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清明》
唐代·杜牧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解题
《清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02
03
注意生词
注意语音语调
感受诗人的情感
目录
《清明》
—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朗读指导
LOGO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
"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
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
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如何排遣愁绪呢?
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
一来歇歇脚,避避雨;
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
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LOGO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意
提问?
诗人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所见所闻,触景伤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表达了诗人心里的落寞与深深的思念之情。
情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