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4 题,每题 2 分,共计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A B A D C C B
8 9 10 11 12 13 14
A B B B C D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5 16 17 18 19
ACD ABD BC ABD AB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 5 小题,共计 57 分。
20.(12 分,除注明外,其它每空 1 分)
(1)主动运输 PEPC (2)光反应 光、光合色素、酶(不全不得分)
(3)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4)①将 20 只生态缸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密闭,另一组通入适量 CO2(或开放培养),
(2 分) ②适宜温度和光照等 ③上清液 ④实验组黑藻净光合速率和 PEPC 的活性明显高
于对照组
21.(10 分,特殊注明除外,每空 1 分)
(1)4种核糖核苷酸 RNA 分子内有两个片段碱基对称互补(或 RNA 分子内碱基互补片
段通过氢键结合)
(2)是 磷酸与核糖(3)miRNA 翻译
(4)①等量生理盐水 (等量实验组使用的溶剂) b②实验组雌蜂能正常发育(1
分)而对照组则不能(1分)
22.(13 分)(1) RNA 酶 (2) 蛋白酶体 内质网 氨基酸
(3) 辅助T细胞呈递的抗原信息 记忆B细胞 在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
形成浆细胞
(4)mRNA 疫苗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 分)而传统疫苗一般能诱导体液免疫
(1 分)
(5) 浆细胞具有一定寿命,新的抗体合成减少(1 分);原有抗体可能被分解(1 分)
mRNA 疫苗可指导合成较多抗原,刺激体内的记忆细胞增殖分化(1分);同时可以诱导体
液免疫,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1 分)
23.(11 分,除特别注明外,其它每空 1 分)
(1)脂质和蛋白质 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或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内质网)
(2)有利融合蛋白分泌到大肠杆菌细胞外 b c
(3)防止产生的 HA1 上不含 IgG Fc 标签 C+G 的比例
(4)EcoRV T4DNA 连接酶 5480bp 、1061bp(2 分)
(5)降低免疫排斥反
24.(11 分)
B B B b
(1)黄色 常 Z Z 和 Z Z (2 分) 3/4( 2 分)
(2)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 eeZZ
E E
EZ: EW : eZ: eW =2:1:2:2 1/7(2 分)2022-202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生物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或结构)D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C表示化学键。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若A、B为两条肽链,D为胰岛素,则C为肽键
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D为植物特有的蔗糖
若A为ADP、B为磷酸,则C键断裂时,末端磷酸基团会挟能量转移
若A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C为磷酸二酯键
2.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没有内质网的细胞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糖酵解进行的场所
洋葱的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可能培育出含叶绿体的植株
3. 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有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
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 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细胞团细胞没有分化,不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
试卷第 1页,共 8页
B.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
C.猪血红细胞发生衰老时,细胞核体积会增大、染色会加深
D.洋葱根尖细胞增殖时,细胞中核DNA会发生数目加倍和平分的变化
5.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时,进行预实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高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叶绿体的流动方向,始终和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
利用黑藻观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通过纸层析法进行色素分离时,对层析液不断振荡,可加快其在滤纸条上的扩散
6.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涉及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S型菌因菌体有荚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光滑
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搅拌不充分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2P
7.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上的修饰方式
(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甲基化阻碍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
B.DNA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仍可遗传给子代
C.人体衰老细胞中所有基因均会发生甲基化而沉默
D.DNA甲基化不利于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8. 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机体会出现的变化是( )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提供能量
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呼吸加快加深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心率加快,胃肠蠕动减弱
9.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B.参与排尿活动的传出神经既有内脏运动神经,也有躯体运动神经
C.细胞外液Na+浓度升高或K+浓度降低,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D.长时间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内环境,可导致内环境PH 明显降低
