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8 09:45: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8张PPT)
重阳节习俗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叶绍翁
宋朝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十五岁时离开了故乡到长安去参加科举考试,二十岁时考上进士。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漂泊在外,自然会想家,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这种情感更加强烈。王维很有才华,他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中国传统的重阳节。
忆:思念,想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我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漂泊,举目无亲,人地生疏,非常寂寞。
独在异乡为异客
异:另外的 别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
倍:加倍,更加。
佳节:在诗中指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
每次到了美好的节日我都会加倍的思念家中的亲人。
作者仅仅是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吗,其他佳节的时候呢?我们还可以说:
每逢___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可祛邪避灾。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了。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手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茱萸是什么?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每个人都插着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判断对错
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在节日里的所见、所听、所想。
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在节日里的所见、所听、所想。
两首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宋代 叶绍翁
唐代 王维
哪一项不是秋天的景色?
A萧萧梧叶送寒声
B夜深篱落一灯明
C每逢佳节倍思亲
景色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故事
唐代有个大诗人 ,名叫王 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