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5、守株待兔
部编语文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
1.会认“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
生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学习目标
看图猜故事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刻舟求剑
课 题
守株待兔
树桩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本文选自《韩非子》
等待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也就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
体裁:
文言文寓言
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作《韩非子》。
ɡēnɡ sònɡ shì jì lěi
耕 宋 释 冀 耒
耒
宋:宋国。
耕:耕田种地。
者: ……的人。
株:树桩。
走:跑。
触:撞,碰。
词语解释
折:折断。
颈:脖子。
而:表示顺承关系,导致。
因:于是。
释:放下。
其:指农夫。
词语解释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身:指代这个农夫。
为:被。
词语解释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初读课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寓言赏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有一个宋国人在田里耕种,田地中有个树桩。
耕者:种地的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寓言赏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跑。
折:折断。
触:碰,撞。
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了树桩,折断脖子死了。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农具
希望
句意:于是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
又
句意: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嘲笑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起因:
经过: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因为没能再次得到兔子,农民自己沦为了宋国的笑柄。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wéi
jǐng
起因:
经过: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知识讲解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被宋国人笑话。难点突破宋人的做法是愚蠢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把偶然当作必然,别想不劳而获,要脚踏实地。《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我会写
株
zhū
组词:植株 株距
造句:我们校园里长着一株参天大树。
这里是个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采”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收笔比左半部分略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待
dài
组词:等待 招待
造句:站台上有很多人正在等待火车的到来。
这里不要写成“亻”。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结构梳理
阅读链接:
读一读《南辕北辙》,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他的行动与目的相反,所以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作业:
1.把《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用文言文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语气和停顿)
2.课下同学们可以阅读一下《中国古代寓言》,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