10.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对蚕豆摘心打顶可促进侧枝上豆荚的生长,增加产量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D.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能合成,它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
1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K/2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物种丰富度
C.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物种丰富度的提高
D.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12.为建设美丽乡村可构建人工湿地来治理生活污水,监测水质时,常检测水体中的BOD值(BOD值
表示微生物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气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有较强适应污染环境、处理污水能力的植物栽种,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试卷第 2页,共 8页
B.湿地中放养鱼苗、水禽等,种植莲藕、芦苇等,增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类有好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等
D.BOD值越高,表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越低,水质越好
13. 为了检测冰激凌中的大肠杆菌含量是否超标。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配制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后,调节pH到弱碱性
将冰激凌溶化后,进行梯度稀释,再用划线法进行接种
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h,统计培养基中长出来的菌落数
该实验应设置未接种样品的空白对照,以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14.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现象
B.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为开发新药提供标本
C.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
D.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l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的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驱动,NO3-的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的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的现象称为铵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加重铵毒
D.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和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
1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拮抗,协调作用
C.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7.图1为两个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A、a基因控制)是某单基因突变
引起的遗传病,图 2为图1中部分成员关于甲病基因DNA酶切并电泳后的条带情况;乙病(B、
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 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3与I-4的基因型都是AaBb
C.若Ⅲ-1是个女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
D.通过羊膜腔穿刺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胎儿是否患甲病
18、下图是某精原细胞内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化,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染色体结构改变后,N基因和b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到影响
图中所示的染色体结构改变,会涉及DNA分子的断裂和连接
染色体结构改变后,B和N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是等位基因
染色体结构改变后,该细胞形成精子时,等位基因N和n可不发生分离
离体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如图1所示,图2为神经纤维膜上离子通道的开
放状况,甲为a和f阶段的通道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中cd段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图2中丙图有关
图1中bc段成因对应图2中的乙图,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适当升高细胞外液的Na+浓度,图1中c点的峰值会有所增大
D.高血钾症患者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题,共计 57分。
(12分)有研究表明,水中CO2浓度降低能诱导轮叶黑藻(一种沉水植物)光合途径由C3途径向C4途径转变,而且两条途径在同一细胞中进行。下图是轮叶黑藻细胞光合作用相关过程示意 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 4页,共 8页
(1)CO2转变为HCO-3过程中,生成的H+以__▲_____的方式运出细胞。催化过程①和过程④中CO2 固定的两种酶(PEPC、Rubisco)中,与CO2亲和力较高的是_____▲_______。
(2)过程②消耗的NADPH 主要来源于结构A中进行的___▲__过程,完成该过程需要___▲____ 等条件。
(3)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细胞中丙酮酸产生的场所还可能有____▲________。丙酮酸分子可在_____▲____中被彻底分解。
(4)为证明低浓度CO2能诱导轮叶黑藻光合途径的转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请完成下表(提示:实验中利用pH-stat法测定黑藻净光合速率;用缓冲液提取光合酶)。
实验步骤的目的 主要实验步骤
制作生态缸 取20只玻璃缸,在缸底铺经处理的底泥并注入适量池水;每只缸中各移栽3株生长健壮、长势基本一致的轮叶黑藻,驯化培养10d。
设置对照实验 ①__▲_______
控制无关变量 两组生态缸均置于②____▲_______等条件下培养 14d;每天定时利用 pH-stat法测定黑藻净光合速率。
