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景阳冈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 景阳冈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7 17: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景阳冈
难点: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 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 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 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 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 方法,激发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施耐庵(约 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 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 州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元代进士,后因与当道权贵不 合,弃官归家,闭门著书。
主要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
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
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
初。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 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民间 广泛传颂。施耐庵在此基础
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 再创造。
简介《水浒传》
《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
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它的语言
平实朴素、准确、简练而生
3
:
5
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 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 笔浓墨,色彩绚烂,酣畅淋 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补充资料
a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 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为《水浒 传》描述的武松打辰故地。
自读课文,要求:
*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 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文中的词语。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 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
2.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是 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
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3.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第1、2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 执意过冈。
第3 5自然段: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第6 7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第8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细读课文,了解喝酒
3
1.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1、2自然段,标注出人
物对话,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
(1) 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2) 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2. 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
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 2自然段。
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时及饮完酒后与酒家 说的一些话。表现其豪放、倔强的性格。后来,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 “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
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
了文章的结构,学习了课文第1,2自然段。
2.通过第1,2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
豪放、倔强
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3 .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4.酒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来伤人。真 的有虎吗?武松遇到虎了吗?会不会发 生危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下文。
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
文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
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
性格特点
倔强、固执和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通过心理活动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 深入体会。
这部分课文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 切、真实。这时的武松已经知道冈上有虎, 心里也有一点怕。但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 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下冈。“怕甚 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这里虽有犹 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 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 气概。
学习课文6、7自然段。
1 .分自然段读课文6. 7自然段,标出自己 感受最深的部分反复阅读。
(1)读一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 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
3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
一扑: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 上一扑,从半空里揮将下来;一掀: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一剪: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 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老虎的吼声巨大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小结:
这是写大虫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 的“三闪” o大虫抓人有“三招”:一扑、一 掀、一剪。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 后;大虫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 闪在一边。这“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 伤了它的锐气,以至于“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 就泄了一半”。“般”,指种、样。从这里可以 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 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句话中
的“势"是指什么?
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就势”是什么意思
借着老虎的姿势.
从这里你又了解到什么?
SS
《景阳冈》一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而 “打”则是“重中之重”。作者写武松打虎,生动 又传神,虎虎有生气。先是他的“闪、躲",这是 面临猛虎的锋芒毕露而机智避让的“闪、躲",说 明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接着,武松“抡起梢 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 “把大虫 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 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这里运用了哪些表示“打”的词语?你能找出这段话中 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吗?从中感受到什么?
勇武过人
“抡” “劈”
“踢” “提”
“揪"
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
有声有色 神奕飞动
跃然纸上.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使 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 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 力只顾打。
小结:
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
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 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 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朗读第6自然段,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凶猛,表 现出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勇武过人,英雄 气势。
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 .结合课文说感受。
(1) 耗尽了武松的精力,所以在打死了老虎后,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 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一段里,哪个字用得准确?

(2)为什么说“挨”字用得准确
“挨”字,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 手脚酥麻,筋疲力尽的状态。这样描写非但无损 英雄的形象,反而会使人物更加朴实丰满,更加 逼真可信。这就是古典名著语言的精妙。
7
(3) “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 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表现了武松机敏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课堂总结
《景阳冈》出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 传》第二十三回。全文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完 整,引人入胜。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 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
2.拓展延伸
(1)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 了许许多多人物,并且这些人物都有表现自 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 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浪里白条张 顺等。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 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 塑造人物形象的。
拓展一
《水浒传》知识点链接:
1.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 杨柳、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单打二 龙山。
2.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双掌连环 计、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挂。
二、拓展阅读。
倒拔垂杨柳
3
3
a
大相国寺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游手好闲 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来个和尚, 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哪 知鲁智深一身好武艺,这伙泼皮根本不是他的 对手。鲁智深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 二类坑,其他的吓得纷纷求饶。
3
3
第二天,这伙人拿着酒菜来向鲁智深赔礼。吃 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 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 上树去拆掉老鸦窝。鲁智深跟着他们来到树 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绿柳树,把衣服一脱, 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 大树连根拔了起来。周围的泼皮全被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