是
A.人工改良的水稻土
B.有机质丰富的黑土
C.矿物质多的紫色土
D.透水性较强的红壤
2.图中景观
A.梯田的地块广大且完整
图1
B.村落集中分布在山脚下
C.坡度较陡且相对高度大
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山顶
3.上堡梯田的耕作方式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是
A.筑坝打井,增加水源
B.开垦荒山,增加耕地
C.培育良种,提升技术
D.自流灌溉,蓄水保土
高三地理第1页(共11页)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31日,起飞重量达23吨的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成功发
射。据此,回答第4、5题。
4.大吨位实验舱选择在海南文昌发射主要是由于
A.距海近,河海联运,运费低
B.人口少,发射安全保密性高
C.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D.纬度低,发射运载能力更高
5.目前,文昌选择在夏季发射的任务较少,推测其原因有
A.夏季天气复杂多变
B.我国全境昼长夜短
C.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太阳黑子异常活跃
图2为2022年9月28日10:00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分布及北京
地区实时天气状况图。读图,回答第6、7题。
100
120
140
1008-1010
1010
1008
1006
9月28日周三农历九月初三
35
1022用
⊙O
01
25
101
1014
1012
21使助
1010
1008
16-29℃
1005
1006
多云转晴
15
994
风力<3级
1002
102轻度
1004
图2
6.据图判断
A.甲控制下近地面气流逆时针辐散
B.乙为图中最强的低压天气系统
C.①地风力强劲,吹偏西风
D.②地受锋面气旋影响,大风降温
7.此时北京出现轻度雾霾的原因为
A.晚高峰,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大气运动弱,污染物不易扩散
C.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
D.冷锋过境,出现短时风沙天气
高三地理第2页(共11页)东城区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C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B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
(1)(6分)满足居民用水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地下水位升高,缓解或改善地面沉降:湿地面积增
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满足农业用水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4分)2021年夏季降水量大,雨水下渗,使地下水位升高;受地形影响地下水向山谷汇流,
潜水面达到甚至超出地面,在原来的泉眼处再次流出。
17.(15分)
(1)(5分)四面环山,中间低平:(北部、东南部高,西南部低):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
年降水量大约在1000到1200毫米,降水量丰富:一年中降水集中在6、7月份,季节变化显
著:有明显年际变化,总趋势稳定。
(2)(6分)全流域不透水面占比持续增加,流域内存在时空差异。
例如:全流域不透水面占比持续增加;1988一2001年段,南京的不透水面占比的年均变化率
在全流域最高,2001一2015年段江宁、漂水、句容的不透水面占比的年均变化率超过南京;
南京和江宁的不透水面占比的年均变化率在减小,溧水和句容的不透水面占比的年均变化
率在增加。
不透水面占比的年均变化率%
10
9
8
7
6
0
全流域
南京
江宁
溧水
句容
1988-2001年 2001-2015年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
(3)(4分)控制流域内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上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下游疏
浚河道,诚少不透水面,增加湿地面积;流域内协调发展,逐步建立流域内的生态补偿机制。
18.(10分)
(1)(6分)布鲁塞尔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位于中部:大城市数量少,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地区:中小
城市多,分布较为分散。
(2)(4分)区域的交通枢纽,依托发达的铁路、公路网和航空,在区域中发挥人流、物流的集散功
能:作为比利时的首都,发挥着政治中心的管理功能:作为历史文化中心和高校聚集地,具
有创新、服务的功能;作为欧盟多个机构所在地,在欧盟区内发挥服务、管理等功能。集政
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等多种作用的综合性的城市。
19.(11分)
(1)(3分)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地形、洋流(海陆位置)。
(2)(3分)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
射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使气候变暖加剧。
(3)(5分)b段热融湖吸收少量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增加碳排放,大气中碳
含量增加,热融湖成为碳源;℃阶段随着水生植物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
碳,碳从大气圈进人到生物圈和岩石圈,热融湖成为碳汇。
20.(9分)
(1)(2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2)(3分)引入水源,使湿地面积增加,栖息地面积扩大,鸟类的食物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使鸟
类数量增加。
(3)(4分)延边靠近边境,地缘优势显著:距离明太鱼捕捞地近,原料充足:延边劳动力丰富,成
本低,加工经验丰富;距离韩国等消费市场近。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