制备酶粗提液 取等量的两组黑藻叶片,利用液氮冷冻处理后迅速研磨;再加入适量 冷的缓冲液继续研磨,离心取③___▲______。
测定酶活性 利用合适方法测定两组酶粗提液中PEPC的活性,并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 ④____▲________。
21.(10分)微小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研究表明
miRNA 可导致基因“沉默”,是参与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分子。miRNA 的产生和作 用机制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 5页,共 8页
(1)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 ▲ ,其产物能形成发夹结构(分子内双螺旋)是由于 ▲ 。(2)过程②大分子的miRNA 前体通过核孔,是否依赖于核孔的选择透过性 ▲ 。过程③催化
水解的化学键位于 ▲ (基团)之间。
(3)miRNA使相关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是沉默复合体中的 ▲ 能与靶基因 mRNA发生
碱基互补配对,进而阻止了基因表达的 ▲ 过程继续进行。
(4)科学家依据 miRNA 作用机制发明了双链RNA干扰技术,向 3日龄意大利蜜蜂雌蜂幼虫体
内分别注射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基因的miRNA,测定72 h内意蜂细胞中DNMT mRNA 含量和
DNMT3活性,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分组及检测指标 24h 48h 72h
对照组 DNMT mRNA含量(相对) 35.3 33.3 30.2
DNMT 活性(mmol/min) 0.40 0.38 0.36
实验组 DNMT mRNA含量(相对) 28.3 15.4 5.7
DNMT 活性(mmol/min) 0.26 0.11 0.02
①实验中“对照组”应注射 ▲ 。设计 DNMT基因 miRNA时,最好依据该基因的 ▲ (选 填:a启动子序列;b外显子序列;c内含子序列)
②若已知“基因甲基化能抑制基因表达,导致雌蜂幼虫的生殖器官难以正常发育”,则本实
验中两组雌蜂幼虫发育状态 ▲ (2分)。
22.(13分)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新冠病毒 mRNA疫苗(ARCoV)已进入临床试验。下图是mRNA 疫
苗作用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 6页,共 8页
(1)mRNA疫苗要装入脂质体中再注射,目的是防止mRNA在内环境中与 ▲ 接触而被水解。
(2)根据图示,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出病毒S蛋白后,要经 ▲ 水解产生抗原肽,抗原肽
与镶嵌在 ▲ 膜上的MHCI结合,最终呈递到细胞表面,诱导特异性免疫。组成抗原肽的基本
单位是 ▲ 。
(3)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过程需要两次信号刺激,一是抗原的直接刺激,二是 ▲ 。过程
⑤还会产生 ▲ 细胞,这类细胞的作用是 ▲ 。
(4)结合图示,特异性免疫类型分析,与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
的优势是 ▲ (2分)。
(5)疫苗的保护效力与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浓度密切相关,但随着时间延长,疫苗接种者体内
抗体水平会下降,这是因为 ▲ (2分)。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类型的
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比如:某人前两次都注射的是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而第三次注射新冠
mRNA疫苗,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获得的抗体会明显增加,试解释 ▲ (2分)。
23.(11分)血凝素基因(HA)编码的血凝素是构成流感病毒囊膜纤突的主要成分。成熟的血凝素包
含HAl和HA2两个亚单位,其中HAl含有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IgGFc基因片段(长度为
717bp)编码人IgG抗体中的一段小肽,常作为融合蛋白标签。蛋白质分泌依赖于信号肽的引导,本研究中用信号肽IL-2SS代替HA自身信号肽,科研人员尝试构建IL-2SS/HAl/IgGFc融合蛋白表达 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和分泌,请回答:
(1)流感病毒囊膜主要由▲组成,囊膜上血凝素的合成场所在▲。
(2)本实验用信号肽IL-2SS代替HA自身信号肽有利于▲,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应该选择图中引物
▲。
(3)设计引物时,不能包含基因HAl的终止密码子的编码序列,原因是 ▲ 。引物序列的长度及▲ 直接影响着PCR过程中退火温度的设定。
(4)应选择限制酶▲来切割质粒A,然后直接将PCR产物与质粒A混合,同时加入▲ 酶(填E.coli 连接酶 或T4DNA连接酶),使得目的基因与质粒A相连。若目的基因与质粒A正向连接,用BamHI 和SacI同时切割重组质粒,完全酶切后 的产物的长度约为▲ bp(2分)。
(5)融合蛋白中的标签蛋白有利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基因工程生产HA1作为疫苗时,选择人
IgGFc作为标签的优点还有▲。
试卷第 7页,共 8页
24.(11分)家蚕为ZW型性别决定,蚕茧颜色黄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幼蚕体色
正常和体色透明为一对相对性状用B、b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相关基因不位于性染色体的 同源区段。研究人员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 一对黄茧雌雄蚕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茧雌性∶黄茧雄性∶白茧雌性∶白茧雄性
=3∶3∶1∶1
实验二∶多对正常体色雌雄蚕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色雄性∶正常色雌性∶透明色雌性 =4∶3∶1
(1)实验一中,蚕茧颜色中 ▲ 显性性状,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 ▲ (填 常 、
Z 或W)染色体上。实验二中,雄性亲本基因型为▲ ,子代雄蚕中纯合子的比例
为▲
(2)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雄蚕具有食桑量低,蚕茧率高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辐射诱变技术,
处理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基因(E控制黑卵,e控制白卵),得到变异家蚕(如下图所示), 进而利用变异家蚕培育限性黑卵雌蚕。
图示产生变异黑卵家蚕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利用限性黑卵雌蚕与基因型为
▲ 的家蚕杂交,可在子代中通过卵的颜色筛选出雄蚕,进而实现多养雄蚕的目的。若位于
W染色体上的E基因会导致常染色体上含有E的卵细胞50%死亡,用限性黑卵家蚕与纯合的正
常黑卵家蚕杂交,F1随机交配,则F1雌性家蚕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 ▲ ,
F2 中白卵个体的比例为 ▲ 。
试卷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