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杯中装的热水,盖上玻璃片会观察到( )。
A.杯子外壁有水珠 B.玻璃片上方有水珠 C.玻璃片下方有水珠
2.小兰在操场上观察到风旗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此时的风速等级为( )。
A.大风 B.微风 C.无风
3.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4.下列做法不属于利用水蒸发过程吸收热量来降低温度的是( )。
A.夏天往地面洒水 B.湿毛巾擦拭身体 C.利用蒸汽蒸包子
5.(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6.水沸腾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会产生热气 B.杯底有气泡产生 C.温度会降低
7.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 )的。
A.模拟降水 B.测量降水量 C.收集雨水
8.用( )方法将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 B.蒸发 C.沉淀
9.风是由于( )流动形成的。
A.水 B.空气 C.泥土
10.刚从河中游泳上来时身上感觉( )。
A.热 B.冷 C.都一样
二.填空题(共9题,共34分)
1.用“蜡烛”和“塑料袋”来研究热气球的试验中,“塑料袋”是用来( )的,“蜡烛”是用来( )的。
2.常见的降水形式有( )、( )、( )。
3.铁粉和木屑混在一起,可以用( )将他们分离。
4.自制天平时,天平支架需要在木棍的( )。
5.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用( )和( )进行对比。
6.在做空气压缩实验时,我们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
7.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
8.水的特点有( )、( )、( )。
9.水是( ),石头和沙是( ),空气是(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测量气温的过程中,要把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都吸热。( )
3.白糖溶解于水后,就不能被过滤出来了。( )
4.冰在水中消失不见是因为冰溶解在水中了。( )
5.水和石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6.风是由于空气中的冷热变化而形成的。( )
7.空气由两种气体组成。( )
8.纤维状的云一般代表着晴天。( )
9.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3~5颗绿豆的质量。( )
10.我们摸不到空气,这是因为空气不占据空间。(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找出下列气象仪器的作用,连一连,并完成填空。
温度计 降雨量 单位( )
雨量器 风向 共( )个方向
风速仪 气温 单位( )
风向标 风速 共( )级
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1.探究题。
学完了本课后,小明认为课堂上做的这个“热气球”还升得不够高,于是,他找来了下面的材料,打算重新自制一个“热气球”。
1.请在下面方框中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画出“热气球”的设计图,要求“热气球”升空的高度更高一些。
塑料袋 细铁丝 蜡烛
2.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一会儿后,用手摸塑料袋会感觉到( ),此时松开手后,“热气球”会( )(填“上升”或“下降”)。
3.当蜡烛熄灭后,“热气球”会( )。
A.继续上升 B.上升一段时间后会下降 C.马上下降
2.水会流动,空气也会流动。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形都能证明空气在流动。
(1)图甲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
(2)图乙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
(3)图丙所示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空气在流动?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证明空气在流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C
7.B
8.B
9.B
10.B
二.填空题
1.装空气;加热空气
2.雨;雪;冰雹
3.磁铁
4.中间点
5.水;空气
6.注射器
7.大气层
8.无色;透明;会流动
9.液体;固体;气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综合题
1.用铁丝在袋口处做一个固定蜡烛的位置。(图略);热;上升;B
2.(1)吹出肥皂泡,并且肥皂泡飘走。
(2)树枝摇动。
(3)扇子扇风。
(4)打开电风扇、使用排油烟机、用嘴向别人吹气、用作业本扇风、快速开关门、吹动蜡烛的火焰等。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